首页> 其他类型>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284章 生态环境的技术改造

第284章 生态环境的技术改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年半之前,星联总部会议室。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图表。
    李凡站在屏幕前,身影挺拔,目光冷峻。
    他指着图表说道:“全球森林覆盖率,在过去十年下降了近20%,海洋塑料污染每年增长8%,温室气体排放接近历史最高点。这是我们正在面对的现实。”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众多高管低头翻阅着手中的资料,有些人眉头紧锁,有些人则在无声地叹气。
    曲云山第一个打破沉默,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李总,这些问题确实严重,但我得说,这和我们星联的主营业务关系并不直接。”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有人点头赞同,也有人抬头看向李凡,等待他的回应。
    李凡微微一笑,语气却依旧沉稳:“曲总,我明白你的担忧。
    的确,环保技术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带来显著的商业回报,但我问你,我们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利润吗?”
    “这当然是关键。”周汉祥推了推眼镜,接过话头。
    “不过,李总,我们星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绝对的领头羊。
    要发展新的领域没问题,可环保是否应该放到次要位置?毕竟其它的项目现在实在也不少。”
    李凡扫视全场,目光逐一掠过每一位高管。
    “曲总、周总,短期来看,你们说得没错。但如果放眼未来,这就是我们必须迈出的一步。”李凡顿了顿,转身换了一张图表。
    “你们看看这些数据。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影响各国经济,极端天气导致的损失逐年增加。
    而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到我们的业务上。人类不可能逃避环境危机,它只会不断加剧。”
    他指着图表上红色的曲线,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可以选择忽视,也可以选择领先。
    如果我们带头解决这些问题,星联的价值将不仅限于技术,更会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标杆。这才是真正的长远利益。”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安静。有人低头翻阅资料,有人交换眼神,似乎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李总,我同意你的看法。”方东河突然开口,他作为技术负责人,一直对新领域探索充满兴趣。
    “技术层面,我们完全可以攻克一些关键难题,比如碳捕捉技术,或者海洋污染的智能清理系统。这些不仅有助于环境治理,还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市场。”
    李凡点了点头,目光带着赞许:“没错,方总的观点说明了一个关键点。环保技术不仅是责任,也是机会。
    想想看,如果我们能推出一个,能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的系统,会有多少企业抢着买单?
    如果我们能开发出智能海洋清理技术,会有多少国家愿意合作?”
    “我再问各位一句。”李凡缓缓环视全场,语气中带着些许质问。
    “如果我们能够在科技和环保之间找到突破点,既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又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这样的成就,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争取吗?”
    这句话击中了所有人。
    曲云山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李总,你说得对。从长远来看,星联必须在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杨庆华也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无奈:“既然如此,那我们必须确保这个项目的规划足够完善,避免资源浪费。”
    李凡点头,嘴角浮现一丝微笑:“放心,接下来,我会亲自负责这个项目的推进。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接下来的计划,我希望各部门全力配合。”
    会议室内的气氛渐渐缓和,原本的质疑声也逐渐消散。
    李凡也知道,今天迈出的这一步,或许会改变星联,也会为未来的人类,铺下一条全新的道路。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星联的高层也对联合全球的力量,来推进这个事情达成了共识。
    周五的例会结束后,李凡和曲云山两人来到电梯口,方东河正等在那里。
    他面露兴奋,似乎早已对这次计划跃跃欲试:“李总,我刚看了技术部门的初步设计方案。
    智能碳捕捉和海洋垃圾清理的模块化设计已经有了雏形,可以快速部署试点。但有个问题,资金和合作伙伴的分配,得尽快敲定。”
    李凡微微点头:“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等会儿你和曲总一起参加讨论会,我会亲自带队推进合作。”
    会议转场到星联的技术演示中心,负责这块事情的技术研发负责人,正通过屏幕展示一片受污染的海域试点场景。
    画面中,智能海洋清理机器人,正在海面下游弋,通过高效过滤技术,将漂浮物和微塑料精准清理,并同步传输数据到中央控制系统。
    “这个清理系统的效率,是传统技术的三倍。”一名技术人员汇报道,“我们已经完成了小规模测试,接下来可以扩展到更大的区域。”
    李凡站在屏幕前,认真审视每一组数据。他忽然转头问道:“运行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意外情况?”
    技术人员犹豫了一下:“系统在识别某些漂浮物时出现了误判,尤其是与海洋生物相似的塑料碎片,但通过后续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逐步?”李凡眉头微皱,声音中多了几分凌厉,“我需要明确的时间节点。海洋污染每多一天,影响的范围就更大。
    方总,这部分算法的优化,可以抽调额外资源支持,务必要加快进度。”
    方东河点头,立刻做了笔记。
    “李总,这套系统的核心问题还是成本控制。”曲云山接过话头。
    “大规模部署需要高额资金,单靠星联在这块的预算,压力很大。合作伙伴必须尽快到位,否则试点的推进会受阻。”
    李凡沉思片刻,目光闪过一抹锋利:“既然成本是关键,那就让合作伙伴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曲总,马上联系全球的环保组织和科研机构,我需要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的方案。”
    数日后,李凡亲自带队,和联合国环境署、多个国际环保组织,以及几家顶尖科研机构展开了一场谈判。
    会议室的气氛,一开始并不轻松,各方代表的表情充满了审慎,尤其是资金分配和技术主导权的问题,让不少人面露难色。
    “李总,这套清理系统,确实非常先进,但我们需要知道,星联是否会掌控整个项目的运营?”一位北欧环保组织的代表开口,语气虽平静,但质疑意味浓厚。
    “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保证全球的参与性?”
    “这套系统的技术核心,确实由星联开发,但我们绝不会将它变成某家企业的专利。”李凡沉稳地回应。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突破,为全球提供一套可复制的环保解决方案。具体的执行,必须依靠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的力量。”
    “那项目的利润分配呢?”另一位来自亚洲的代表追问,“无论如何,这种技术应用会涉及大量的商业模式,如何保障公平?”
    “利润从来不是核心。”李凡语气不容置疑。
    这套系统的运行,可以依赖多种模式,比如公益资金支持,或国际环保基金参与。
    只要项目能快速推进,星联愿意将大部分收益,返还到环境治理项目中。”
    这番话,显然打消了一部分代表的疑虑,但依然有人犹豫不决。
    “我可以给你们看一组数据。”李凡按下遥控器,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组经济分析图表。
    “根据我们的测算,清理海洋塑料每减少10%,全球渔业年收益就能增长15%。
    工业碳捕捉技术的普及,将为企业每年节省至少20%的碳排放罚款。
    这些数据,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看到实际利益。”
    数据的力量令人信服,现场的气氛逐渐缓和。
    最后,一位来自非洲的代表站起来,带着一丝微笑说道:“李总,看得出来,星联的决心和能力都很强。
    如果我们选择合作,希望能一起推动这项技术,在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应用,而不仅仅局限于发达国家。”
    李凡点了点头:“正是这样。环保技术的意义在于普惠,这也是星联推动全球协作的初衷。”
    当天的谈判会议,持续了将近六个小时,最终,星联与多家组织达成了初步合作框架。
    李凡坐在休息室里,接过秘书递来的水杯,脸上看不出一丝疲惫,反而透着一种久违的笃定。
    “李总,谈判成功了。”方东河笑着说道。
    “成功只是第一步。”李凡的目光深邃,“接下来,我们要让成果说话。试点项目要在一个月内开始部署,数据是打破质疑的唯一方式。”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方的天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这不仅是星联的突破,更是为人类未来创造希望的开端。
    时间很快到了几个月后的“全球环保论坛”开始的时候。
    会场内人头攒动,全球环保论坛吸引了来自各国的代表、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媒体。
    星联作为特邀方,李凡将发表压轴演讲,主题是“人类未来的家园构想”。
    大厅里气氛庄重又期待,众人低声讨论着星联近期在环保技术上的进展。
    “星联这次会抛出什么大招?”一位科技记者低声问同事。
    “谁知道呢?他们的计划,总能出人意料。”同事摊了摊手,语气里透着期待。
    李凡的身影出现在演讲台上时,掌声雷动。
    他走向讲台,动作沉稳而自信,投影屏幕在背后亮起。
    他扫了一眼台下众人,略微停顿后开口:“谢谢各位的到来。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人类的未来家园在哪里?”
    这句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李凡身上,期待他的下一句。
    “我们常说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但现实告诉我们,这个家园正在经受巨大的考验。”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据。
    数据显示着,全球环境恶化的速度:冰川消融、海洋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画面切换到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事件——飓风、洪水、干旱,令人触目惊心。
    “过去几十年里,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但同时也让我们的家园,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李凡语气低沉。
    “今天的环境危机,不只是地球的危机,更是人类生存模式的危机。”
    “李总的意思是,人类得另寻出路?”一位台下的环保学者低声对身旁的同伴说。
    仿佛听到了他的疑问,李凡继续说道:“我们不是要放弃地球,而是要用科技拯救地球,同时为未来的家园打下基础。
    因为,未来的人类,极大概率不仅仅生活在地球上。”
    屏幕切换到一幅星际图景。
    画面中,人类移民其他星球的场景逐一展现:火星上的绿植温室,月球上的能源采集站,甚至是太空中的城市——比“星港城”庞大和完善得多的太空城市。
    场内窃窃私语声逐渐响起,众人被这一蓝图震撼到了。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用科技为地球修复生态,用经验为未来星际家园建立生态模型。”李凡的话掷地有声。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切换到星联的技术验证成果。
    一项基于AI的大气净化系统,已经在部分试点区域取得显著成效,碳捕捉装置的模块化设计,让其可以快速部署到污染严重的工业区。
    而更重要的,是星联正在研究更新更强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在封闭环境中,模拟完整的生态链,为未来的星际家园提供生命支持。
    “我们在模拟太空生态系统时发现,如果能完全闭环循环,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时间,可以从几周延长到数年,甚至更久。”李凡扫视台下,语气平静却透着力量。
    “这不仅能用于未来的星际移民,也能在地球上,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提供恢复方案。”
    台下一位记者闻言,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李总,听起来这更像是科幻中的场景。星联是否真的有能力让这些技术落地?”
    “很好的问题。”李凡露出一丝笑意。
    “从历史上看,很多今天的现实,都曾被认为是科幻。
    比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星联也实现了很多大家原本以为的科幻,比如现在我们头顶的“星港城”、月球上的“广寒宫”,以及耸立在印尼的太空电梯等等。
    关键不在于难不难,而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做。”
    他继续说道:“我们已经完成了地球上的初步试点。
    接下来,我们将与各国合作,在实验室内模拟火星生态系统,探索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适应性和资源循环效率。
    这些数据,不仅能为未来的星际移民提供支持,更能帮助我们解决地球上的生态危机。”
    全场再次爆发掌声,震耳欲聋。
    李凡停顿片刻,等掌声渐渐平息后,语气多了一丝柔和:“或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星际家园的全面实现,但我们可以做起点,为子孙后代铺好道路。”
    台下一位年轻的环保专业大学生眼里闪着光,低声说道:“他不是在谈技术,他在谈人类的未来。”
    而在他身旁的女同学,此刻也是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两人对视一眼,满是激动和对未来的畅想。
    演讲结束后,李凡与几位环保组织的负责人,举行了简短会谈。
    有人感慨:“李总,这样的愿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资源支持。星联有这样的底气,但各国是否愿意配合,还是未知数。”
    李凡沉稳答道:“挑战从来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让所有人都看到利益所在。
    解决地球生态问题,为未来家园做准备,这是所有人的责任。星联会用技术证明一切。”
    结束会谈后,李凡独自走出会场,站在楼顶平台上眺望远处的夜景。
    他低声对自己说道:“地球是人类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只要有可能性,就不能放弃。”
    这一刻,夜空深邃,星光闪烁,仿佛回应着他的坚定信念。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ABC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东京泡沫人生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 霍格沃茨的混子教授 女帝:让你解毒,没让你成就无上仙帝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我在异界肝经验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日常系综影:我的超能力每季刷新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从下邳救吕布开始 在修仙世界的悠闲生活 中奖被害,复活后,我人间无敌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摆摊也要做四休三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