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星联总部会议室内,灯光柔和。
高层会议刚刚开始,长桌两侧的十几位高管,都在翻阅李凡刚分发的报告。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尽相同,既有好奇,也有隐约的疑虑。
李凡站在桌前,双手轻轻按在桌面上,目光环顾全场。
他开口道:“各位,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星联如何为人类的星际文明,构建教育与文化体系。”
一时间,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随后,杨庆华挑了挑眉,语气中透着些许疑惑:“李总,星际文明?我们当然知道星联的太空计划进展不错,可是,这个方向是不是......太超前了点?”
他这话一出,不少人纷纷点头附和。有人低声讨论,有人干脆翻动文件,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李凡笑了笑,眼神锐利而沉稳:“我知道,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当年互联网刚兴起时,又有多少人认为那是不可实现的梦?
我们星联,一直以来做的,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而星际文明,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一个重点。”
“李总,话虽如此,但目前人类也只是有一个广寒宫,连在月球常驻都还没完全实现,更别提其他星球了。”曲云山的声音低沉,却带着明显的质疑。
“教育和文化体系,是否显得太空泛了?”
“很好,曲总提到了关键点。”李凡顺势按下投影仪的开关,屏幕上跳出一张数据表和一系列图表。
“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星际文明听起来遥远,但它的基础,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铺设了。”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全球的太空移民计划,已经从概念阶段逐渐进入技术验证阶段。星联的卫星网络‘星链+’,已经覆盖地球轨道和月球的通信需求。
接下来的问题,不是技术能不能实现,而是这些移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发展、繁衍文明。”
“繁衍文明?”杨庆华露出一丝难以置信的表情。
“李总,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现在地球上的教育体系,还有无数问题要解决,您却要讨论太空移民的教育?这步子会不会迈得太大了?”
李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手中的遥控器切换到另一张图表,图表显示的是地球资源消耗的加速曲线,以及人类未来面临的生存压力。
“我们为什么要看得更远?”李凡转身,直视着杨庆华。
“因为时间已经不多了。地球资源耗尽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快,人口压力、生态失衡,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只有一个答案——向外探索。”
他的语气逐渐变得坚定:“而在向外探索的路上,我们的文明也必须进化。这不仅是让人类能生存下去,更是要让人类活得有尊严,有秩序,有未来。”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众人的表情,已从怀疑转为若有所思。
“李总,如果我们真要做这件事,资源和人力是巨大的挑战。教育和文化体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建立的。”曲云山皱着眉说,“我们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平衡。”
“这正是我们星联的优势。”李凡拿起手边的水杯,喝了一口后缓缓放下。
“星联有全球最强的技术能力,也有最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我们可以联合各国资源,共同制定星际教育和文化的标准。
从基础教育到职业训练,从伦理规范到社会规则,我们要做的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升级现有体系,让它适应星际环境。”
“这样听起来,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行。”杨庆华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可行,从来不是我们的词典里会出现的词。”李凡抬起头,语气带着一丝轻松的嘲弄。
“当年我们谈全球通信网络的时候,有多少人觉得是笑话?可今天呢?
教育和文化体系,看起来复杂,但它本质上,是为了人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服务,而这个‘服务’,恰恰是星联最擅长的。”
李凡的话音刚落,曲云山露出了一丝微笑:“看来,李总早就有备而来了。不过,这个项目的优先级需要调整。
我建议由研发和市场部门共同协作,制定详细的资源计划。”
“完全同意。”李凡点了点头,“接下来,我会亲自带领团队,与全球的合作伙伴洽谈,共同制定框架。我们的目标不是抢占市场,而是定义未来。”
会议结束时,众人已经完全被李凡的设想所吸引。
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最后的参与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星联文化的写照——用事实和行动,改变认知,重塑未来。
李凡站在会议室的窗边,看着远处的城市灯光,心中涌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布局,更是人类迈向星际文明的第一步。
几天后,星联总部国际合作部会议室。
李凡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身后投影着星联的太空计划愿景图。
他的目光笃定,看向屏幕对面的视频会议窗口,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科研组织和文化团体代表依次出现在屏幕上。
他们的神情各异,有人认真倾听,有人却显得漫不经心,还有人显然是在等待别人先表态。
“各位,今天的会议,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李凡开口,声音低沉有力。
“星联已经证明了技术的可能性,但光有技术不足以支撑星际文明。教育和文化体系才是根本。我要邀请各位,参与到这个意义非凡的项目中来。”
话音刚落,视频窗口里,出现了一些低声议论。
一个欧洲代表,带着浓厚的怀疑语气开口:“李总,您的目标听起来很伟大,但教育和文化,从来不是单一机构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您想推动全球统一框架。
星联的优势在技术,但文化问题并不是靠技术就能解决的。”
李凡没有急着反驳,反而点了点头:“没错,教育和文化不能单靠技术解决,但技术可以成为桥梁。
星联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资源和平台,而各位所在的机构,拥有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如果我们结合起来,会是怎样的未来?”
屏幕另一端,一位来自东南亚的教育专家接过话题,语气中透着礼貌却带着一丝试探:“李总,这个项目的愿景听起来很吸引人。
但我们需要明确,星联会在这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主导者,还是协调者?”
这问题一出,气氛一下子紧张了几分,屏幕上的一些代表,开始低头翻阅会议材料。
李凡微微一笑,显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星联不会试图控制教育或文化的发展,我们的角色是搭建平台,让全球的智慧汇聚到一起。
我们提供技术、资金和资源,但内容的主导权,应该是多方协作的结果。”
话虽如此,但屏幕中几名欧洲和北美的代表,仍然显得若有所思。
一位北美的文化团体负责人开口:“李总,我们并不否认星联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但如果这一框架,是以星联的标准为核心,那么它未免显得过于偏向企业利益。
我们需要更多的保障,确保多方利益的平衡。”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屏幕上的代表们,明显在等着李凡的回应。
李凡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你们的担忧可以理解,但请不要忘了一个事实。
无论是太空探索还是星际移民,目前全球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只有星联。
我们的目标不是从中获利,而是确保人类在迈向星际文明的过程中,不会因文化和教育的缺失而崩溃。”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屏幕中那位代表:“当然,为了让所有参与者更有信心,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由多国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确保所有决策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这个提议,显然让屏幕中的代表们有些意外。
低声的议论声再次响起,其中有几个人已经开始点头。
李凡的态度坚定,却不失灵活,成功化解了部分人的疑虑。
会议中途,李凡请求了短暂的休息时间,站到窗边,看着星联总部外车水马龙的城市。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几十年前,自己初创星联时的场景,那时面对的质疑,远比今天更难缠。
但这次不同,推动星际教育和文化体系,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牵涉到复杂的国际利益。
“李总,气氛好像有点缓和了。”曲云山递上一杯水,压低声音说道。
“不过有些代表显然还在观望,他们的核心担忧还是话语权。毕竟,谁都想在未来的星际文明里,占据更多主动。”
“他们当然会这样想。”李凡笑了笑,语气中透着几分笃定,“但关键在于,让他们相信,不跟着我们走,他们会失去更多。”
休息结束后,会议气氛果然缓和了不少。
李凡重新站到屏幕前,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轻松:“各位,我想最后再强调一点。
这次计划的成功,不仅仅是为了星联,或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为了整个人类。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未来几代人。”
他拿起遥控器,切换到一组数据图表。
借此展示了星际移民计划中教育和文化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生存问题,更是如何生活的问题。
如果人类不能在太空中,建立起共同的文化认知和教育体系,那我们终将带着地球上的矛盾,走向新的世界,并让这些矛盾重演。”
屏幕中的几位代表纷纷点头,有人甚至低声赞叹:“确实,从这个角度看,星联的计划是最有意义的。”
最终,在李凡的推动下,大部分与会代表达成了初步共识。
星联将负责搭建全球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技术平台,各国和机构共同提供内容,并设立监督机制,确保多元化和公平性。
会议结束后,李凡回到办公室,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远方的天际线。
全球的合作刚刚迈出第一步,但他知道,这次联盟不仅巩固了星联的国际地位,也为人类未来的星际文明,开辟了新的方向。
“从地球到星际,责任更大了。”他低声说道,眼神中既有自豪,也有不容动摇的决心。
一周后的周五夜晚,随着夜幕降临,星联总部的广场上灯光璀璨。
巨大的舞台中央,高悬着一面标志着“星际公民培养计划”的旗帜,四周坐满了来自全球的代表和媒体记者。
人群中不乏教育家、科学家、文化学者,以及星联的合作伙伴。
这是星联历史上,最盛大的公开活动之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直播信号,正在将这一幕同步传递到世界各地。
李凡站在后台,看着台前的灯光和席卷全场的气氛,心中浮现出复杂的情绪。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启动,更是一场全新的时代宣告。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舞台。
当李凡的身影出现在聚光灯下,现场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谢谢各位的到来。”李凡站定,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透过麦克风沉稳地传遍四方。
“今天,我们汇聚于此,不仅是为了庆祝一个计划的启动,更是为了见证人类迈向星际文明的第一步。”
他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星联这些年走过的路,每一步都在为人类的未来铺路。从全球通信网络,到人工智能的普及,再到太空计划的逐步落地。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构建适应星际生活的教育和文化体系。”
一位观众低声惊叹:“他真敢说,每句话都像给全人类开会。”
话语虽轻,却带着几分敬佩。
“可能有人会问,”李凡的目光锁定台下的一角,仿佛听到了那句话。
“为什么要急于迈出这一步?我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不能等,不能让未来因准备不足而崩塌。”
他按下手中的遥控器,巨大的屏幕上出现一段模拟动画。
画面中,太空移民的人类,因缺乏有效的教育和文化支撑,逐渐陷入无序和混乱,最终酿成惨烈的后果。
“这不是科幻。”李凡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凝重。
“这是一种可能性。历史告诉我们,当人类面对未知的环境,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则和共同的认知,分裂和冲突几乎不可避免。
而星联,必须为人类在星际环境下的生存提供保障。”
台下的观众中,有人显然被这一场景震撼到了,开始低声议论。
李凡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情绪变化,嘴角微微上扬。
“但我相信,人类从来不是被动等待命运的生物。”他的语气陡然变得有力。
“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用智慧和努力塑造未来。今天宣布的‘星际公民培养计划’,将是人类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屏幕切换,展示出星际教育计划的核心内容:
第一,在线教育平台。覆盖全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太空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星际学习中。
第二,统一的星际教材。由多国专家联合研发,内容涵盖心理建设、社会伦理、技术操作和环境适应等。
第三,太空生存技能训练。从模拟重力失效环境到情绪管理,帮助未来的星际移民,从心理到技能上做好准备。
画面结束后,李凡继续说道:“这些只是开始。未来,我们将联合更多的国家、组织和个人,让这个计划成为全球的共同愿景。
人类的未来,不再只是某些国家的梦,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
台下的掌声逐渐响起,随后越来越热烈。
虽然李凡的演讲极具说服力,但场中依然有几位代表面露犹豫。
他们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疑虑,显然对计划的长期可行性抱有保留意见。
仪式后的一场小型媒体见面会,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提问的机会。
一位欧洲记者直接发问:“李总,星际公民培养计划的规模如此庞大,星联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长期支持?
更重要的是,这种超越地球利益的计划,会不会在执行过程中,面临太多的政治和文化阻力?”
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李凡。
他面不改色,略带思索地回答:“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会面临质疑和阻力,但这并不是退缩的理由。
我们星联的技术和资源只是起点,真正的力量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
只有通过广泛的协作,这个计划才能真正落地。”
他的回答没有长篇大论,却句句直指核心。
台下再次爆发掌声,质疑的声音逐渐被压下。
当仪式接近尾声时,星联的旗帜缓缓升起,灯光打在旗面上,象征着“星际公民培养计划”正式起航。
李凡站在舞台一侧,望着高高飘扬的旗帜,目光坚定。他知道,今天的一切只是序章,未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征程才刚开始。”他在心底低语。
随即转身离开舞台,隐没在星联总部的灯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