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山一夜雨,花柳九州春。年年仍岁岁,故故复新新。
时日如梭。新春之末,再回忖当日京郊那一战,竟恍如隔世。
喧哗声消尽,车帘轻撩。
“官家,到了。”人声恭敬。
收回散乱的思绪,穆昀祈起身。
缓步上台阶,目光不经意扫过高阔依旧的门楣,竟是百感交集:人事物是,却情非当初……
不成调的琴声由内飘出,断断续续。
驻足檐下,穆昀祈看向迎来的内侍:“他怎样?”
闻禀:“长时服丹之故,药效抵消了寒毒,性命无虞。只左臂僵硬,御医道恐难复原。”
点点头,穆昀祈步上台阶。
一声似带怒的震音传来,继是重物坠地之声。
脚步一顿,穆昀祈眸无波澜:“汝等在此待候。”
□□,偌大的堂中门窗紧闭。步伐移动,拂动的衣角搅起空气中悬浮的烛火气息,令人隐隐不适。转身推开窗牖,任掺杂梅香的冷气入鼻,穆昀祈顿觉耳目一清。转身,见独坐之人畏光般扭头,抬起衣袖往眼前挡去。
容他适应,穆昀祈缓步踱前。
“修了这么多年佛,你倒是丝毫未得开悟。”驻足在翻落的琴前,穆昀祈一语轻出,不透意味。
缓缓放下袖子,那张几无血色的面上浮起丝嘲意:“若官家与臣易身而处,恐便不得这般云淡风轻了。”低眉,目光扫过无力低垂的左臂:“不过终究,还谢陛下宽仁,终究与臣留下一臂执拿经卷。”
负手一哂,穆昀祈不屑:“怎的,嫌轻?”
“不敢。”那人抬眸,嘴角微勾:“只陛下彼时未当机立断取臣性命,如今懊悔恐是为晚啊!”
知他挑衅,穆昀祈未回避:“你以为你一问三不知,将罪责悉数推付高士举一身,便可安然事外?”
“不然呢?”彼者一笑,愈似自得:“官家莫忘了,我朝宗法,亲王犯过,不得加刑,即便犯上,止于废为庶人、他州安置。”
“此乃旧例,并非王法。”穆昀祈毫不见恼,“宗法从未明示,对谋逆之辈,不可施以极刑!”
“是么?”那人一叩额角:“然若陛下杀我,可须背负手足相残之名,彼时不知外议会如何评论呢?”
迎上那双嚚猾的目光,穆昀祈泰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论,我但问心无愧,何惧外议?”
嗤笑出声,穆寅澈扶案站起:“官家果是与邵表兄一道久了,连言辞口气,也变得这般相像。”
眉心不易察觉一动,穆昀祈语气无变:“你自小与他一处,性情本当相近,却为何,终竟这般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那人失笑:“官家难道已忘了,寒食、七夕之变,皆乃孰人挑起?”
“朕自不会忘——是邵后,与你!”垂眸稍顿,穆昀祈终一叹:“遂而,你与邵后,实不愧为母子,所谓言传身教,不外乎这般罢?”目光微凝,“只我迷惘却是,你母亲一应所为,皆为将你推上皇位,你不图报便罢,为何还要手刃之?”
言落,便见彼者面色一凛,眸中的色调渐转灰暗----果然,此才是戳到其人痛处。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穆昀祈目光上抬,投向墙上的禅境图:“你果真以为,此事瞒得过高士举,瞒得过大多数宫人,也就能瞒得过全天下去?”拂袖背身,口气乍冷:“杀母弑君,甚连怀有身孕的宫人也不放过,汝之所思所为,实令人发指!”
“发指?”沉闷的声响触地而起,伴着戾气的冷笑。
屋门被一股猛力推开,侍卫内臣一涌而入。
回望眼滚落一隅的香炉,穆昀祈挥挥手,将一干人重新屏出门外去。
“娘娘已病入膏肓,我不欲她多受凌|辱,且终还只得在冷宫的病榻上了却残生!”经了片刻平复,那人面色已如常,且申辩。
穆昀祈摇头:“是你厌倦了受人摆布,不堪再掩藏本性假做顺服,况且邵后筹谋这些年,以为孤注一掷的寒食之变,眼看功败垂成,你终是不能再忍,遂决意弑母自继,接过权棒自为筹谋罢?”
不置可否,那人眉宇间意味平淡,大有任人评说之意。
穆昀祈难再掩饰内心的波澜,沉声一叹:“谋逆作乱,弑母杀子,事到如今,你可曾有过一刻片时,对先前所为,心生悔意?”
沉吟间,彼者眸底竟泛出一丝笑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一股寒凉感由内突生,穆昀祈不再多言,向外而去。
“官家今日来,就为问一问臣懊不懊悔?”人声在后:“那就难免要失望了。”
穆昀祈驻足:“非也,今日前来,本是有事欲听一听你之见。”
“哦?”后者语出轻佻,“陛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圣泽却也能沾染到我这待罪之人身上,实令人受宠若惊呵!”抬起尚还自如的右手抚上左臂:“不知陛下欲问何事?”
背身之人摇头:“不必了,朕已有定夺。”
阔步出外,见内侍迎上:“官家,那婴儿……”
挥挥手,穆昀祈步下台阶:“随朕归返,不必带入内来了。”
重新沐入耀眼的日光下,一身释然。
回宫近傍晚,听闻邵景珩已来一阵,穆昀祈向内去的脚步却有些迟缓:滞留京中已将一月,那人实则,早当北归……眼角余光忽见一团白影扑来,脚步一滞,弯腰拎起已冲到脚下的白猫,转便见一人身影闪现门前。
“补丁是越来越机警了,官家回宫,它最先知。”作揖起身,那人笑言。
抚弄了片刻,将猫交与宫人,穆昀祈携彼者进去殿中。
“景珩,我方才去了嘉王府。”不待他问,穆昀祈先行坦白。
不甚意外,那人只略纳闷:“为何?”
穆昀祈悻悻:“我本想,将阿暖带去让他一见,再问他意下欲如何安置此儿?”
“问他?”邵景珩诧异之外且不屑:“他现下满心只顾自保,岂会在意子女命途?”话是这般,终究还难掩好奇,“则他如何说?”
被他言中,穆昀祈讪然:“他至今无悔过之心,提起弑母,也仅以’不拘小节’一笔带过,如此看来,即便知晓阿暖是他骨肉,也不会上心,遂我终究未尝提起。”
“果然!”拂了拂袖,邵景珩口气转正:“官家可想好,如何处置嘉王?”
短时沉吟,穆昀祈看向之:“你以为呢?”
“谋逆罪大,理应伏诛!”那人不假犹疑。
穆昀祈眸中几许意味划过:“前些时日,你还只说’秉公处置’,何以至下忽起变化?”
“无异!”彼者目光直来:“谋逆大罪,秉公当死,遂臣前后之意,并非不一!当下所以直言点明,是臣以为,陛下对如何处置嘉王,已然心起犹豫。”
抚了抚额,穆昀祈心底一股挫败感油然而起:自己的心思,如今却这般直白可见么?
看他不语,邵景珩继自:“陛下为难,乃因我朝从无以极刑加身亲王之例?”
踱开两步,穆昀祈浅露疲色:“嘉王供称谋逆是受高士举逼迫,后者也已认下一应罪行,如此,我还对他施加极刑,岂非不仁?”轻叹一气:“如今朝中皆只主张问罪高士举,对嘉王之罪却一笔带过。即便刚烈似丁知白,也只敢唯诺道一句’严惩’,你却教我如何一意孤行?”
此,邵景珩并非不知。顿了顿:“然嘉王实是始作俑者,其谋逆犯上、弑母杀子,残暴之甚,堪称人神共愤,且绝无悔过之心,若得留命,必然卷土重来,危害社稷。”又似不解:“张仲越、丁知白二人,当日疑心嘉王谋乱,一个顶’犯上’罪名发兵救驾,一个为阻出兵兴州,不惜以命相谏,但如今对于如何处置这罪魁祸首,却皆唯喏退避了?”
“文人通弊,重节轻命!”穆昀祈无奈:“谋逆犯上,嘉王已推给高士举,弑母杀子,只凭一两宫人的片面之词,难以服众。外臣不敢擅提极刑,乃怕背负屈意媚上、怂恿滥杀之名。”言罢稍静,言辞却转含糊:“景珩,你果真欲见我留不仁之名于青史么?”
目光一动,被问者似受震慑般眉心蹙紧。片刻缄默,低眉叉手:“此是臣思虑不周,望陛下恕罪。”
沉默片刻,穆昀祈转回身:“景珩,你所虑不错,然也当知,即便是我,凡事也不可随心所欲。”侧目看着渐已暗下的窗牖,那一言,终是顺势而出:“倒是,你逗留京中已一月,朝中渐起非议,且北路不可无主事者,遂无他事,还是尽早启程回兴州罢。”
微微一怔,邵景珩低头:“臣遵旨。”
人声远去。环顾过空寂的殿堂,穆昀祈缓谓左右:“传旨,朕微恙,辍朝两日,不见外臣。”
好在正月,外无大事,歇朝数日,倒也未催生什么风波。二月伊始,才复朝会。
嘉王协同高士举谋逆一案,经三司会审,终出论断:高士举恶贯满盈,论罪当诛,已判腰斩!至于嘉王,既是受人胁迫参与谋逆,众议自请对之网开一面,免其死罪。顺水推舟,穆昀祈遂从参知政事张仲越之谏,废嘉王为庶人,发房州安置。
事议定,正待退朝,却见殿外黄门匆匆闯入,禀上一事,竟如惊雷落地,震得众人瞠目无声:嘉王于半个时辰前突然薨逝!
片晌,还是张仲越回过神,问向来者:“嘉王何以暴亡?”
黄门回:“是早前用了一盏参汤,经御医验过,汤中有毒!”
众人面面相觑。
穆昀祈起身,面色冷峻:“孰人下毒,可有查明?”
黄门如实:“参汤是晋国长公主晨间亲自送去的。”一顿,“公主当下便在殿外,待候召见!”
殿中鸦雀无声。
面色数变,穆昀祈缓缓坐回:“宣她入内。”
素衣女子稳步前来。穿过殿中,目不斜视,似除了前方正坐之人,此地一应余物,于她皆为尘埃。驻足一刻,两手交叉护在隆起的小腹前,正身拜下。
“金芙毒杀嘉王,自来请罪。”一字一句,高亢清晰。
一阵轻微的骚动。
张仲越跨前一步:“公主何故为此?”
向前恭敬再拜,女子语调端正:“嘉王谋逆犯上,不知悔改,且丧心病狂,弑杀亲母,当日为掩盖罪行,还一意欲灭我郭氏满门!如此泯灭人性、罪大恶极----”犀利如针芒的目光扫过两侧,一字一顿:“嘉王,难道不应伏诛?!”
无他动静,耳中只听阵阵吸气声。
穆昀祈凝眉:“你怎知他弑杀亲母?”
“昨日,他当我面亲口认下!”女子冷如寒冰的眸底,终升起一抹恸色:“他尚承认,谋逆作乱,乃他一意所为,高士举,不过是一块挡箭之牌。”
良久静阒。
穆昀祈起身环顾群臣,一言打破沉寂:“众卿,可有话要说?”
满殿默然。
“那便,退朝罢。”一言罢,自已转身。
入夜。
云淡风寂,微弱的星光洒落空地。
吱呀一声,似是西边的屋门开启。案前人放下手中的书起身外去,便见熟悉的人影自侧而来,他自未及出声,却见似道剑光直扑面门!
闪身躲过,邵景珩心知来者不会善罢甘休,却只尽力躲闪,无意还手,然此举愈发激怒来人:步步进逼,似一心取他性命。
终是退到光亮处,邵景珩不再挪步,只上身一侧,令剑锋蹭肤而过,不偏不倚,架上肩头。
目光循剑去,落定在那张冷如霜冻的面上,轻声一叹:“陛下欲杀人,纵然不携鸣泉来,也当带柄开了刃的剑罢?”
“当”一声,剑身飞出,狠狠撞上井沿。
“朕数日前已令你回兴州,你为何抗旨?”穆昀祈震怒。
“陛下当日未限定出京日期,臣在京中尚有余事未了,遂耽搁了两日,当不算抗旨罢?”言者泰然。
“未了之事?”穆昀祈冷声一哼:“便是怂恿金芙毒杀亲弟么?”
未尝回避,邵景珩目光迎去:“臣并未尝怂恿公主为任何事,只她知晓了内情,明辨利害,自作决断,此间臣绝无参与!”
“好个绝无参与!”穆昀祈跨前一步:“你引嘉王道出内情,偏生那时金芙来探,就在门外,将你二人之言悉数听去,你又对之晓以一番’利害’,第二日,她便做下这’决断’,你却还能若无其事道来什么’绝无参与’,怎不去问一问三岁幼童可信?”攥拳背身,眸中的戾气渐被凄色盖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介弱女子,只因你我一己之私,便须终生背负‘杀弟’恶名,这便是汝口中的天道正义?”
未尝强辩,后者面上清晰浮起一重愧意。近前两步,一手轻落前人肩头,言出恳切:“无论你信否,我皆未曾劝说或是逼迫公主为此,只她于事存疑,我坦诚相告而已。”稍顿,冷光划过眸底:“实则我已决定,若公主无所举动,我便自行出手。无论如何,我不会留与始作俑者再作恶之机!”
乍回头,穆昀祈那双原本暗寂的眸中复现火光:“你既有此想,为何还要牵扯金芙,何不自行为之??”
苦涩一笑,那人不答反问:“若是我下手毒杀嘉王,陛下会轻纵我么?”
微微一怔,穆昀祈垂下眼帘。
“嘉王是逆臣,且弑母杀子,穷凶极恶,公主杀之,是大义灭亲,陛下庇护公主,于情于理,无可厚非;然若换作微臣,回顾过往,数罪并论,即便罪不至死,也难免|流刑。”眸光流转间,终是将那一腔深情,于彼深付:“然我实不敢想,余生无你,何以安枕?”
单薄的双肩一颤,穆昀祈缄默不语。眼前的阴霾渐去,却又聚来一重淡霭,环绕耳目,蒙混所思,百感交集,难理头绪。
唇上一重,无力抗拒,索性闭目,随心沉沦。
红烛照帘,屏深漏促。交缠抵死,风起云聚。
一夜东风,隔墙梨雪又玲珑。
半睡半醒间浅闻几声鸟鸣,榻上人神思渐清,掀开仍还几分沉重的眼皮。薄光入帐,身侧已空,探手摸去,衾下余温已褪尽。
扶额坐起,唤了声“景珩”,不闻回应。披衣下榻,循着淡雅的兰气到案前,见青烟袅绕的香炉下,躺着一张素笺。
澄静小楷,正雅端方:离堂未晓天,启路五更钟。马过原阳去,春山又几重?
春山又几重?……
阿祈,我且去两载,待你消气……
耳边回响昨夜朦胧之时,虚实不知的那几句零落之言。
每回皆这般,错了,扭头便走!美其名曰“自诫”,然拂袖转身,却徒留无辜者面壁受气,终究,此是罚谁诫谁??
推门出室,走进初起的晨光中。扬手,片片纸屑随风而起,绕身旋舞,带着一己的怨忿哀怒,半数游远,半数落地。
两载?好罢……但你须知,回京,必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