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替汉> 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竑自请入敌营 孙俨自罚收人心

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竑自请入敌营 孙俨自罚收人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甘宁是个有才能之人,孙俨如果能将这样的人才收归麾下,那将会是他的一大助力。
    但这一点并不是孙俨想诱降甘宁的真正原因,相比于得到甘宁,孙俨更希望得到夏口。
    时值乱世,天下英才何其之多。
    不论其他诸侯,就说如今孙俨麾下,就可以用人才济济来形容。
    但天下的战略要地却不多。
    江夏于荆州,犹如汉中于蜀中,乃是荆扬两州的战略要地。
    这样的一个要地,孙俨是必须要拿下的。
    而要想拿下江夏,挡在孙俨前方的夏口就是一道严峻的考验。
    虽说如今孙俨的兵力倍于黄祖,但几倍的兵力差并不能弥补攻城方的弱势,况且如今孙俨面对的还是一个地势险要的要塞。
    蒋钦诸将并非庸碌之人,吴军士卒亦并非老弱之辈,但今日吴军攻打夏口的结果却是无功而返。
    今日吴军的大举进攻失败就已经证明了一点,要想靠正面强攻拿下夏口,有可能,
    但估计要耗时良久,那时吴军的兵力、士气也会被消磨殆尽。
    到了那时,纵算拿下了夏口,对孙俨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黄射的援军随时可能回援,一旦黄射援军回到江夏,周瑜这次为孙俨谋划的攻取江夏的良机,就会付诸东流。
    这样的结果,令志在天下的孙俨,无法接受。
    所以如今摆在孙俨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快速拿下夏口,
    然后率领大军将沙羡城团团包围,隔绝沙羡内外,这样方能反客为主。
    但夏口要塞易守难攻,要想短时间内拿下,正面强攻不行,唯有从其内部入手了。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由内部攻破的。
    只是虽然判断出了甘宁已对黄祖有不臣之心,但要想招降甘宁这样的猛人,
    也不是师徒两在营内嘴皮上下一碰就可以的,必须有个详尽的招降方案。
    孙俨看向张竑,对其言道,“孤听闻甘兴霸乃游贼出身,原仕刘璋,但后来不知何故反叛出蜀中,为刘表所纳。”
    “似此豪壮且三心二意之辈,孤恐不好招降呀。”
    孙俨对甘宁的评价可不是抹黑,他的担忧亦不是空穴来风。
    甘宁是贼寇出身这点,已经让大多世人所不齿。
    但这毕竟还好,毕竟江东军中就有许多贼寇出身的人。
    相比于这个出身,甘宁之前反叛刘璋的行为,才是他一辈子抹不去的污点。
    那时刘璋之父刘焉新丧,甘宁就扯起叛旗,反叛刘璋,这一点在看重忠义的当代,那简直就是一个致命的污点。
    况且现今甘宁仕于黄祖,却又对黄祖有所二心,刘璋、刘表、黄祖,这三任甘宁的主君,
    甘宁都没有给予他们忠心,这足以说明甘宁是个三心二意之辈。
    对于这样的人,孙俨没有十足的信心,能够有稳妥的办法将其招降来。
    历史上甘宁最后投奔了孙权,乃是因为在其好友苏飞的建议及帮助下,可不是孙权主动去招揽的。
    而且孙俨也知道,哪怕是后来甘宁投奔孙权后,也很多次不服从孙权的命令.....
    对于孙俨所担忧的这点,张竑也早已经考虑过,他对孙俨言道,
    “君侯,臣闻欲建王霸之业者,必先用王霸之才,而王霸之才者,重才不重德。
    甘兴霸虽雄壮有大志,然其志向绝非诸侯之志。
    似此之辈,君侯若以功业招之,再辅以恩义留之,其势必对君侯俯首帖耳,君侯勿忧。”
    “至于君侯所忧虑甘兴霸不好招降,臣请命亲往夏口与甘兴霸会晤,以言语招降其。”
    张竑此言一出,孙俨大惊,
    “东部千金之躯,怎可自陷险境,不可不可。”
    孙俨当下拒绝了张竑的提议。
    孙俨虽然很想得到甘宁,进而拿下夏口,但让张竑亲自前去劝降,无疑是将张竑推入火坑中,
    这样的事孙俨不愿做。
    张竑早就预料到了孙俨会拒绝其的提议,张竑对孙俨言道,
    “君侯!”
    “当今军中唯有我颇有口舌之才,唯有吾去,方才有机会说服甘兴霸降之。”
    孙俨听后不满道,
    “我江东人才济济,善于口才之辈何其多,何至于东部亲自冒险?”
    “纵算当今军中没有,我亦可传召他人来此,东部此议勿再提。”
    孙俨的不满并没有让张竑打消了念头,他对孙俨再言道,
    “江东是有不少善口才者,但又有何人有吾之声望?”
    张竑此言一出,孙俨哑言。
    张竑乃是当世大名士,是当今汉帝都要尊敬的存在,现今江东中还真没有几个人,在天下中的名望比他高的。
    至于名望与其比肩者,如张昭,孙俨不愿意让张竑亲自冒险,
    同理,又怎么会舍得让张昭来冒险呢?
    见孙俨默然不语,张竑继续言道,“夏口守将张硕乃文吏出身,因此因我名望,其定不敢加害于我,君侯何忧?”
    “再者,此番招降甘兴霸,甘兴霸反复无常,数从他主,若非有一个名望深著之辈,又岂可令其轻易取信?”
    “当初吾受伯符所托,前往许都,许都中曹司空雄猜多疑,诸派系倾轧复杂,
    我亦能周旋其中,最后安然归来。
    今日所去者乃是仅仅一夏口,张硕庸碌,兵不足万,吾又何惧之有。”
    张竑所言句句铿锵有力。
    此时他脸色虽然淡定,不如一般武将那般辞色激奋,但从他平静的话语中,孙俨却能清晰感受到,那隐藏在话语下的张竑的无畏胆气。
    听完张竑此言后,孙俨默然叹气。
    孙俨叹气,张竑却笑道,“三郎,你太重情义了。”
    “当年吾因母丧居于江东,伯符星夜前往请我出山襄助。”
    “犹记得,那时伯符涕泗横流却颜色不变,吾观其忠壮内发才决意出山襄助。”
    陷入回忆中的张竑,想起那夜的场景,语气之中充满了感慨。
    “那时,伯符部曲不过百,将率不过吕子衡,孙伯海二人,甚至连寻常一县长也比不上,
    但尽管是这样,吾还是愿意为其效力,难道当时我所冒的风险不比现在更大吗?”
    “但尽管是这样,吾心中亦从无后悔之意。”
    “为伯符效力后,伯符信重吾,将老母弱弟尽数委于我。
    论信重程度,江东群臣无人可与我相比。
    而后来,吾去往许都。”
    “在许都,我听闻伯符身陨,心中悲痛不已。
    那时我就深恨自己不在伯符身旁,不能时刻谏阻其莫要轻身外出,才有此大患。”
    “于长辈,于臣子,对伯符,我都是有愧的。”
    “而对于你,你虽拜吾为师,但吾在江东时忙于政事,后来又去往许都,亲自教养你的时间也不过数年。”
    “对于你,为师亦是有愧的。”
    “现今沙羡在望,江夏即将垂手可得,
    当此时,吾又岂可因为顾忌自身安危,而不行良计为你拿下夏口呢?”
    “在君为君,在师为师,你莫要多虑,吾此去,定然会为你拿下夏口,解决你燃眉之急。”
    张竑说完后,对着孙俨深深一拜。
    脸上充满了恳求之色。
    看到张竑这坚决的态度,听完张竑以上所说的话,孙俨陷入了闭目沉思。
    但很快的,他的双眼就已经张开,此刻他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坚定,
    孙俨也对着张竑一拜道,“既如此,那就有劳东部了。”
    得到孙俨允诺之后,张竑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时他丝毫不觉得自己是去趟虎穴。
    谁言书生无胆气。
    但在离去之前,张竑还有一件事要嘱咐孙俨,他对孙俨说道,
    “蒋公奕四将还在帐外请罪,君侯应当要及时做出个处置了。”
    听起张竑提起这事,孙俨问张竑道,“东部认为,吾当如何处置彼等。”
    蒋钦四人因为攻打夏口失败,而向孙俨请罪这事,
    按照以往孙策在位时,那势必是要对这四人做出一些处罚的。
    但张竑这时却并不建议孙俨用此惯例行事,他对孙俨说道,
    “君侯继位不久,虽军功卓著,在江东威望深著,但恩望不足。”
    “现今江东军中大多乃伯符生前提拔之人,非君侯纯臣。
    他们对君侯只有畏惧而未有感恩之心,长久以往,不利于君侯收拢人心。”
    “以臣之见,君侯不如对这四人示之以宽。
    如此君侯宽仁之名定将传遍军中,再辅以君侯先前之威望,江东诸将人心,可尽握君侯手中。”
    张竑的这番建议,与孙俨心中所想正不谋而合。
    历史上曹魏东兴之战大败于诸葛恪之手,那时司马师刚刚继承其父司马懿的权势不久,
    为了收拢安抚人心,也是采取类似的手段。
    果不其然,从此之后,曹魏人心就渐渐偏向司马氏了。
    孙俨带着张竑来到帐外,刚一出帐门,孙俨就看到了跪在地上正颤栗不已的四人。
    四人颤栗一半是畏惧处罚,一半则是被冷的。
    在看到孙俨出现后,同在帐外的韩当当即上前询问孙俨,要对这四人如何处罚。
    不是韩当想看到这四人被处罚,只是孙策在位时军法深严,要是他还在,这四人少不了军棍之刑。
    但孙俨面对韩当的询问,脸上却出现不忍之色,他走到蒋钦身前,从其背后取下一根荆条,随之抽到了自己身上,
    这一幕吓得在场的众人尽皆骇然。
    孙俨至尊之躯,怎可以......
    如今乃是寒冬,孙俨衣着厚实,荆条抽在他身上,并没有让其疼痛,
    但就是这象征性的一举,也令在场众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抽完之后,孙俨言道,
    “我不听诸将之言,要强攻夏口,致有此败,且诸将皆是听我调度行事,此我之过也,诸将何罪?”
    “今我自罚,今后定当警醒,不复当有此败耳。”
    说完后,孙俨亲自俯身一一扶起蒋钦四人。
    孙俨的这番说辞与作态令蒋钦四人喜出望外,更令在旁旁观的诸将,皆深感孙俨深明大义及宽仁爱人。
    而孙俨的自罚之举,也令已经陷入低迷的吴军士气,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说实话,今日的攻打夏口之举,吴军上下皆是用了命的。
    而他们的用命,被孙俨所理解尊重,这样的主人,又怎能不让他们心中又响起效力之心呢?
    今日攻打夏口不利,不仅让吴军的士气遭到打击,更令吴军上下都浮动着一种躁动的情绪,
    攻城战就这样,攻城方若失利,军心就会不稳。
    但如今吴军上下那躁动的情绪,低沉的士气,已经被孙俨渐渐的安抚提振了。
    在做完这一切后,孙俨对着诸将言道,
    “夏口易守难攻,吾决意令东部替吾持节上山劝降敌将张硕。
    今东部身边还缺一位护卫大将,有谁可愿意与东部一起走上这一遭?”
    孙俨与张竑谋划是劝降甘宁,但明面上的说法不能这么说,因为此时夏口的主将是张硕。
    而且从情理来看,吴军强攻夏口不下,故而动了招降敌军主将张硕之心,于是遣使来访,
    这一切合情合理,更不会让张硕有所防备疑心。
    孙俨此言一出,在场诸将皆奋力请命起来。
    看到这一幕,孙俨微微点头。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那只是一般情况下,谁都不知道敌方主将会不会是脑残。
    既然是去劝降,那么带的人就不可能太多,在带少数人的情况下深入敌营,这无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但就是这么危险的事,诸将皆不畏,纷纷请命而去。
    说明他刚刚的那番做法是有效的,不仅大大收拢了人心,还将吴军上下已经低沉的士气军心,给重新提振了起来。
    诸将皆请命愿陪同张竑前往,但孙俨心中已有人选。
    孙俨手指傅婴,对其言道,“你随东部前去。”
    孙俨选择傅婴是有原因的。
    傅婴是他有意提拔的一位嫡系将领。
    虽然孙俨之前凭自身的权威,将其任命为督护校尉,但傅婴毕竟原先只是孙俨的护卫,身上无多少功劳在身。
    这一点对傅婴接下来的晋升是不利的,故而他特地指派傅婴陪同着张竑前去,就是有让傅婴立功的意思。
    而且傅婴本就是护卫出身,对于怎么保护张竑,应该也颇有心得。
    在被孙俨点名后,傅婴大喜过望,他本就苦于自身无多少功劳在身,如今有立功的机会自然高兴。
    傅婴当即对孙俨拜道,
    “君侯放心,吾定然护送东部安然归来。”
    傅婴的承诺令孙俨心安了一些。
    在安排好护卫人选后,孙俨转身对张竑言道,
    “夏口孤虽想得到,但东部的安危吾更为在意,若事有不谐,东部无须强求,只要安然归来就好。
    之后,孤会另想他法自取夏口。”
    说完后,孙俨眼中充满了担忧之色。
    但张竑却不以为意,他施施然对着孙俨一拜,而后说道,
    “君侯但安坐,夏口自来。”
    说完后,张竑就取上了符节,朝着营外走去。
    孙俨看着张竑离去的坚定的背影,他初步体会到了什么叫孤家寡人。
    于情理,弟子让老师涉身险地是为不孝。
    但于利益而言,身为主君的孙俨让张竑前去招降甘宁,却是很正确的一个做法。
    正如张竑所言,当了主君后的孙俨,有时候就不该讲情义了。
    君臣之间,无师徒。
    张竑自请前去夏口招降敌将这事,很快就传遍了吴军大营,
    人人皆赞叹张竑胆气非凡,真不愧海内名士之称。
    而在山上的张硕听到吴军有人持节来使时,心中颇感诧异,而在听到吴军的使者是张竑后,他顿时大惊,
    “竟不意有生之日,可以得见张公矣。”
    天下自称士子之辈,有谁可以抵挡名士的诱惑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直播读毛茸茸心声,我暴富爆火了 古武大佬在六零 修仙:我在云疆养仙蚕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 走阴商人:我只卖大凶之物 99夜贪念 我,满级舅舅,十六个外甥争宠! 陆长生系统签到500年修为 大明第一国舅 长生百万年,我被认证为大帝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大秦镇天司 人在漫威单挑复联 穿越西游:我为龙君 死亡游戏:开局欺诈师,假扮神明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恒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带着农场混异界 帝皇的告死天使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