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70章 你不懂,雪儿她不一样(6.3k二合一)

第170章 你不懂,雪儿她不一样(6.3k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0章你不懂,雪儿她不一样(6.3k二合一)
    小李的笔尖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格外清脆,
    黄琛和隔壁桌客人的脸上,多少带着几分古怪。
    这小小一块豆乾和腐竹,竞被何志远上升到了这般高度。
    不愧是杂志社的副主编!
    何志远又尝了一块海带结,咽下后道:「相比之下,这海带结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他接着尝了麻辣口味的卤素菜,微微点头道:「这麻辣红油倒是调的相当不错,但相比之下,
    我还是更喜欢五香原味,能品味出老卤水的香味,还有食材的本味,别有滋味。」
    黄琛笑着道:「我倒是觉得麻辣的滋味更爽利,他这辣味突出的还是香辣,微麻,芝麻特别香,特别是藕和土豆,裹上红油,下酒都是极好的。」
    「瞧瞧,这就是个人口味不同,喜好自然不同。」何志远也笑了:「瞧那盆里的两种卤味的剩馀量,麻辣口味应该还要更受欢迎一些。」
    「你倒是一点不争论。」黄琛看着他,「读书那会,为了跟小胖争辩一道菜该不该放辣椒,你可是差点和他打起来。」
    「那会年纪小,太狭隘了,认定了就觉得是对的,必须和人争个高下对错。」何志远笑着摇了摇头,「这些年去的地方多了,吃过不同口味的食物,见过不同的民俗和风土人情,自然有了敬畏和同理心。」
    「你若知道闽丶粤之地,他们把海鲜清蒸丶水煮食用,你光想就觉得觉得腥味难除,食之无味。可他们知道我们把海鲜拿来红烧丶爆炒,又是拍着大腿骂我们暴珍天物。」
    「有道理。」黄琛点头,好奇道:「那海鲜水煮就啥也不放?那能吃吗?」
    何志远笑道:「倒也不是啥也不放,葱姜料酒还是会放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吃的就是一个鲜味。但我吃不太惯,实在是有些过于寡淡,至少要配个好吃点的蘸碟嘛。」
    说着,他的筷子已经夹起一片卤牛肉,好生端详着,不禁赞叹道:「这牛腱子卤的好漂亮,色泽红亮,切开后筋膜如琥珀般点缀其上,肉感看着就颇为紧实,牛肉品质好,火候把控的也很到位,不像有些卤牛肉一切开,看着就十分松散,吃起来发乾发柴。」
    『张老太的卤牛肉,当年可是嘉州一绝。」黄琛道何志远把牛肉喂到嘴里,细细咀嚼着,眼晴渐渐明亮起来,咽下后道:「牛肉的口感紧实,嚼起来卤香浓郁,筋膜略微弹牙,吃起来不干不柴,越嚼越香!牛肉选用的应该是黄牛肉,牛肉的味道比较突出,没有让其他香味喧宾夺主。」
    「说句实在话,这样一份卤牛肉,在蓉城那也是最顶尖的存在。」
    「这锅老卤水太能打了,不管是卤猪头肉还是卤牛肉,味道都是如此的醇厚,有种穿透灵魂的力量!」
    放下筷子,何志远的神情带着几分感慨,「老辈子水平果然高,这一锅老卤水和卤肉的技艺能够传承下来,我们能够坐在这里品尝到这样的美食,何其有幸。」
    黄琛和小李都跟着点了点头。
    「好了,小李,不写了,动筷子吃饭。」何志远和小李说道,从筷筒里抽了一双筷子递给小李,自己也是拿起筷子扒拉了一口米饭。
    小李受宠若惊地接过筷子,把笔记本塞回包里,钢笔别在胸口口袋上,先夹了一块牛肉喂到嘴里。
    嗯,好吃!
    卤香浓郁,肉感十足,越嚼越香。
    再吃卤素菜,各具风味,特别是卤腐竹,吃起来简直比肉都香。
    周砚的水平确实高啊!
    这卤味就算在蓉城,那也绝对是头一档的存在,只要能把名声做起来,生意肯定不会差。
    吃过午饭,黄琛回去上班,何志远和小李就在门外的长椅上坐着。
    何志远拿着相机,给周沫沫单独拍了照片。
    「茄子!」周沫沫坐在小板凳上,笑眯眯地对着镜头比了个耶。
    「好,咱们站着再拍一张。」何志远笑着指挥道,为了保险起见,这次他拍两张,避免再出现模糊洗不出来的情况。
    临近一点钟,工人们吃完回去午休,准备上班,后厨也是停歇了下来。
    周砚解了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提着一只打包好的猪蹄放在二八大杠的车篮里,推上车出门,
    看着坐在树下的何志远和小李道:「何主编,让你们久等了,咱们出发去周村吧。」
    「刚好坐着消消食,走嘛。」何志远笑着说道,把相机交给小李,挎上自行车。
    「伯伯,锅锅,再见!」周沫沫站在门口,冲着他们挥了挥小手。
    「沫沫小朋友,再见。」何志远笑着挥手道。
    去周村的路上,何志远与周砚并排骑行,夸赞道:「你这卤素菜和卤牛肉味道太巴适了,特别是卤豆干和卤腐竹,用的是西坝豆腐吧?」
    「何主编的嘴巴确实灵啊,这都能吃出来?」周砚一脸异地侧头看着他,他可从没跟客人说过豆腐乾和腐竹的来历,何志远竟然吃出来了。
    「我做过一期西坝豆腐宴,吃过那的豆腐乾和腐竹,印象深刻。」何志远解释道,「不过那会我们找的是当地公认的豆腐大师,可今天我尝着你这豆腐乾和腐竹,竟是丝毫不逊于那位大师,莫非你是去西坝拿的货?」
    西坝镇也是嘉州下辖乡镇,距离苏稽有数十公里。
    谈不上遥远,但也不算近。
    周砚这豆腐千才卖六毛钱一斤,用得着大老远跑西坝去进货?
    豆腐乾虽比豆腐更容易运输,但依旧难以长时间储存。
    西坝豆腐的特殊性,除了用的当地小粒黄豆,工艺有些不同之外,还和当地的凉水井息息相关。
    有一种说法,西坝的豆腐大师离开了西坝就做不出好的西坝豆腐了。
    「我姨婆是从西坝嫁到苏稽的,祖传的做豆腐手艺,从我奶奶那一辈开始,就是用的她做的豆腐乾和腐竹。」周砚笑着说道:「她的手艺,就算在西坝,也当得起豆腐大师四个字吧。」
    「在苏稽能做出这等品质的豆腐,大师二字,实至名归啊!」何志远点头,带着几分感慨道:「这麽看来,你们这一家,也算是美食世家了。」
    周砚闻言笑了笑,准确的说,他们应该算宰牛世家,
    周村世代杀牛,到他这里把路子岔开了。
    老太太的卤味确实做得好,但要不是他展露天赋,多半也是后继无人。
    曾经被老太太寄予厚望的赵铁英同志,是被老太太拿着竹条打出厨房的。
    路上,周砚把老太太的一些基本情况跟何志远说了,包括她从哪一年开始在苏稽桥头摆摊卖卤肉,后来是怎麽靠看一锅卤肉把五个孩子拉扯长大。
    他说的比较简略,主要是提了几个时间点,好让何志远提问的时候有的放矢。
    以周砚对老太太的观察,很多事情她的记忆可能已经模糊,提起时间节点她或许能记得一些事情。
    何志远不时点头,坐在后座的小李伸长了脖子认真听着,生怕错漏一个字。
    回头到地方主编问起他答不上来,可就丸辣!
    「慢点,这村道有点颠簸。」周砚提醒道,
    「这算好的了,你是没见过真正颠簸的路,骑完勾子都不想要了。」何志远笑道,「听说你们村有个『杀牛周村』的雅号,家家户户都杀牛吗?」
    这不是赫赫凶名吗?文化人还是会说话。周砚笑着应道:「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杀,但论杀牛规模,目前确实是嘉州前列的。」
    这个点村里没什麽人在路上,周砚打了几声招呼,便带着何志远在老宅门前停下,「就这了。」
    何志远把车停好,周砚当先往虚掩着门的院子里走去,一边喊道:「奶奶!」
    「进来嘛。」堂屋里传来了老太太的声音。
    何志远和小李跟着进门,院子收拾的很乾净,角落里搭了个鸡棚,听动静应该养了不少鸡丶
    鸭丶鹅。
    一进堂屋,抬头便瞧见墙上挂着两块「一等功臣之家」的红底金字牌匾。
    两人的神情顿时肃穆了几分。
    黄琛跟他说了老周家一门双一等功臣的事迹,当时只觉得家风忠烈,看到这两块牌匾的时候,
    扑面而来的压迫感,顿时感觉不太一样。
    丈夫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小儿子在对越反击战中重伤归来,功勋卓着,令人钦佩。
    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块牌子的重量,不言而喻。
    一个身材瘦削,但腰背笔直的老太太提着暖壶从厨房出来,看着三人笑着说道:「来了啊,都坐嘛,不用客气,我给你们泡杯茶。」
    「您客气了。」何志远看着老太太说道,脸上多了几分钦佩之色。
    「一块是我爷爷的,一块是我小叔的。」周砚给二人介绍道。
    「功臣之家,实至名归。」何志远由衷感慨道。
    「保家卫国,他们都说是应该的。」老太太抬头看着两块牌匾笑了笑,「也确实是应该的,不然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过。」
    何志远和小李坐下,周砚把猪蹄放在桌上,过来帮着端茶道:「奶奶,给你带了个卤猪蹄。」
    「要得,那我晚上又不用做饭了。」老太太笑着点头,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看着何志远和小李道:「你们是记者?」
    「张老太太您好,我们不是记者,我是《四川烹饪》杂志社的副主编何志远,这位是助理小李。」何志远面带微笑的自我介绍道,「今天登门造访,是想要采访您经营张记卤味的经历和传承,做一期关于卤味传承背后的故事专访。」
    老太太笑盈盈道:「周砚说上你们杂志的都是大师,我一个乡下老太婆卤个卤菜,也能上?」
    「我们今天中午是在周砚的饭店吃的,吃了卤素菜和卤牛肉丶卤猪头肉,味道太巴适了,是我吃过最好的卤味。」何志远一脸认真道:「周砚的手艺是从你这里传承下来的,您自然当得起卤味大师之名。」
    「看来周砚也没有胡扯。」老太太微微点头,「那你想知道啥子,你就问嘛,我要是记得起就跟你摆。」
    『要得。」何志远面露喜色,老太太性格倒是极好,太配合了。
    之前遇到过一些老辈子,牛脾气,怎麽都说不通,要是说急了,还抄起拐杖打他。
    不就问个配方嘛,又不是非得回答,打人就过份了吧。
    小李也是快速从布包里取出笔记本,取出两只钢笔摆在桌上,还把包里的墨水瓶拧开放一旁。
    以他的经验来说,自愿接受采访的老辈子都很能说,费人,费笔丶费墨水。
    何志远见小李已经做好准备,便开口问道:「老太太,您是从什麽时候学的卤菜,又是从谁的手中学得这门手艺的?」
    老太太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才开口:「卤菜的手艺是跟我老娘学的,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在做卤味,我老娘丶老汉每天卤一锅猪头和一锅素菜挑去赶集卖。
    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从小就帮着削土豆丶藕,再大一些就刮猪毛丶洗肥肠。
    我老娘说这手艺是她老汉传给她的,我外公以前在蓉城大官家里头当大厨,是当时蓉城有名号的红案大师。
    后来世道动荡,生存艰难,我外公违背祖训把卤味秘方和制作方法教给我老娘,我们一家才靠着这一锅卤味活了下来。
    后来老娘把手艺和秘方也教给了我,十八岁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周毅,我嫁到了苏稽...
    周砚坐在一旁安静听着,老太太的语调颇为轻松,和小李刷刷的笔触声交相呼应。
    狸花猫趴在一旁的椅子上,打着轻鼾。
    老太太讲了一些刚到周村的事情,这些是周砚之前在她的记忆碎片中没有看到的。
    「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周毅老汉给他分家,分给我们的土夯房墙上满是缝缝,屋顶也全是洞,
    一到下雨天,外头大雨里头小雨,风穿堂而过,日子简直没法过。
    但周毅勤快,杀牛之馀每天闲暇的时候就补墙丶修屋顶,快到冬天的时候终于把破房子修补好了。
    家里还是穷,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连棉衣都没得一件,我就想着做卤菜。牛肠丶牛肚这些边角料收拾收拾,用卤水一卤,大家都说味道好,说干就干。
    先在青衣江旁边卖,因为价格实惠,味道巴适,卖的还可以。
    积累了一些本钱,我就开始卤猪头,天天挑到苏稽石板桥头卖,生意越做越好,卤肉从十斤卖到二十斤丶一百斤,挑不动了,就买了头驴,弄了辆驴车——」
    老太太讲的不疾不徐,讲到生意日渐变好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到丈夫随军出川,眉头又不自觉皱了起来。
    后边的故事,周砚大多在她的记忆中看过。
    几十年过去,确实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总体来说,老太太的记性还是不错的,很多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
    关于嘉州饭店来进货的事,被她全部略去,只说会有一些嘉州的食客闻名而来。
    绝不背刺合作夥伴,老太太的底线还是相当高的。
    何志远不时提问几句,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大多数时候都是听老太太讲。
    这龙门阵一摆就是两个小时。
    小李将钢笔盖上,拧英雄牌墨水瓶盖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又是一万三。
    命真苦。
    何志远听得眼眶红红,颇为感动,开口道:「老太太,您这一锅卤味的传承,听得我泪包包都包起了!
    从您外公传承下来的这一锅卤水,养活了三代人,也成了一代苏稽人的美食记忆。如今传到周砚手里,正在成为新一代苏稽人的舌尖新宠。
    我能不能给你拍一张照片,如果到时候文章能上杂志的话,可以作为插图配文。」
    老太太整理了一下衣裳,点头道:「要得,你拍嘛。」
    「你坐这里就可以。」何志远取出相机,往后退了两步。
    老太太穿着一件素净的蓝色斜襟布衫,坐在堂屋的上座,神色平静而从容,身后挂着两块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旁边挂着周老爷子的相片。
    何志远按下快门的时候,眼眶里含着热泪,
    这不止是一锅卤味,而是将这个大家庭紧紧系在一起的纽带,带子就在老太太的手里。
    收起相机,何志远看着老太太说道:「老太太,回头照片洗出来了,我寄给周砚,让他交给你。等杂志发行了,我也给你寄一本。」
    「要得,辛苦你们。」老太太点头,面带微笑将他们送出门。
    「何主编,需不需要我奶奶卤一锅卤味?」回去的路上,周砚问道。
    「不用,老太太说了,你的卤肉和卤素菜比起她丝毫不差,何必再让老人家辛苦一阵。」何志远笑着摇头,满脸感慨道:「周砚,你对人物的选择太敏锐了,这绝对是我今年采访到的最好的故事之一,比起孔派的传承也是丝毫不弱。
    家国情怀为底色,又体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四川女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锅卤味不仅是苏稽人的美味记忆,也是奉献精神的传承。」
    「何主编总结的太好了。」周砚连连夸赞,何志远升华主题的水平是比他高不少。
    挺好的,立意越高,越容易上杂志。
    小小苏稽,连着有人上杂志,还都和他有关联。
    立意要是不够高,怕是很难让人信服,
    何志远看着周砚道:「要不你再带我去看看你哪位姨婆?我倒是颇为好奇,在这苏稽如何做出这等正宗的西坝豆腐。我想做一点采访作为补充。」
    周砚抬手看了眼表,无奈摇头:「何主编,不好意思,我现在得回去为晚上的营业做准备。刚好明天下午我打算带我姨婆去看看腿和眼睛,到时候你们二位跟我同去?
    或者明天早上,你们可以去石板桥头找我老表,他每天早上都在石板桥头卖豆腐,豆腐摊上立了个『无声豆腐」的招牌,很好找。你们要是时间紧张,可以直接去找他,我给你们写张纸条,让他带你们去家里采访。」
    何志远点头:「要得,我们明天下午要回蓉城,你没得空,那就我们自己去找嘛。」
    周砚停下车,掏出帐本和钢笔,简单写了几句话,撕下来递给何志远。
    回到镇上,两人在石板桥头分别,周砚回了饭店,何志远他们则往招待所的方向骑去。
    「主编,老太太这一篇,你有把握见刊吗吗?她毕竟不算专业厨师。」小李好奇问道。
    何志远笑着问道:「小李,什麽才算专业厨师呢?」
    小李认真想了想,「至少也是在饭店后厨干过几年,或者拿到认证的厨师级别吧。」
    「狭隘了。」何志远摇头,「只要能做出让大多数食客觉得美味的食物,那就是专业厨师。让大多数客人吃得满意,吃的高兴,才是评判一个厨师是否专业的标准。」
    「张老太这卤味的手艺,在凉菜师傅里边那就是一等一顶尖的存在,师承清末的川菜大师,家传的手艺,传到第四代,周砚还有这等水准,说是嘉州第一卤,那也是实至名归的。」
    「就是如今的周砚,抱着他这一锅老卤水上蓉城,哪家饭店不抢着要?」
    小李听完连连点头,「主编说得对,是我狭隘了。」
    周砚骑着车回到饭店,便看到黄莺和黄兵兄妹俩正在饭店门口跟周沫沫玩。
    「锅锅!」周沫沫瞧见周砚,立马开心地跑了过来。
    俩人也是笑着起身招呼:
    「周老板。」
    「砚哥。」
    「今天晚上怎麽来的这麽早?开门还要有一会呢。」周砚揉了揉周沫沫的头发,看了眼手表,
    刚好四点半。
    「这不是看你上杂志了,特意来找你签名的嘛。」黄莺拿出两本杂志,往周砚面前一递,笑盈盈道:「来吧,周老板,给我签个名。」
    「我又不是作家,也不是明星,一个厨子签什麽名?」周砚看着两本杂志笑道。
    「跷脚牛肉上了杂志封面啊!还有两页专访。砚哥,你也太谦虚了!你以后肯定要成名厨的。」黄兵笑着递上一本杂志,笑容谄媚:「给我也签一本,你字好看,再给我写一句话嘛,就写:包谷雪,我一定会经受住你的考验,成为你最忠诚的战士!」
    周砚:「啊?」
    黄莺:「喷!黄兵,你好恶心啊。你出去别说是我哥啊,我感觉好丢人啊。那什麽包谷雪就钓你玩的,除了要钱就是要礼物,你还真上头了啊?」
    「你不懂,雪儿她不一样。」黄兵一脸无所谓:「再说了,钓鱼怎麽了?要是每天都钓我,那和爱我有什麽区别?」
    周砚取下口袋上别着的派克钢笔,刷刷签下自己的名字,伸手拍了拍黄兵的肩膀道:「兄弟,
    别听那娘们说什麽考验你,记住了,在我们国家,只有党和人民才有资格考验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木叶:宇智波的绝对正义 这个Bug太棒了! 我以力服仙 神级插班生 身份被偷后,住在短命反派手机里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死灵法师在末世疯狂屯兵 一心退休的我却成了帝国上将 白夜浮生录 寒门宗妇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宗门崛起:我是修仙界最持久的崽 魔王大人深不可测 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 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 重生嫡女赴凰途,鸳鸯袖里握兵符 全能主角导师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