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02章三郎回归(第1/2页)
连续在竹溪旁忙了五天时间,溪水都被抽下降了一层,终于是把全村所有的旱地浇灌了一遍。
即便如此,不少村民心中还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是赵清虎,也下意识常常抬头看天。
老天爷再不下雨,今年真的要旱?
竹溪水可以保住沿岸的田地,可一旦真的旱了,最怕的就是大旱之后的大乱。
若是小满之前老天爷都不下雨,就他们绿竹村这些冬小麦,至少还需要全面浇灌三次。费时费力,还会减产。
泥土干旱,水蒸发很快的。
村里面不少人已经开始上山,给老祖宗们送贡品了。
好在,老天庇佑,立夏过后,四月十二日,晴天一声霹雳,惊颤人心,而后便是狂风暴雨倾盆而下。
站在屋檐下,看着雨打玉兰,赵清虎吐出一口浊气。
下雨了,这一场及时雨,给了足够的水量,至少冬小麦的收成得到了保障。
“爹,风大,你还是进屋吧。”
赵清虎依言进了大厅,见二郎脸上也终于有了笑意。
“我看秀儿这几日胃口不太好,有让王老头来看看吗?”
二郎摇头,随即凑到了自家老爹耳边,低声嘀咕了一句。
赵清虎眨了眨眼睛,“这种事情,更应该请大夫来看看啊。”
二郎难得脸红,“那等雨停了我去请王爷爷过来看看。”
赵清虎点头,两个小年轻,办事就是不牢靠。
秀儿的葵水已经一个月没来了,怀疑是怀上了,可又不敢确定,让二郎再等等看。
这憨憨,竟然也老老实实瞒着。
若不是自己,看秀儿这几日胃口不太好提了一嘴,小两口还真打算确认了再说?
这种事情,你们又没经验,怎么确认啊?
大雨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水量很大,赵清虎家的院子里面,都有一些积水了。
不少村里人往竹溪跑。
夏日暴雨,又有大鱼回游,是捕鱼的好时候。
赵清虎则是打发二郎去请王三爷过来。吴树根带着几个长工,带着工具往竹溪去了。
老爷子刚摸上秀儿的脉搏,便面露喜色。
“是滑脉,有两个多月了。”
“太好了!”
二郎兴奋了,他也要有孩子了。
赵清虎也开心,新进门的儿媳妇才半年就有了好消息,家里即将添丁进口,这是好事情啊。
他的大孙女,小宝贝很少出房间,自己想要稀罕稀罕都要碰碰运气。
孩子太小,还需要长一长,等满了一岁,就能在家里面到处倒腾她那两条小短腿了。
现如今,才刚刚学会在床上乱爬。
如今,又要迎来一个小生命,任何让人不开心。
送走王三爷后,赵清虎找来谢娘子,叮嘱她要注意秀儿的饮食。
女子第一胎,都会害口的。
他家虽然没有女主人,可谢娘子、宋婆子还有张娘子,都有生产经验,自然懂这些,叮嘱她们用心关照下,能让秀儿好过许多。
“你还傻站着干嘛,快去把好消息通知你岳丈家。”
见二郎就在一旁瞎兴奋,赵清虎恨铁不成钢骂了一句。
二郎回神,连忙就往外跑了。
很快,王如虎夫妇两个就登门了,还带来了一只老母鸡,还有一篮子鸡蛋。
“亲家,恭喜恭喜!”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
王母跟赵清虎打了个招呼,便去房间看望秀儿了,肯定有一些体己话要说。
王如虎则是留在了客厅,跟赵清虎叙话。
“这个孩子来的太及时了,今天下了一场雨,冬小麦的收成保住了,这是双喜临门啊!”王如虎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2章三郎回归(第2/2页)
赵清虎点了点头,的确是双喜临门。
“亲家留下来,中午我们喝一杯,开心开心。”
“好!”
秀儿怀孕,让赵清虎开心了几日。
可等到了四月下旬,赵清虎的心情便开始有些沉重,时不时会往门口看一看。
差不多两个月了,按照他的估算,三郎应该要回来了。
之前一狠心,让三郎自己去撞南墙。
如今,即将有结果出来,他这个老父亲,还是有些担心的。
以三郎的性格,不至于被这一次的挫折打垮,可毕竟是一道坎啊。
终于,四月二十五这一日,三郎回来了,从外面走回来的,冒着细雨,双脚全是泥水,满身狼狈回来的。
父子二人,隔着雨幕对视,三郎张嘴似乎是想要喊一声“爹”,却没能发出声音。
“哎!”
赵清虎叹了口气,一把拉过自己的儿子,把他带回了家。
“先洗个澡,换了衣服再吃饭,谢娘子,弄一碗面条,卧两个鸡蛋,再煮一碗姜汤。”
进了家门,三郎才开口,“爹,我---”
“无妨,爹在呢,咱们慢慢说,儿子你先洗澡吃饭。”
今日细雨迷蒙,也就二郎还在家里,见到三郎如此落魄回来也是吓了一跳,连忙听吩咐,带着他去洗澡了。
等三郎洗了澡、换了衣服,吃了一碗鸡蛋面,整个人才缓了过来。
二郎也心疼自己弟弟,一直在旁边盯着,大郎也从豆腐坊赶了回来。大丫带着几个萝卜头过来关心,被赵清虎打发回去了。
三郎收拾了心情,才把府城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
豆腐店的生意原本很好的,有不少客户,都订了早上的豆浆跟豆花送货上门,顺便也定了一些其他的豆制品。
可不到半个月,其他五家豆腐坊,也开展了同样的业务,而且价格比自家便宜。
大量客户流失,豆腐店的生意明显下降了不少。
后续,连豆干、腐竹也都被制作出来了。
另外五家豆腐店,几乎是同时降价,甚至有一些谣言传出来,说他们家的豆腐不干净。
豆腐店的生意一落千丈,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仅仅就是一个多月时间。
三郎愁都愁死了,还是王三按照赵清虎的交代,跟三郎说了。
三郎这才冒着雨回来了。
这一次他们家投入可不小,在府城内开一家豆腐坊倒没什么,选址不用在闹市区,找一个偏僻宅子也就是一百多两银子。
可那店铺,可是足足花了三百两银子。
加上人工、牲口、原材料,算一算成本跟利润,根本没赚什么钱。
赵清虎听完后,拍了拍三郎的肩膀。
“已经很不错了,比爹预料的要好很多。”
赵清虎没说谎,三郎毕竟还维持住了一些客户,而且,没有跟风降价。
至少,没有亏本。
三郎的确有做生意的天赋。
“现在豆腐店谁在管?”
“爹,我在府城雇佣了一个账房先生,我回来后事情都托付给他了。”
“好,你给他写封信,托人带过去!让他维持住现状就好,不用做什么改变。下个月,爹带你去京城,顺路去一趟大庆府,处理豆腐店的事情。”
“爹,我---”
三郎还是想要回府城,此外,他想听一听老爹给他分析分析原因,似乎老爹早就看出来了,在府城开豆腐店会亏本。
可惜赵清虎没满足他这个愿望。
“你跟着爹,这几天爹有事情交代你做。”
“好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