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女市长的男大秘> 第874章 突破重围

第874章 突破重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个月后,科技特区建设动员大会在江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能容纳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科研机构负责人济济一堂。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巨幅标语:“打造东方硅谷,引领科技未来”。
    张卫东站在全息投影台前,身后是动态展示的特区三维规划图。三十个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由虚拟交通网络连接,构成一幅宏伟的科技版图。
    “各位同仁,这不是普通的开发区建设。”张卫东的声音通过环绕立体声系统传遍全场,“我们要在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他轻点控制面板,投影切换成“天工”系统的模拟演示:
    ——量子计算中心如同大脑,通过分布式节点连接各园区;
    ——自动驾驶物流网络在地下管廊和空中走廊间无缝衔接;
    ——能源互联网实时调配风、光、核、氢等多种清洁能源……
    台下响起一片惊叹。苏省的一位厅长小声对同事说:“这哪是城市规划,简直是科幻电影!”
    “具体实施将分三步走。”张卫东调出时间轴,“第一年完成‘硬联通’,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第二年实现‘软联通’,打破行政壁垒,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科创标准;第三年聚焦‘心联通’,形成全球顶尖的创新文化氛围。”
    突然,投影切换成实时视频连线。大长老的面容出现在大屏幕上:“同志们,科技特区是国家战略,中央将给予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全场起立鼓掌。大长老继续道:“即日起,成立科技特区建设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张卫东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直接对中央负责。”
    这个任命让在场所有人震惊。年仅26岁的张卫东,实际掌握了这个国家级战略项目的最高执行权!
    如今的张卫东哪还有半点悠闲可言,会议刚刚结束,他便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闭门会议。
    “任务清单共有127项,我归类为9大工程。”他指着墙上密密麻麻的思维导图,“最紧迫的是人才工程。王哲,你负责的‘海归驿站’进展如何?”
    王哲调出数据面板:“已联系到327位顶尖学者,但80%对回国有顾虑,主要是子女教育和科研自主权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痛的现实问题。
    多少年来,国办的科研现状,真的让一些并不太了解国情的人宣传得一塌糊涂。
    所以,这个时候,决策者就必须拿出最大的诚意。
    于是张卫东当机立断。
    “准备三套方案。第一,与国际名校合办特区学校;第二,设立‘科学家自治委员会’,确保学术自由;第三,提供五年内科研成果免审计的‘信任期’。”
    方媛立即算出成本:“这需要追加48亿预算……”
    “批了。”张卫东毫不犹豫,“人才是核心资产。齐悦,你那边呢?”
    齐悦展示着产业地图:“首批入驻的87家企业中,有23家是跨国巨头。但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婉拒了M国几家科技公司的申请。”
    “做得对。”张卫东目光锐利,“特区要开放,但核心领域必须自主可控。特别是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只能与可信伙伴合作。”
    臧力力突然插话:“东哥,安全方面发现个隐患。有三家申请企业背后有境外资本,其中一家与林志伟的离岸公司有关联。”
    会议室瞬间安静。林志伟这个名字,总是与阴谋联系在一起。
    “继续监控,不要打草惊蛇。”张卫东冷笑,“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他们想玩什么花样。”
    深夜,张卫东独自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江城的万家灯火。身后全息沙盘上,代表科技特区的光点正在不断扩展,宛如一片正在形成的星河。
    这个浩瀚工程才刚刚开始。
    然而,社会上对于长三角的非议,也是甚嚣尘上。
    毕竟,这个决策还没有得到过足够广泛的讨论和论证,在许多人看来,这个项目,简直就是领导人拍拍脑袋就搞出来的东西,严重缺乏可行性。
    另外,他们对年轻的张卫东担任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表示缺乏信心,认为中央领导让张卫东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决定,太过草率。
    科技特区建设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
    各大媒体、学术论坛乃至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这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
    《经济日报》头版刊发社论《长三角科技特区的战略意义》,盛赞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创举”;而《华夏周刊》则刊登知名经济学家的质疑文章《警惕科技大跃进》,文中直指特区建设“贪大求全,脱离实际”。
    网络上更是吵翻了天。某知名论坛上,一条“26岁的张卫东能否扛起万亿级国家项目?”的帖子点击量破亿。支持者晒出张卫东在江城和新东省的政绩,称他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反对者则翻出他初中时的成绩单,嘲讽道:“一个中学物理不及格的人,现在要领导国家科技战略?”
    更激烈的争论发生在学术界。两院院士联名上书支持特区规划,认为这是“打破西方技术封锁的关键一步”;而部分高校教授则联署公开信,呼吁“科学决策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求公开特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股舆论风暴甚至波及国际。《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称“华国试图复制硅谷注定失败”;BBC则制作专题节目,讨论“科技特区是否意味着华国放弃市场经济原则”。
    张卫东的办公室每天都会收到成堆的来信。有热情洋溢的支持信,也有措辞尖锐的批评函,甚至还有夹杂着刀片的恐吓信。臧力力不得不加强安保,连张卫东的饮食都要经过三道检测。
    “东哥,最新舆情简报。”臧力力递上平板电脑,“今天又新增37篇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人才引进政策上。”
    张卫东快速浏览着屏幕:“说我们‘用天价薪酬哄抢海外人才,破坏行业生态’?笑话!M国挖走我们多少顶尖学者,他们怎么不说?”
    齐悦走进来,手里拿着刚出版的《科技前沿》杂志:“卫东,你看这个。”
    杂志封面是张卫东的巨幅照片,标题赫然写着《科技特区的“独裁者”——论张卫东权力过大的危险性》。文中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称特区建设领导小组“架空地方政府”,“所有决策由张卫东一人说了算”。
    “这个‘知情人士’,恐怕就是被调整出特区的某位领导吧。”张卫东冷笑着合上杂志,“齐悦,通知宣传部门,明天召开记者会。”
    次日记者会现场火药味十足。
    “张主任,有学者质疑特区建设未经充分论证,您如何回应?”
    张卫东面带微笑:“我们聘请了全球顶尖的智库做评估,报告长达1200页。考虑到涉密内容,只公开了摘要。欢迎提出具体质疑,我们逐条解答。”
    “国外媒体称这是‘面子工程’,您怎么看?”
    “等三年后特区初见成效,他们自然会改口叫‘华国奇迹’。”会场响起一片笑声。
    “据说您否决了多位院士的项目申请,却批准了自己夫人公司的方案?”
    现场瞬间安静。这个尖锐问题直指利益输送。
    张卫东神色不变:“首先,我妻子齐悦已辞去盛世科技所有职务,完全回避特区相关业务。其次,”他调出一组数据,“获批的187个项目中,有42个来自民营企业,且全部经过国际专家盲审。需要我公布评审过程录像吗?”
    提问的记者讪讪坐下。
    记者会结束后,张卫东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大长老的专线电话:“看了你的直播,应对得不错,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林志伟背后的势力开始行动了。”
    与此同时,境外某情报中心。
    “启动‘猎鹰计划’。”阴影中的男人下令,“不惜代价阻止科技特区建设。重点盯住张卫东的软肋——他的家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重建修仙家族 小姑奶奶三岁半,专治不肖子孙 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龙藏 一首原创开始,把路人捧成天后! 重生年代:开局拯救绝美大姨子! 激荡1979! 灵笼:我从久川来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热血传奇之成就加点系统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我一个孟婆,你让我验尸? 忽悠华娱三十年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从箭术开始修行 军工科技 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灵魂扳机 高中生侦探,我吗?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