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在大魏天团当野王> 12、宴会之后

12、宴会之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这句询问,李儒不由皱了皱眉。
    但这话名义上是在询问董卓,不管李儒是什么想法,都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插话,只能垂袖而立,等待董卓的反应。
    董卓正沉浸于心中的猜忌,把吕布的每一个“可疑之处”都翻来覆去回想,冷不防听见这没头没脑的一句疑问,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良。
    不过因为荀启之前的表现,董卓对他并无多少恶感,此时倒也不计较他的打岔,只是略觉古怪地看着他一眼:“你问这个作甚?”
    荀启将目光投向李儒的所在,又极快地收回。
    “只是根据当下情状推想……由此及彼罢了。”
    说完,立即拘束地埋下头,似是因为意识到刚才所言唐突而有些不安。
    董卓越发莫名。但正是因为荀启前后不同的异常表现,更让他不由自主地多想了几分,推测其中的缘由。
    结合荀启似投向李儒的短短一瞥,与他那句“由此及彼”,董卓自然而然地想到不久前李儒与吕布的争执。
    战机瞬息万变,粮草调配自当由本军主帅做主。除非干系重大,随行军进程变动的粮草调配并不需要时时向中央报备。
    尽管还未完全想明白荀启问这件事的用意,但董卓想到了粮草调配的运作,再一想李儒方才的话,他隐隐感觉到了不妥。
    许多道理,董卓并非不懂,但多数人总容易被他人的话诱导,一叶障目,董卓也不例外。
    有了荀启的“提示”,董卓对吕布的不满减轻了少许。他对吕布仍有猜忌,却没有当着众人的面发作,原本觉得无所谓,准备一口答应李儒的话也在喉口转了一圈,被他咽了回去。
    他对李儒道:“行了,文优。我帐下那么多英才小将,你随便挑一个便是。”
    这其实等于变相拒绝了李儒的提议。
    董卓之所以改变主意,拒绝李儒,也正是因为荀启“不经意”的提示,让他意识到李儒那番话中存在的漏洞。若是在场只有他们几个人,董卓或许会顺着李儒的意,踩着吕布的脸面答应此事;可现在堂中坐着那么多文臣,若他点头应是,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李儒早
    在荀启说出“由此及彼”那句话的时候就已察觉不妙。他为了顺势打压吕布,没有顾忌场合,同时因为自负董卓和吕布会跟着他的摆布走,几乎没做多余的掩饰,张口就来。哪知那个叫“席斐”的小将三两句话就把董卓的思路引了回来。对于董卓的性子,李儒非常了解,一旦不能蒙蔽,那么他就一定会为了颜面拒绝他的请求。
    李儒暗道失策,更知道自己小瞧了荀启。
    哪怕对方说得再清楚一些,再多说一句话,李儒也有办法利用辩才将局势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哪知对方什么也不说明白,只语焉不详地说了两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附加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剩下的都让董卓自己猜。
    在对方约等于什么都没说的前提下,李儒就算想反驳也不能,反而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甚是憋屈。
    他能说什么?一切都是董卓自己猜的答案,就和他平时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让董卓自由脑补,由此猜忌吕布等人一样。而今不过是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自负而被将了一军罢了。
    李儒不动声色地藏好眼中的暗色,笑着作了一揖,主动退让道:“太师说的是。太师亲自训养的兵将,自与旁人不同。”
    不知有意无意,这话似也有着几分影射之意。
    不等董卓琢磨出味,李儒又看向荀启,笑着道,
    “原先的时候,儒总觉得席小将与一般兵将不同。虽未及弱冠,文识气度都不输于世家子弟,因此一眼相中……但既然吕将军不愿割爱,那便罢了。”
    董卓因为李儒的识趣,心中对他的那点怀疑差不多散了大半。可李儒的话虽然说得中听,话题又不可避免地牵扯到荀启与吕布身上,再次在董卓心中留下一道不浅的痕迹。
    荀启之前尚未想明白李儒关注针对自己的理由,后来发现他为吕布挖的坑,明白李儒之所以将话头直指向自己,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确实发现了什么,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想对付吕布,自己不过是用来打击吕布的一个切入点。
    所以,当李儒又开始扮演老阴阳人,暗指荀启身份不正常,荀启无比地心平气和,没有再多说别的话。
    反正他的目的
    已经达到,既躲过了和李儒一起行动的可能,又顺势帮了吕布,一石二鸟,倒也不必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而今日之所作所为,已足够惹眼,再多做引人注目的事,反而会招来祸端。
    荀启不搭理,吕布也忍怒不言,显得李儒像是在一人唱独角戏。
    李儒丝毫不觉得尴尬,但另一边不接招,他再多说什么反而刻意,只能作罢。
    这场暗潮汹涌的宴席,就这么诡异而和谐地结束了。
    宴会后,吕布领着亲卫回到府上,单独留了荀启。
    吕布曾经做过主簿,并非目不识丁、不通人情之人。他知道荀启冒着惹怒董卓的危险提出询问,是为了替他反驳李儒的毁谤,虽未直言道谢,但对荀启更亲厚了一些。
    较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当谈及涉密话题时,吕布不再刻意避开,而是选择性地挑了一些,与荀启共同商讨。
    在荀攸案件得以重审的第三日,吕布找来荀启:
    “若太师有意招你入麾下,近身保护……”
    一听这开头,荀启立刻放下筷著表明“忠心”:“将军于我有知遇之恩,我如何能离之?”
    吕布道:“我不过一赋闲之将,你在我门下领虚衔,食薄禄,远无出头之日。若能入太师麾下,则……”
    荀启摇头道:“将军莫要再说,我心已决。”说罢,似有仓惶之色,“还请将军勿赶之。”
    吕布扶住荀启,制止他前倾的动作。
    “既如此,那便罢了。”
    话是如此,但对荀启的抉择,他明显流露出几分喜意。
    荀启一面应付吕布,一面思索这突如其来的一遭是怎么回事。
    总不至于是因为他宴席上表现得太抢眼,导致董卓突发奇想重金来挖……基本没有这个可能。
    还未等他想明白,耳边倏然传来吕布的下一句话。
    “有一人名为席启,你是否认识?”w,请牢记:,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落魄千金掉马后:各界大佬抢疯了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我在印度当老爷 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 最佳导演的诞生 天可汗回忆录 在璃月,做一个合法商人! 狱出天龙 官道神医 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人皇至尊 第一红人 暴富很难?我家超市通万界 盘龙,磁场转动 玄幻:血脉觉醒后,他一剑掌天下 菇真人 仙人就该是这样 吞噬天尊 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