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以上的疑问,根据现有的资料无法推断出相应的结果。
现在矩阵掌握的东西太少,也许……
“经过和其他旋臂文明的接触,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的不同。”
沈灵雪的思维核心显得有些兴奋,正在不停地跳跃着。
一想到要接触到其他旋臂的六级文明,一想到与其他文明的碰触,沈灵雪就止不住的兴奋。
面对兴奋的沈灵雪,方程沉寂了一阵。
因为沈灵雪说的没错,也许接触到银河系其他旋臂的文明,有助于矩阵更加的了解银河系。
有助于矩阵了解,为何器文明会在第一时间,受到其他旋臂文明的围攻。
也许这是统计偏差,但是万一那是银河系的传统呢?
这就不得不让矩阵思考了。
随着虫洞的开辟,矩阵对圆球状物体的探索,也正式大规模开始。
每天,都有数十万艘的飞船,进入到圆球状物体当中,探索内部的理化性质。
并且对圆球状物体内部的星球进行探索,同时也在寻找虫洞的踪迹。
根据探索的结果表明。
被圆球状物体吞噬的星体,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性质。
恒星依旧在闪耀,双星系统并没有遭受到干扰,甚至有些文明依旧在生存。
只不过因为文明等级的地下,那些被圆球状物体吞噬的文明,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星球,自己所在的恒星系已经被圆球状物体所吞噬。
此时他们依旧在小心翼翼的伸出触角,探索着这个宇宙。
与此前的矩阵非常类似。
虽然星球和恒星的性质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矩阵敏锐的发现了其他东西的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空间的尺度。
尺度变了。
这一点很好理解。
圆球状物体之前一直处于膨胀状态,所以能够吞噬外界的物体。
当圆球状物体一直膨胀的时候,这一点并不容易被察觉。
因为膨胀,所以物质被吞噬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出现在本应在原来空间的位置上。
但是,矩阵通过相应的手段,减缓甚至停止了圆球状物体的膨胀,到现在已经开始让圆球状物体收缩。
只不过圆球状物体内部的物质,并没有出现在原有的空间当中。
矩阵的飞升者科学家根据这种性质提出了两种假设,争论的不可开交。
但是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
问题的关键是,圆球状物体的边界在收缩,内部的物质并没有出现在原有的空间当中,而是继续在圆球状物体内部。
但是收缩的圆球状物体,导致边界势必会比之前小。
而现在,根据矩阵的观测手段来看的话,圆球状物体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间是没有变化的。
“圆球状物体的边界在回撤,但是我现在在此颗星球上,观测星球到恒星的距离,与此前观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有飞升者科学家在汇报着自己的观测记录。
“在我这里同样是这样,明明我们矩阵通过空间武器,让圆球状物体的边界撤退,但是在圆球状物体内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没有变化的,这一点非常的奇怪。”
自从虫洞被打开之后,悍不畏死的飞升者科学家已经大批量的进入到了圆球状物体当中。
试图在当中获得最一手的数据。
此刻,一众飞升者科学家正在虚拟矩阵中,探寻圆球状物体内部空间尺度的变化。
因为按照常理来说,圆球状物体吸收了如此之多的物质,在膨胀阶段。
那在收缩阶段,即便是圆球状物体不将吸收的物质吐出原有的宇宙空间当中,那至少空间中物质的距离会变近。
因为圆球状物体整体的空间变小了。
就打个比方。
有一个会不断扩大的袋子,这个袋子能够自动将接触到的物品装填到袋子当中。
物品与物品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改变。
这在袋子一直扩张的时候很好理解。
但是当袋子开始缩小的时候,因为袋子的边界约束作用,势必会将袋子边缘的物体,向袋子的中心拉进。
如此一来的话,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势必会缩小。
最终,当袋子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袋子当中的物体会挤压碰撞在一起。
这是最朴素的观念。
但是在圆球状物体内部,这种观念并不适宜。
现在圆球状物体是收缩状态,如果是收缩状态的话,那和上文提到的袋子理论应该是一样的。
因为圆球状物体边界的收缩,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势必会缩短。
但是……
现在通过飞升者科学家们的观测,圆球状物体内部,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改变。
引力也没有受到干扰,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运转。
但是,圆球状物体的边界确实回撤了。
对于这种现象,飞升者科学家们开展了激烈的探寻。
“这也许是空间尺度的变化,从而欺骗了我们的观测设备,让我们误认为距离并没有改动。”
“空间尺度是怎么变化的,我们怎么才能精准的定型空间尺度的变化,难道我们要依托圆球状物体内部空间的标准,制定一个修正系数,来修正我们在当中测量的距离吗?”
“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如何得到?我们现在是不是因为空间尺度的变化都搞不清楚,搞什么修正系数?”
“要我说,这是因为空间的褶皱,所以距离并没有变化,因为我们的测量手段都是依靠空间,当空间出现褶皱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方法进行探测,实际上我们行进的距离并不是直线,而是一直在褶皱的空间之上前线,只不过被我们误解成为了我们一直在直线前行。”
“放屁!如果空间真的出现了褶皱的话,那光线的传播势必会受到影响,但是在这里我们实验的结果,光线依旧在沿直线传播。”
“动动思维核心,光线沿直线传播,但是如果褶皱非常微小呢?我们对此无法进行观测。”
…………
飞升者科学家们吵的不可开交。
而另一发现,终结了飞升者科学家们的争吵。
因为在圆球状物体内部,一个虫洞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