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七十年代做大佬[穿书]> 第35章 035

第35章 035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爱军要结婚了,对象是县城粮站副站长家的女儿。
    沈煦不过是去运输队跑了个三天的小长途,再回来就听到全村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听说日子都定了。这不是过阵子马上要收晚稻了吗!抢收的时候人人都忙,没时间。所以婚事就放在了抢收后。”
    “呦,那也没多久了。最多也就二十来天。是不是急了点?你说这城里姑娘这么好,人家老子还是粮站副站长,结个婚不得怎么细致怎么来?匆匆忙忙的,能办得好?”
    “谁知道呢!指不定是向桂莲担心夜长梦多,怕这么好的儿媳妇跑了,想早点娶进门呢!”
    “这倒说得对!那些城里姑娘谁不是眼睛长在头顶上,哪瞧得上咱们乡下汉子。你瞅瞅,咱们村这些小伙子。刘建设有他爸做着村支书,他大姑嫁去城里,还是棉纺厂的工会干事;周明友老子是大队长,大哥是军人,姐姐是大学生;他们娶得上城里姑娘?
    还有三子,三子多能耐的人,别的不说,就说咱们这辣椒油。你们见别个村谁一个人能弄出副业,带着整个生产大队发家致富?前头有印刷厂的工作,后头还能进运输队。往前数十几二十年,你们见过几个像他这么本事的?就这样,都没娶上城里姑娘。
    他周爱军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能和粮站副站长家的姑娘看对眼。向桂莲还不得加把劲早点把两人的事给办了!过了这村可没这店!”
    “可不是吗!不只如此。听说那姑娘还有不少嫁妆!本来是要打三十六条腿的。可是时间急,那边一下子找不到好木材。就换成了缝纫机。
    周家老大老二都会做家具,家里头的东西都是去年盖房子的时候新打的,这三十六条腿还真没必要。缝纫机就不一样了。咱们村如今除了大队长家,谁有缝纫机?那玩意儿费票不说,还要三百多块呢!”
    “呦!那周爱军这不是娶了个宝贝回来?怪不得向桂莲要动作快点呢!”
    刘大花扯着嘴角冷笑,“向桂莲想早点把人姑娘娶回来,也得姑娘家愿意啊!粮站副站长家的姑娘,还带着这么个大件的嫁妆,能愁嫁?别说咱们乡下,城里多少干部家都愿意娶。这么着急进门,姑娘家父母居然没意见,怕不是这中间有事,又或是这姑娘有问题!”
    话音刚落,一把稻草砸过来,“刘大花,闭上你的臭嘴!不会说话就别说,没人把你当哑巴!你说谁家姑娘有问题!合着你就是看不得我们家爱军好是吧?我们家爱军招你惹你了!他长得好,还上过高中,又在城里工作,人家姑娘跟他是同学,两个人本来就认识,看上他有什么稀奇?”
    向桂莲举着柴刀来势汹汹,“你再敢说一句,看我不砍烂你的嘴巴!”
    “我就说了怎么着!还砍烂我的嘴巴?有本事你来啊!谁怕谁!我说的合情合理!说什么是同学早认识!这姑娘怕不是早就和你们家爱军勾搭上了,现在结婚是想要遮丑吧!”
    被直接戳中了真相,向桂莲恼羞成怒,柴刀砍了过来,“你看我敢不敢!我让你说,让你败坏我们家爱军的名声!”
    一个追,一个躲。
    刘大花半道找了根手臂粗的木棍转身打回去。
    眼见两人真干起来,说不好就得见血。众人这才七手八脚上前,一半人拉向桂莲,一半人拉刘大花,好劝歹劝,把两老太太劝回了家。所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皆是松了口气。倒是谁也没把刘大花脱口而出的话放在心上。
    两人不对盘,人尽皆知。之前因着沈煦出息,刘大花几乎天天拿这事去给向桂莲添堵。如今周爱军得了这么一门好婚事,向桂莲自是要走遍全村,让每个人都知道。也是有扬眉吐气,扳回一局的意思。
    刘大花哪能干看着,唯有鸡蛋里挑骨头,变着法子挤兑。
    两老太太,那是谁也不服谁。
    向桂莲憋着气,誓要把这场婚事办得轰轰烈烈,让刘大花看看!
    转眼至了十一月,天气渐凉。地里的稻子成熟了,颗颗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季。
    手里头辣椒油的单子刚做完,村里人便紧锣密鼓地又参与到了收割的行业中。等把公粮交上去,各家粮食也都领走的第三日,便是周爱军与方佳佳的婚礼。
    时下结婚可不像二十一世纪,还讲究走红毯宣誓言换戒指,惯常是一对新人敬杯酒,说两句话就完了。向桂莲为了面子好看,也是不想周爱军在岳家露怯,请了周大海做司仪,刘金水做主婚人,搞得还挺像那么回事。至少看着很气派,羡慕得不少。
    宴席还没开始,周家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那架缝纫机就摆在厅堂正中间,除此之外,还有八铺八盖十六床棉被,洗脸盆漱口杯热水瓶等带着喜字的一整套,都是方家带过来的嫁妆,满满当当。
    “瞧见没!这回向桂莲可没说大话,真是缝纫机!”
    “向桂莲这心思,就放这摆着,生怕搬进屋别人看不到呢!”
    “那是当然,这玩意全村就两台。她不得显摆显摆?”
    “显摆是真,但我瞅着怕也是故意给刘大花看的!”
    人群里,向桂莲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拿眼睛瞧刘大花,眸中全是嘚瑟。刘大花冷嗤不断,剜了她一眼,没做声。
    叮铃铃,叮铃铃……
    屋外传来声响,刘大花站在这怎么看怎么不得劲,转身一出门便瞧见沈煦和周明友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从前方过来。
    刘大花故意提高了分贝,“三子和明友来了!这自行车哪儿来的,看着像是新的!”
    沈煦笑说:“刚买的!大花婶,你瞧着可还行?”
    刘大花凑上前摸了摸,“呦,还是凤凰牌呢!”
    目前自行车的常规款式,二八大杠,凤凰,永久都是响当当的名牌。
    此时挤在周家的人也都出来了,纷纷围上去,“这可花不老少吧?”
    沈煦伸出一根手指,又比了个八的手势。
    刘大花深吸了一口气:“一百八?”
    她瞥了眼周明友:“这也是买的?你们还一人买一台呢?”
    周明友:“大花婶,我爸经常要往公社和县里去办事,村里的牛车城里好多地方没地栓,有辆自行车方便些。本来早要买的,这不是没票吗?我大哥之前寄过来的工业票全省下来买缝纫机了。
    我爸说有缝纫机,我妈和我媳妇做衣服快一些,还能接点城里的活。自行车就是个图他一个人方便省力的,就排后头了。这不,现在终于又攒了些,今儿就买了。”
    周大海家大儿子在部队有津贴,钱和票都不少,他们家条件好,买得起。刘大花啧啧两声,“那要买到手也不容易。供销社每回就进那么几辆,刚放出来就没了,得抢!”
    周明友笑着指了指三哥,“大花婶,这回容易,不信你问三哥!”
    看来这里头还有门道呢!大伙儿都好奇起来。
    沈煦也不卖关子,直接说:“我们运输队走南闯北,供销社进的货好些都是靠我们运的。前阵子我们队三辆车跑了一趟海城,供销社定了不少东西。我得到信就和同事说好,让他给带两辆回来。”
    刘大花哎呦一声,“怪不得呢!我记得供销社凤凰牌的得一百九!你们这便宜十块钱!”
    “不只,还便宜了几张票。直接从自行车厂拿的货,我们这条路线跑得多,经常给人提货,跟车厂的人都熟了。借供销社的单子,多要一两辆不是难事。
    本来是不要票的。这不是让人家帮忙费人情费工夫,本来钱上头就少了,再不给票,我们也不好意思。就象征性给了点。两辆自行车,才花一辆的票。要不然大花婶觉得我哪来这么多票,我那份还是借的大伯的。”
    别人听得羡慕,可也只是羡慕。毕竟就是不要票,一百八十块钱,他们也买不起。刘家咬咬牙倒是可以。刘大花双眼放光,“三子,你这运输队还有这样的好事?那改明儿能不能麻烦你给婶也弄一台?你金水叔跟大队长一样,也是时常要往公社县里跑的。”
    “成!婶,这算什么事!哪谈得上麻烦不麻烦。就是我们这回要了两台,不好再弄。毕竟咱们运输队还有这么多人呢。再说也不是次次都能拿到。你要是不急的话,可以等等。最多再过一两个月我就能跑大长途了。等轮到我跑海城,我亲自去车厂给你选,你看咋样?”
    “有你亲自选,那当然好!成,我等!”刘大花眼珠转悠了一圈,瞄向屋内探头的向桂莲,“三子就是出息!都说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三大件。这自行车也不必缝纫机差。”
    “是不差!不过……”人群里有人嬉笑,“刘大花,三子也是周家人,怎么你说得好像他是你儿子一样!”
    向桂莲从屋里出来,“可不是!又不是你儿子,有本事你拿你自己儿子来比!拿我儿子比什么!”
    刘大花半分不落人后,“呦,这会儿知道是你儿子了!三子有你这么个老娘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你还好意思说呢!三子确实不是我儿子,但只要他愿意,我乐得认他这个干儿子。我保管好好对他,比你强上一百倍!”
    “你!”
    向桂莲撸起袖子上前,眼看就要掐架,周大海老婆赶紧拉住,“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里头新人都准备好了,还等着给你敬茶呢!你这会儿跟她闹,像话吗!就不怕搅乱了爱军的好日子?”
    提到周爱军,向桂莲再不情愿也得将这口气咽下去,眼神淬着毒一般看向沈煦,“合着现在是真出息了,有好东西也不知道想着自家,尽顾着外人。”
    向桂莲盯着自行车,恨不能抢过来。这要是给她们家爱军多好!心里头在想要,却没上手抢。身边这么多人在呢,她吃过几回亏,也长了记性。别说刘大花在,就是没刘大花,其他人也不会让她如愿。
    向桂莲越看越觉得气不平,她不觉得沈煦能耐,只觉得他运道好。这么好的运道怎么就没落在她自己儿子身上呢?
    沈煦笑眯眯看着她,只回了一句:“大伯家怎么能是外人?”
    这话说得不错。向桂莲张着嘴,硬是说不出是来,她大嫂周大海婆娘可还看着呢!只能说:“你臭显摆什么!自家兄弟结婚,也不知道你这是来道喜的,还是来砸场子的!”
    “自然是来道喜的!”沈煦从自行车后座拿出贺礼,一大块肉,起码三斤。
    村里结婚摆宴,乡里乡亲一般是家里有东西的拿点东西,或是抓一袋野蘑菇、或是红枣、或是鸡蛋,没东西的也就随个三毛五毛。兄弟姐妹间拿的多点,也不过一块。两块都是顶天了。沈煦手里的三斤肉挺肥,起码三块钱。
    这么大方,不是贺喜是什么?谁家砸场子还白送三块钱肉?
    在场没人说得出这话来,皆在私底下议论三子厚道。想想这几个月发生的事,就周家待三子的态度,三子还能拿这么重的礼上门贺喜,实属难得。对比之下,显得向桂莲这边一家子更无情了。
    沈煦敛眉低笑。谁让他空间别的不多,就粮食多肉多呢!反正是现成的,白买一堆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向桂莲面上神色微变,接过沈煦手里的肉直接进了屋,都不带招呼的。
    还是刘大花拉着沈煦找了张桌子坐下等开席,“你也别去前头那桌了,瞧你娘这脸色,那边能有你的位置?”
    他是亲人,坐席该是在另一处,和乡亲不同。
    沈煦无所谓,顺着她的话应了。
    刘大花又说:“三子,那自行车好是好。可你也得省着点。婶知道你运输队的工资高福利好。可你才去多久,这些日子工资全加一块也买不来吧?
    分家的时候那四百块还有剩吗?田松玉也不说说你。你有这钱,不如存着再盖座好点的房子。就你现在住的那土砖房能比得上青砖大瓦房?”
    她虽经常拿沈煦挤兑向桂莲,这话却也有几分真心。
    “婶!我晓得嘞!等明年,明年我一定盖房子!”
    现在盖也不是盖不起。这些日子出车,沈煦基本已经熟悉了周边几个县城的情况,连带着将空间里的粮油销了一批,又有几百块到手。盖房子足够了。但他分家至今半年都没有,这又是给孩子买奶粉麦乳精,又是自己买自行车的。步子不能迈太大,容易惹人怀疑。
    正说着,里头已经开始了。周大海和刘金水各说了一回话,然后新人敬茶,接着就是开席。
    席面六个菜,也就一个见着有荤腥,但即便是这样,在乡下也已经很不错了。
    吃过饭,众人渐渐散去。向桂莲开始收拾残局。
    周双莺趁人不注意,在灶房夹了些残羹冷炙,悄摸摸往牛棚去。
    钱则仁没接,反而递给她一小袋红薯。
    “你这碗里菜不少,还有好些肉呢!家里人不知道吧?快拿回去!即便今天你家办喜事,东西多。但这些东西你奶心里大概也是有数的。赶紧送回去,别叫人发现了。以后别这样了。这袋红薯你拿着。”
    周双莺睁大了眼睛,钱则仁不是已经接受她的好意了吗?她亲眼看到他吃下红薯的。
    虽然自那以后,她就没能找到机会再送东西过来,紧接着又受了伤,除了上学,就一直在家养着。好容易等脸上的疤淡了,能出来吹吹风,向桂莲也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什么,把食物看得更紧了,红薯土豆也搬去了自己屋。她更加没了机会。
    以至于到现在也就给了钱则仁那一个红薯,不过前些天,她偶尔过来问候几句,钱则仁看她的眼神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冷漠。她本以为他对自己已经改观,今天终于找到机会,再度来献殷勤,谁知……
    周双莺看着眼前的红薯袋子,神色微妙。
    这里头起码有五六个红薯。她心中突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只听钱则仁又道:“这些当是还你的。”
    数倍奉还,这是要就此了断这份恩义,两不相欠?
    “这季稻子收了,我们刚分到粮,不缺吃的。省着些总能吃到来年。往年也都是这么过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东西我不需要。当日的红薯多谢你。我记在心里。这些你拿回去,往后若是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可以应你一件事。不过以我现在的处境,怕是也帮不了你什么。”
    钱则仁明白,周双莺给的红薯对他和温学义来说,是雪中送炭。如果不是那个红薯,那天晚上,他们怕是又只能喝水熬过去,指不定还会再饿晕。如今即便还回去数倍,也是不能比的。所以他愿意给一份承诺。
    但周双莺显然并不满意这一个承诺。
    应一件事?上辈子钱则仁可是对刘萌事事帮扶,还认了她做干孙女!两者能一样?
    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然而钱则仁态度坚决。周双莺咬牙,低着头,尽量不让钱则仁看出她脸上的不忿,好半晌,将这层不甘心不服气压下去,才重新抬起头来,又露出天真的笑容:“钱爷爷,老师说过我们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我不是要你回报才帮你的!”
    知道不可能让钱则仁再收下这些东西,尤其对方明说有粮不需要了。她再执意给反而会适得其反。周双莺接过红薯,“我听钱爷爷的话。钱爷爷,再见!”
    等走出一段路,周双莺才把脾气发出来,脚尖用力,将身边的石子踹出老远。
    老不死的,居然这么难搞!
    她咬了咬牙,眸中划过一丝阴狠!三叔那边现在是越过越好,压根没有她的用武之地。何况还没弄清楚三叔会不会和她一样也是重生的。她暂时不敢凑上去。目前能使力的也只有牛棚了。不行!她得再想个别的办法!
    ********
    牛棚。
    “那小娃娃这回居然没硬要你收?”
    钱则仁摆手,“人家才几岁,你也别把人想得那么坏。她还小呢。”
    温学义翻了个白眼,“我倒是没想着她有多坏,就是觉得她……反正总感觉让人不舒服。”
    钱则仁没说这种感觉他也有,只看着角落里另一袋更大的红薯发愁,“这个怎么还?”
    其实前阵子给他们送东西的除了周双莺,还有一人。就在周双莺给过他们红薯的次日清早,他们起床打开门,发现门口有一小袋玉米面,里头放着一张纸,写着:黑夜再长,黎明总会到来。
    当时正是黎明之际,天光破晓,第一缕曙光照遍大地。就这么一句话,竟是让他们泪流满面。他们出门找寻,却没寻到半个人影。
    正不知该怎么办时,看到纸张的背面还有一句话:
    这是替全国千千万万学生给的。他们一样等待着黎明,等待着恢复高考,等待着重新回到校园。他们需要老师,需要教育。所以请保重自己,好好活下去!如果收下这些让你们觉得心中有愧,那么请在往后的日子里善待每一个学生。
    此后,他们隔三差五总能在门口发现点东西。或是红薯,或是土豆,或是玉米,偶尔还会有肉。每次量都不多,显然是考虑到了他们的身份和牛棚的环境。
    东西少,体积小,放在门口角落里,不走近无法发现。便是发现,这么点东西也是他们可能拥有的,没什么稀奇,不至于遭人眼。就是碰上心肠不好贪财的,偷走就偷走吧,损失也不多。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牛棚里几个老不死都活着熬了过来。尤其是他和温学义。
    但这位恩人却从没有现身。导致他们特意留下想还给恩人的这一袋东西竟无法送出手。
    钱则仁想过,能写出这张纸条的,显然读过书。
    上水村依山傍水,虽然不算富裕,却比其他村子手头宽松些。尤其大队长和村支书都是受过教育的,明白教育的可贵,也致力于将这种思想传播给村中每一个人。
    因此,上水村读过书的人并不算少,即便没能读到中学,小学只要家里供得起,总会毕业。再加之还有知青。所以,想要靠这张纸找到背后之人并不容易。
    唯一的线索便是字迹,可他们并不认识村里人的字迹,也不能跑去把读过书的人家家里都翻一遍。
    但即便如此,这张纸,钱则仁依旧好好收着。
    一则想着万一以后有机会能寻到这位恩人呢?二则也是让自己记住,若真有那么一天,他能回城,回到大学,一定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以报今日之恩。,,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猎魔人:女术士才是最强装备 魔门败类 我功德无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离婚后,绝美女总裁带娃找上门 我大海贼,你说我刚出海? 说好全民争霸,你搞垄断什么意思 说了多少遍,踢球的时候要称职务 灵魂扳机 重明仙宗 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 技能无冷却?我化身亡灵天灾!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诡异复苏:我以戏曲请诸神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独步成仙 全职法师:血族始祖,血魔大君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穿成重点保护雌性后被迫修罗场了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