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养女送子> 0115

0115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贾敏来的时候,贾家只有一个满嘴白须的老大夫,她皱了皱眉,赶紧吩咐身边的丫鬟回去拿着林如海的名帖到宫里去请太医。
    林如海的名帖还是很有用的,也就半个时辰的时间,便从宫里请来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太医。
    贾家上下非常在意老太太,如今瞧着太医上门,总算松了口气。
    只是贾家之前请的老大夫给贾母把脉之后,说的是贾母偶感风寒,这位太医上门后,却说贾母是中风。
    中风可是了不得的大病!
    贾敏急得不行,赶紧催着太医给老太太开药。
    好在太医在这方面也确实有几分本事,先是拿出一盒银针给老太太针灸一会儿,暂时延缓了贾母的病情,然后斟酌许久,加加减减地,约摸一炷香后才终于确定了药方药材用量。
    他将药方交给旁边站着的贾珠:“贾大人还请尽快让人将药抓来,再加五碗水大火猛煎,等只剩下一碗药汁儿之后再熄火。”
    贾珠不敢停留,赶紧让人拿着药方去附近的医馆抓药。
    煎药这种事儿,贾府的下人都是做惯了的,很快就按照太医的要求将贾母的药给煎好了。
    喝完药,也就一盏茶的时间吧,贾母便醒了过来。
    她醒了,太医才将插在她头上的银针取下。
    贾敏立刻来到贾母床前:“母亲,您现在感觉怎么样?身体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有没有什么地方疼?”
    她噼里啪啦地问了一大堆。
    但……
    贾母张嘴之后,却只是发出了几道意味不明的气音。
    贾母说不出话了。
    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傻眼了。
    太医见状皱眉,伸手拍了拍贾珠的手臂,带着他离开了贾母的房间,两人一前一后地来到了屋檐下。
    刚站定,太医便直接开口:“还是救治得晚了一些。”
    贾珠吓了一跳,脸色瞬间变白。
    太医叹气之后开口:“老夫也拿不准老太太如今的身体如何,一切都要看今天晚上,老太太喝完药之后,病情是否会有好转。”
    贾珠颤抖着双手问道:“若是没有好转……”
    太医下意识看了眼还在房中的贾敏一眼,小声开口:“若是喝了药,仍旧一晚上都没有好转,甚至病情加重,只怕你们就要尽快给老太太准备后事了。”
    贾珠耳边雷霆炸响,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
    他虽然侥幸没有被牵连,也因为老太太的缘故没有因为母亲的死亡而丁忧,被皇帝夺情,仍旧可以在朝中为官。但贾珠如今也不过二十几岁,母亲死了,父亲被流放,姐姐死了,家也被抄了。
    如今最后仅剩的一位亲近长辈,也……
    贾珠此事情绪已经濒临崩溃,屋子里的贾敏同样好不到哪儿去。
    好在她身边还有鹤年与猫寿在旁边时不时说几句劝慰的话,又因为不知道贾母病情危险,倒是还能勉强维持情绪,没再贾母面前流泪。
    贾母自己却仿佛已经感受到大限将至,发现自己说不出话后,没有害怕也没有难过,反倒冲着贾敏露出了一抹笑。
    贾敏看着贾母的笑容,险些泪崩。
    醒来不久,贾母就发现自己半边身子不能动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不能动的是左边身体,虽然不能说话,右手倒还能勉强握住东西。
    贾母冲着贾敏一番比划,见她一直没明白自己的意思,情急之下,竟然吐出了一个还算清晰的“笔”字。
    贾敏会意,赶紧让人搬来一张放在床上吃饭用的小矮几,又让人拿来了笔墨纸砚。
    准备妥当之后,贾敏拿着毛笔吸饱墨,亲手放在了贾母的手上。
    贾母拿着毛笔,歪歪扭扭地写下几个字——
    将鸳鸯叫进来。
    之前贾家抄家,许多贾家用不上的,或是违法犯罪了,或是贪墨了贾家金银的下人,全都被发卖了出去,留下的下人大多是忠心耿耿,没有那么多偷奸耍滑心思的。
    鸳鸯虽然聪明,但对贾母非常忠心,且早已经发誓此生不嫁,所以即使贾家被抄,她也被贾家人给保了下来。
    如今她还管着贾母的私库,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多,里面的东西也不比之前的私库昂贵,但相较于如今的贾家,贾母的私库已经是贾家最富裕,也是好东西最多的了。
    鸳鸯在贾家的地位,自然也还算不错。
    不过贾琏尚在金陵,贾珠性情耿直,贾宝玉“视金钱如粪土”,鸳鸯虽然地位不错,但比起以前在荣国府的时候,倒还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今的鸳鸯变得非常沉稳,许是经历太多,已经失去了做少女时候的天真与活泼,变得沉默而可信。
    她走到贾母面前,低头恭敬地看着老太太写字。
    贾母见到鸳鸯过来,情不自禁松了口气,然后继续歪歪扭扭地在纸上写到——
    【你将钥匙保管好,等我死了,严格按照我的吩咐,将私库里面的所有东西分作十份……】
    写到这儿,贾母似乎有些累了,仰头倒在枕头上歇了一会儿。
    等她觉得差不多了,又挣扎起来继续写到——
    【贾珠、贾琏、贾瑶三人各一份;一份贾环、贾琮平分;一份探春、惜春平分,当嫁妆;宝玉两份;迎春一份,剩下的给敏儿。】
    坚持写完这些,贾母便倒在了床上一直大喘气,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
    旁边的邢夫人探头看到上面的字,眼睛亮了亮,心中满意。
    贾敏看得着急又心慌:“母亲您还有大把的时间,何必这么着急地安排自己的私产?这些您留下来养老不是正好吗?”
    贾母看着贾敏,微微摇了下头。
    贾敏上前:“母亲,您身体一向很好,吃完药肯定能恢复健康,您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躺下休息,不要管其他事了。”
    贾母想说,她能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力量正在以非常快速的,她完全阻止不及的,让她感到恐慌的速度在流失。
    但她说不出来,所以只能哀伤地看着贾敏。
    贾敏的心脏被巨大的恐慌攫取,对上贾母的眼神,几乎要说不出话来。她张了张嘴,舌头却尝到了一丝丝咸意。
    贾敏怔住,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脸,才发现在自己没有发觉的时候,泪水早已打湿了她的脸。
    贾母看着这样的贾敏满是心疼,她仿佛回到了母子二人初次见面的时候,那时候贾敏刚出生,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孱弱得被太医断定几乎不可能活过周岁的小婴儿。
    她的哭声细得呀,不仔细听都听不见。
    但她与其他婴儿都不同的是,别的婴儿刚出生的哭是干打雷不下雨,而她却是安静地流泪。
    当时贾母就想,这孩子长大了一定是个非常安静的姑娘。
    后来果然如她所料,敏儿长成了一个安静的小姑娘。
    她这一生都与其他人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就因为捡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儿,她这一生也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了。
    贾母敛下眼睑,微微叹了口气,在心里对女儿说了一声抱歉。
    然后,她再次提笔,在纸上写到——
    【敏儿,我知道小麒麟很尊重你这个母亲,我已经快走了,出了几个孩子,已经别无所求了……】
    贾母躺在枕头上,不停地喘着气。
    贾敏心绪繁杂,赶紧上前劝慰贾母:“贾家几个小辈都是有出息的,贾珠本就在朝为官,贾琏在江南的生意也做的风生水起,就连宝玉,虽然他不喜欢读书,最近不也开始上进了吗?”
    说着回头一看,直接让宝玉站到贾母面前,“宝玉你快给老祖宗发誓,你以后一定会用功读书,参加科举为贾家考回一个功名。”
    贾宝玉此时都已经吓傻了,他虽然性格与常人不同,却也不是真的傻,他很清楚,贾母就是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靠山,一旦贾母去后,自己定然不可能像如今一般逍遥。
    他站到贾母面前的时候,两只眼睛开始发懵,也没听清楚贾敏在说什么,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贾敏转头看向贾母:“母亲您瞧,连宝玉都已经懂事,知道上进了,您就安心养病,不要再……”
    贾母一把抓住贾敏的手,使劲儿摇了摇头。
    贾敏正要问,贾母便哆嗦着拿起笔,再次写起字来。
    这一次的字比前几次还要歪斜,若是不仔细辨别,几乎认不出她到底是写了什么。
    贾敏分辨许久,才认出贾珠两个字。
    她正要细看,旁边的鸳鸯开口:“姑奶奶,老祖宗的意思应当是,希望您能求求皇上,请他夺情,不要让珠大爷为了给老太太守孝耽误了三年。”
    如今新朝初立,朝中正是官员紧缺的时候,如今在任上的官员都会得到最大的升迁机会,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人,只要不傻,只要抓住了这次机会,以后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贾珠运气不错,如今正好在朝为官,虽然没有主动去抓这次机会,只要没有掉队,也能跟着这股浪潮往前走。
    贾母完全可以想象,只要贾珠不犯错,他迟早能爬上高位。
    就算不是三品以上的官员,那也比当初的贾赦贾政两兄弟好太多了,说句光宗耀祖绝对不为过。
    可一旦她死了,贾珠就要守孝三年。
    三年过去,这次最大的机会就错过了,且再也没办法找回来了。
    而且等到三年后,人走茶凉,还会不会有人记得贾珠,会不会有人愿意为了他的起复四处奔走,可都说不准了。
    贾母深恨自己病得不是时候,心里焦躁难言。
    只是夺情而已,当然没问……
    贾敏正要点头答应,却突然意识到一件事:“这样做对珠哥儿真的好吗?之前二嫂去世,珠哥儿就不曾在家守孝,若是……”
    若是贾母真的离世,皇上再次下旨夺情,准许贾珠不守孝,贾珠的名声真的不会受损吗?
    祖母与母亲的孝期都不守,真的好吗?
    贾母恍惚一瞬,似乎才想起王夫人死后,贾珠并不曾为王夫人守孝。
    但她都要死了,哪儿还想得到其他更周全的法子?
    如今摆在她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条就是请贾敏求林柳夺情,让贾珠不错过这次机会,让他靠自己的办法向上爬;另一条便只能是让他守孝,自己求贾敏三年后帮贾珠四处奔走,帮他在林柳面前刷脸,帮他爬上更高的位置。
    第二条发生意外的可能太多了,在林柳对贾家上下没有多少好感的情况下,风险太大,不可取。
    思考之后,贾母仍是点了点头。
    贾敏还想再劝,但贾母看向她的眼神满是哀求。
    贾母还从未用这样的眼神看过自己,贾敏心中一软,便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贾母松了口气,又在纸上写了一行字。
    这次贾敏是彻底认不出上面的字了。
    鸳鸯善解人意,看出她没看懂后开口翻译道:“老祖宗希望加急几位爷们儿分家之后,太太能多照顾一下宝玉。若是可以,希望姑奶奶能求皇上看在大家亲戚一场的份儿上,能赐宝玉一个官儿。不拘大小,让他在这京城不受欺负即可。”
    贾敏愣住,转头看向宝玉。
    宝玉还没回神呢。
    她有些无措地看向鹤年与猫寿,不知道该怎么回绝这个请求。
    关于贾珠的请求还算正常,本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儿,她去找小麒麟说一声就是了。夺情这种事虽然少,但每隔几年也都会发生一两次,正巧朝中缺人,让小麒麟下旨夺情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儿而已。
    但为宝玉求官,她就不能答应了。
    她就算对朝中大事了解不多,也清楚官儿是不能随便求的。
    猫寿站在一旁表情严肃,不知道还以为他对贾母生病有多担心,但实际上他此刻已经两眼放空,早已经神游天外,思绪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鹤年倒是一直关注着贾母与贾敏之前的对话,也大约看出来了老太太这是仗着贾敏关心则乱,想要利用贾敏对她的感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一来贾母提出来的要求不算过分,二来他瞧着贾母确实眼神开会涣散,似乎真的要不行了,所以一直没有插嘴。
    不过贾敏都向他求助了,他若是再不出声好像是不太好?
    鹤年上前,将贾母写的字拿起来看了一眼,点头道:“老祖宗确定最后一个心愿是想要请姐姐下旨,赐宝玉一个官儿做吗?”
    贾母眼神恍惚一瞬,点了点头。
    鹤年耸耸肩:“可以的老祖宗,外孙答应您这个要求。”
    贾母没想到鹤年这么容易就答应了自己的要求,眼睛聚光,看向鹤年的眼神都微微发亮。
    鹤年笑了笑:“老祖宗以后不后悔就行。”
    说完看了宝玉一眼,摇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要他说,宝玉这小子虽然做人不太有担当,还喜欢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但他脑子确实挺聪明,若是真的将心放在了读书科举上面,未必不能考中进士。
    而一旦考中进士,官途也比直接赐官儿更顺利——
    最好的例子就是贾政。贾政在工部主事这个职位上待了几十年都没挪窝,除了他本人对做官没天赋之外,还因为他不是正经科举出身。
    在绝大部分官员都是科举出身的朝堂上,一个没有参加科举就考父荫拿到五品官职的贾政,显然不会多受欢迎。
    而这种不受欢迎,总是会影响到他的官途升迁的。
    贾母如今的做法,几乎就是让贾宝玉将其父贾政走过的路再复制一遍,他的未来几乎一眼就望得到头。
    但,那又关鹤年什么事儿呢?
    虽然这样做对宝玉不好,对林柳却显然是件好事儿。
    贾宝玉衔玉而生本就是隐患,他还娶了前朝义忠亲王的女儿,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妻子,若是一辈子都没办法升迁,当然是好事儿啦。
    至于贾母提出这个请求,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真正的目的又到底是什么,其实都不重要。
    鹤年微笑,重要的是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
    贾敏还有些发愣,她皱了皱眉,正要开口说鹤年,却见鹤年冲着自己摇了摇头:“母亲,姐姐会很高兴答应老祖宗的请求。”
    贾敏看看贾母,又看了眼鹤年,最后到底没有说什么。
    贾母这个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便闭着眼睛躺回了床上,不一会儿,她便呼吸均匀地睡了过去。
    见到这样的场景,贾敏本来应该感到高兴的。
    但不知为何,她心里却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天色已经黑透了,这个时候,林如海与黛玉也应该一起回家了。按理说,贾敏等人也该回林家了。
    但不论是贾敏还是鹤年,都没有回家的打算。
    猫寿回神之后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干脆找了一把椅子坐在上面继续思考自己在做东西的时候遇上的难题。
    中途,与太医谈完话后的贾珠走了进来。
    贾敏下意识转头看去,贾珠却只是摇摇头,面色有些难看。
    贾敏心里一咯噔,干脆守在贾母的身边,一步也舍不得离开,而且时不时就要伸手去感知一下贾母是否还在呼吸。
    若是在呼吸,她便立刻松了口气;若是正好遇上贾母呼吸的空档,她便被吓得面色惨白,赶紧将太医叫过来查看情况,直到再次感受到贾母的体温与心跳,她才能再次平复心情。
    一晚上的时间,就在贾敏这一惊一乍的反应中平安度过。
    一直到晨光熹微,太阳初升,所有人才暂时放心,朦朦胧胧地打了个盹儿。
    可谁也没想到,就是打盹儿这么一小会儿的时间,出了事儿。
    贾敏迷瞪了一会儿醒来,下意识将手指放到贾母鼻孔下感受她的呼吸,却好一会儿都没感觉,她吓得瞬间清醒过来,伸手一探,贾母脖颈处也没了脉搏跳动。
    她吓得赶紧大叫:“太医!太医——”
    太医忙不迭地上前,一番检查之后,却只能面色沉重地冲着贾敏开口:“林夫人,请、请你节哀……”
    贾敏两眼一黑,当场晕了过去。
    又是一番鸡飞狗跳,好不容易将贾敏安置下来,贾珠与李纨夫妻二人又是一番忙乱,不但要赶紧让人采购丧礼上的用品,还得派人通知贾家的亲朋旧友,还要去请和尚道士来诵经……
    因为上上下下,各家各处都要贾珠去管,他在忙乱中倒是连伤心的时间都腾不出空了。
    林柳很快也得到消息。
    她对贾府这位老太君没有多少感情,对她来说,老太君就像是贾敏的一个挂件儿而已,只是因为贾敏,她才会对老太君另眼相看;老太君对她应该一样,对她的所有感情都只是因为贾敏而已。
    但老太君去世,林柳还是难得感受到了几分悲伤与怅惘。
    不过到底接触不多,这点儿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她反倒更加担心贾敏的心理状态。
    中年丧母,实在让人悲伤。
    不管林家其他人对贾母感情如何,贾敏对贾母的孺慕之情都不是作假,贾母对其他人虽然利用居多,对贾敏也算得上是一片真心。
    如今贾母走了,贾敏还不知道该如何难过。
    林柳犹豫之后,趁着林如海入宫的时候问道:“父亲,您觉得我有必要这个时候出宫,去送老太太一程吗?”
    林如海下意识就要拒绝,贾母的身份地位,还不至于让林柳去送。
    但很快,他就想起了贾敏那双哭得通红的眼睛。
    犹豫之后,他还是点了点头:“你换身常服,不要声张,等停灵结束准备下葬的时候再去吧。听你母亲说,贾家老太太临死前最惦记的就是贾家的几个孩子,你去之后,我让人放出消息,对贾家以后也有好处。”
    林柳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按照贾家的习惯,有人去世,一般都是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后,才会扶灵柩回乡下葬。
    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也足以让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前来吊唁。
    比如,远在金陵的贾琏一家。
    按照常理,贾琏身为贾家长房长孙,留在京城的人应当是他才对。但他犹豫贾赦的缘故,在前朝的时候注定无法科举出仕,贾母便放弃了长房一脉,转而扶持了贾政一家,贾珠也取代了贾琏的位置。
    后来的新朝初立,贾琏已经没有不能科举出仕的顾忌了,不单单是贾家人,就连贾琏的外祖家,也试着劝过贾琏走科举这一条路。
    但贾琏发现,以前不能参加科举的时候,他心里对科举出仕还有几分不甘心,也一直惦记着有机会要科举出仕。可如今科举出仕的机会都摆在他面前了,他反倒觉得,自己完全没兴趣了。
    是真的没兴趣,对科举没兴趣,对做官儿也没兴趣。
    如今夫妻二人在金陵的生意也慢慢做起来了,不单单是粮食生意,连他之前失败了的食盐与布匹生意也都插了一脚——
    不是自己开店,而是找到那些资金短缺却拥有技术的布庄,拿钱参股,他们出技术,王熙凤负责做生意,贾琏则负责人员管理,等生意开始赚钱后,光是分红就是一大笔银子。
    贾琏做生意的眼光不行,但在人际往来和人员管理方面倒是有一手,只要是他手下的人就没出错过。
    其他合作伙伴见状,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想法,倒是信任地将手下人的管理全都送到贾琏手上。
    他与王熙凤在金陵这边不但能赚钱,还在生意场上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满足感,然后再一想到参加科举将要遇上的种种困难,他心里那点儿对科举出仕的执念,瞬间就消失了。
    做生意就很好,完全没必要科举嘛。
    反正林表妹是皇帝,就算他不能沾光,可他若是真的被人欺负了,找到林表妹告状,她难道还能坐视不理?
    贾琏完全不觉得自己遇上麻烦只想到告状,却没想过靠自己的本事反击回去有什么不对——
    身边有人可以依靠,为什么不靠?
    对此,王熙凤也非常赞同。
    至于下一代与林柳关系生疏了,只怕不会受到林柳庇佑?
    贾琏早有先见之明,孩子三岁便送去启蒙了。
    他自己对科举出仕没兴趣,也不愿去参加科举,那是因为不科举也不会受欺负,但儿子既然没有自己一样的靠山,那自然就只能自己努力咯!
    贾琏对此毫不心虚。
    不仅如此,他在得知女子也能科举之后,连巧姐都请了一个先生来给她启蒙——
    虽然年纪轻轻,贾琏却比谁都明白,靠人不如靠己。
    毕竟,当年贾琏将老太太视为唯一的依靠,最后还不是被老太太轻而易举地放弃?
    贾琏对老太太的感情非常复杂,有小时天真懵懂时候的孺慕与信任,也有之后被轻易放弃的无措与怨怼。
    但这些感情,都在得知老太太去世的消息之后,全部化成了难受。
    贾琏捂着胸口沉默许久,回头看向一脸关切地望着自己的王熙凤:“收拾收拾东西,我们尽快回京吧。”
    王熙凤点点头,凑到他嘴边亲了一下,而后便起身,风风火火地去准备回京的行李了。
    因为是回家奔丧,必须一路疾行,免得耽误了时间。
    贾琏一家不敢搭别人的大船,只能临时找人租了一艘小船,将行李放上去之后,一家人并寥寥几个伺候的丫鬟小厮,便启程上路了。
    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第四十六天的时候,回到了京城。
    见到贾琏,贾珠狠狠松了口气。
    他也不见外,拉着贾琏就开始介绍各处细节与人员往来。
    贾琏与王熙凤夫妻本就擅长管家理事,这些年在外做生意又时常与外人打交道,本事比之前不知好到哪儿去了,两人刚回来,原本还显得有些忙乱的贾家,瞬间就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只是贾琏夫妻的三个孩子年纪还小,留在贾家只能交给邢夫人带。
    但邢夫人还有个同样年纪不大的儿子贾瑶,贾琏的孩子送过去后,很是与之闹了几场。
    邢夫人这个做人奶奶的,半点儿没有照顾孙子的想法,一旦贾瑶与贾琏的孩子闹起来,她才不论是非对错,从来只会让贾琏的孩子让着贾瑶这个叔叔。
    孩子受了委屈,自然是要同父母告状的。
    贾琏与王熙凤一开始想着,他们这才回到京城本来只是为了奔丧,等过几天就要扶灵柩回金陵,实在没必要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面与邢夫人闹起来。
    但一次两次还好,孩子闹矛盾的次数多了,王熙凤那暴脾气可受不了,她直接带着丫鬟小厮直接找了上去,对着邢夫人就破口大骂。
    邢夫人本就笨嘴拙舌,吵起架来怎么可能是王熙凤的对手?
    于是节节败退,被王熙凤骂得个狗血淋头。
    从来没怎么在贾家住过的王熙凤,从此一战成名,府中下人对她害怕得紧,只要是她吩咐的事情完全不敢敷衍。
    王熙凤见状,愈发自得。
    贾琏本就喜欢王熙凤身上这股子鲜活劲儿,如今看着王熙凤的自鸣得意的样子,不禁摇头失笑。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来到了丧礼这日。
    贾珠与贾琏商量好了,此次扶灵柩回乡,贾珠有官职在身,就没必要一起回金陵了。但二房必须出一个人去亲眼看着老太太下葬,于是便定下了贾宝玉夫妻二人。
    贾宝玉此时仍有些浑浑噩噩,但比起老太太刚去世的时候,已经好太多了,听了两位兄长的话连连点头,没有半点儿异议。
    贾珠看着贾宝玉的样子,有一些担心。
    贾琏却半点儿没放在心上,只是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将他带在身边,让他跟着自己学:“老太太去后,长房和二房肯定是要分家,你与珠大哥上头也没有父母压着,估计要不了多久也会分家。”
    “珠大哥在朝为官,我在金陵也攒下一笔家业,我们二人也都有了养家糊口的立命本事,分家之后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贾琏看向宝玉,“但你呢?你现在也算是文不成武不就了,虽然老太太分了两份私房给你,可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你以后到底是什么打算?到底是科举出仕,还是跟着我去金陵做生意?又或者,你还有其他赚钱的法子?”
    贾宝玉回神,看着贾琏苦笑:“我以前活在别人的庇佑之下,总看不清世界的真实,如今乍然失去庇佑,一时如无头苍蝇一般,实在不知去路。”
    贾琏看着这样的宝玉,微微叹息:“你对科举……还觉得厌恶吗?我记得你在读书一途上还是很有天分的,不如参加科举?”
    提到科举,宝玉便下意识皱眉。
    但紧接着,他笑了笑:“等到时候再看吧,我就算想要参加科举,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考上的。守孝三年,三年苦读,我都拿不准自己能否得中。”
    贾琏一愣,旋即失笑:“你倒是成长了些。”
    不像是之前说的那些话,总让人觉得科举是件多简单的事儿,只要宝玉自己愿意,就一定考得上。
    宝玉笑笑,沉默下来。
    贾琏拍拍他的肩膀,带着他去招呼客人去了,没有继续深谈。
    这一大早,贾家上下便活动起来。
    天色刚露出鱼肚白,林家的马车便停在了贾家门口。
    林如海与林黛玉上朝去了,要等到散朝之后才能来贾家;贾敏担心贾家几个孩子没办法应付,一大早便赶了过来。
    事实上,贾敏多虑了。
    若是贾家还是荣国府时期,贾珠与贾琏两兄弟许是还真应付不过来络绎不绝的客人,但如今的贾家,几乎已经没有多少人还愿意与他们往来,虽然仍旧有不少人前来送贾母,但人数到底不算太多。
    贾敏与邢夫人、李纨、王熙凤四人招待女眷,贾珠与贾琏则在外面接待男客。
    虽然过程中仍旧发生了一些意外,但好在都有惊无险地度过,没有造成不好的结果。
    天色很快亮透,确定无人启奏之后,林柳直接散朝。
    官员们三五成群地回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唯有林如海、季崧与林黛玉走在最后,慢悠悠地离开宫门,然后停在了宫门口,没有再往前走。
    过了一会儿,林柳带着春夏秋冬等四个丫鬟,出现在了宫门口。
    四人打过招呼,林柳便直接乘上了黛玉的马车,季崧与林如海则乘坐同一辆马车。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很快就停在了贾家门口。
    恢复身份之后,季崧与原神武将军府一家的关系也都还不错,冯家如今虽然已经没有神武将军的爵位,但因为帮助季崧,直接被封了一个神武伯的爵位。
    如今冯家在京城的地位,比以前可高太多了。
    也因为与季崧关系不错,他们也得到了消息,林柳虽然不看重贾家,但对贾家的年轻一辈还是很有感情的。
    何况老太太还是皇上养母的母亲?冯家以前与贾家关系也不错?
    于是这日,冯唐带着带着夫人与儿子上门吊唁来了。
    说来也是巧了,他们赶到贾家的时候,正好撞上林柳等人从马车上下来。
    林如海与季崧走在前头,此刻已经下了马车。
    林柳先下马车,然后转身去拉黛玉。
    冯唐等人过来的时候,见到便是林柳背对着他们,翻身去接黛玉,而黛玉刚从马车里面探出一个的头的画面。
    冯唐只是扫了黛玉一眼,便移开了视线,反倒看着林柳的背影皱了皱眉——
    总觉得,这背影有些眼熟。
    冯夫人伸手掐了冯唐一把,威胁地看着他:“你在看什么呢?”
    冯唐告饶,解释道:“我只是觉得那位没看见脸的姑娘,背影有些眼熟,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很多次一般。”
    冯夫人瞪着他,正要开口,便听冯唐一声惊呼:“陛……”
    “嗯?必什么?”冯夫人茫然回头,直接对上了林柳含笑看来的眼神。她吓得双腿一软,险些当场给林柳跪下。
    想想以前,林柳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季崧还是她名义上儿子的时候,她可是真的将自己当做林柳的婆婆啊!
    冯夫人面色僵硬,一想到自己以前做的事儿,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谁给你的脸,竟然敢做皇帝的婆婆?
    林柳却很喜欢冯夫人,毕竟当初冯夫人对自己是真的好。
    只是她瞧着,冯夫人看到自己后,表情似乎有些不对?她正要上前,却被黛玉拉住:“姐姐,我们还是先进门吧。您在门口站得越久,被人认出的可能就越大。”
    林柳一怔,转头冲着冯唐一家点点头,便先一步进了贾家。
    黛玉与林如海等人赶紧跟上。
    冯夫人转头与冯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唯有旁边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冯唐,视线落在林黛玉身上,看一眼,不好意思地避开,又看一眼,又避开……
    冯夫人看得又气又笑:“跟个傻子似的!”
    眼瞧着林家人的背影都要消失在贾家门口了,冯紫英赶紧开口:“父亲母亲,我们还是赶紧进去吧,站在门口挡路。”
    冯唐没好气地瞪了冯紫英一眼,到底没有在贾家门口训斥儿子,而是带着夫人一起进了贾家。
    冯紫英跟在后面,想到刚才见到的画面,不由一阵心神荡漾:许久不见,林姑娘比以前生得更美了,气质也更出众了。
    可惜,她身份也更高了。
    冯紫英微微叹气,也不知道自己要爬到什么样的高度,才够资格上门提亲。
    ……
    贾母的丧礼办得不算盛大,但没有出现一点儿纰漏。
    何况,林柳还亲自前来吊唁?
    贾珠贾琏等人见到林如海的时候,还只是觉得感动,但等见到林柳的时候,一个个就像是受到惊吓一般,扑通扑通地往下跪。
    林柳吓了一跳,赶紧让人起来。
    一直安静不语的邢夫人推着自己的儿子贾瑶往林柳跟前儿凑:“说来你能出生,还多亏了陛下,你合该好好谢谢陛下才是。”
    贾瑶仰头望着林柳,一本正经地说了句“谢谢陛下”。
    林柳一愣,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贾瑶有些怕生,嗖一下就回到了邢夫人身边,将脸埋在了邢夫人的裙摆件。
    林柳愣了下,失笑。
    这个小变故打破了现场略显凝滞的氛围,其他人再面对林柳的时候,态度都要放松许多。
    紧跟着,林柳先去灵堂为贾母上了一炷香,然后又见了贾珠贾琏两兄弟的几个孩子,见完之后,才乘上马车离开贾家回了皇宫。
    林如海等人则留在贾家,安排后面的事儿。
    虽然要将贾母的灵柩送回金陵,但贾琏与贾珠商量之后,觉得为了少跑一趟,还是趁着大家都在京城的时候,将家给分了为好。
    正好林如海也在,也不需要另外再去找仲裁人。
    贾珠与贾琏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贾宝玉又向来有几分“视金钱如粪土”的气魄,所以这场分家虽然有些哀伤,但也还算顺利,并未发生什么需要掰扯的事情。
    贾家的宅子按理说应该留给贾琏,但贾琏准备回金陵,下次再回到京城只怕就是几个孩子回京赶考的时候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他都不会在京城住。
    而房子久不住人,坏得会非常快。
    所以贾琏干脆与贾珠商量,让贾珠支付贾琏一笔银子,这宅子便直接给了贾珠一家。
    贾珠与贾琏之间小时候没怎么相处,之后天南地北的更是没怎么见面,两人说是兄弟,其实关系有些生疏,何况以后也不住在一起,分家对两人来说都很好。
    但贾珠与贾宝玉两兄弟显然与贾珠贾琏的情况不同,他们不但是亲兄弟,以后也都会住在京城,其实短时间内不分家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贾宝玉想到贾琏之前同他说的话,犹豫之后,还是主动提出了分家的想法:“就是现在不分家,以后也还是要分的,不如现在分了干净。”
    贾珠犹豫之后,还是点了点头:“分产不分家吧,宝玉你现在也没个正经的营生,若是彻底分家,光是买房和家具那些都是一大笔开销,等你以后生活稳定,再彻底分家。”
    宝玉本想拒绝,贾琏在一旁开口:“宝玉你也成亲一顿时间了吧?许是过不久,你妻子就要怀孕了。若是你现在搬出贾家,你妻子怀孕之后让谁来照顾?你身边也没有懂女人怀孕的下人不是?”
    宝玉虽然有些混不吝,但是体贴妻子的,于是点了点头。
    贾珠与贾宝玉之间更容易分,很快就将所有财产都分得一清二楚,没有半点儿含糊的地方。
    家分了,贾琏也要启程了。
    林如海与贾敏夫妇亲自送贾琏一家,以及贾母的灵柩登上了船,又亲眼看着船扬帆起航,消失在自己眼前,这才转身乘上马车,回到了林家。
    次日,林柳微服出宫为贾母吊唁一事便传了出去。
    其他人对贾家的态度不说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却也比以前热情了许多。
    但由于在外行走的只有贾珠一人,且他为了守孝不得前去酒楼茶馆儿等娱乐场所,所以贾家上下对外界的态度转变感受得倒是没有那么明晰。
    但不管如何,至少态度是真的变了。
    贾家因为老太太的去世,反倒得到了好的转变,贾敏在老太太去世之后,倒是有些萎靡不振,足足一个月都没缓过来。
    林如海见状不对,再次提起请她到第三所学校当校长的提议。
    贾敏眼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小可爱不乖,腹黑总裁强宠生崽 枪炮,少女与钢铁 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 执掌五雷行两界 火影:天赋词条,开局大筒木血统 科技入侵现代 左道成神从美恐开始 我在印度当老爷 破甲九重 最佳导演的诞生 天可汗回忆录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盘龙,磁场转动 龙王医婿 花都大仙医 校园文恶女觉醒后成万人迷 渣夫跪舔白月光,我嫁小叔他疯了 法医重生,先生不要欺负我! 高中毕业就出道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