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一日,天清气朗,日头正中间。
杨家庄小学,操场上欢声一片。
农忙即将开始,田里的麦子正努力的往上长着,等过了小满就会进入成熟期,那时候日头足的话,只需要一两个周就能成熟,然后就是农忙时候。
如果是以前,村里人早就磨刀霍霍,急不可耐了。
小麦成熟后,需要人们用镰刀收割,再捆扎,然后送到打谷场,砍扎之后再脱粒,随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吹晒挑选,留下小麦粒子,装袋入库。
如此一番动作下来,少说三五天,多的时候得一个多周。
而且,这还是全村上下齐出的情况下。
除此之外还要看老天给不给脸。
若是阳光明媚日头足的话,很快就能晒干。
可要是遇到下雨天就坏了,不仅影响收成,小麦无法晾晒进库,还会影响地里的播种。
错过了时节,就会减产,收成少了,肚子就得挨饿。
所以,靠天吃饭的老农们,根本不敢休息。
天时到了,就得拼命干。
可现在,杨家庄的众人还有闲情逸致,来到小学周围,参加这校园亲子五一劳动节。
归其原因,还是机械的使用,让全庄多了份自信。
天不下雨,就用抽水机跟压水井来浇灌。
麦子熟了,就用收割机来割麦子,用脱粒机来打麦子。
比之前,效率简直快了好几倍。
而这一切,都在慢慢的改变着整个华夏的农村生产。
此刻,村里的人一个个围在学校周围看着场上的“表演”,不时露出笑容。
杨太爷跟九叔坐在主席台上,两人乐呵的嘴就没合上过。
一旁的老校长也端着杯子,目光不断看向场中比赛的人。
“校长,杨部马上要下场了!”
主席台一角,级部主任来到校长刘永辉身旁,轻声说着。
刘永辉听了不动声色,只是轻轻点头,脸上却是分外凝重。
他也没想到,以前很少参加学校活动的杨小涛竟然这次回来了。
关键是,还是作为学生家长回来参加活动的。
他还特意去请杨小涛来主席台呢,结果杨小涛说了,今天在这里的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杨建华的父亲。
他能咋办?
幸好主席台上还有杨太爷压阵,否则他是真不敢坐在这。
“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
刘永辉想了下,还告诫一番,让手下的人别自作聪明。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熟人,谁放水了谁使坏,心里都清楚。
而且以他对杨小涛的了解,根本不在乎这些。
可要是传出去,对杨小涛的名声可不好。
所以,他只需要保证正常进行就行。
“明白!”
级部主任要离开,然后又被刘永辉叫住,“对了,冉主任那组可以适当的照顾一下!”
级部主任一愣,刘永辉立马把脸一摆,这家伙怎么一点眼色都没有啊。
谁不知道杨部最疼的就是家里媳妇跟闺女。
儿子那都得往后排。
要不然参加亲子大会要跟闺女一组?
“明白,明白!”
级部主任立马点头,快速离开。
主席台中间,九叔拿起烟袋锅子从布兜里慢慢的压了一锅子,然后拿起火柴点上。
一旁的太爷见了抿了抿嘴唇,这才从口袋里拿出杨小涛孝敬的香烟。
然后,九叔快速的将烟袋锅子放下,伸手抽出来一支。
“我就知道,你肯定藏了私货!”
太爷无语,这是在这等着他呢。
没办法,拿都拿出来了,再揣回去就显得小气了。
于是主席台上很快就变得烟雾缭绕,在日头下多了份燥热。
“你说这以前,哪有这份闲心啊!”
九叔美美的吸着烟,脸上掩不住的感慨。
太爷没说话,一旁的杨大壮却是接过话茬说道,“是啊,以前这时候早就准备开干了!”
“也就是这些年,手上家伙事多了,咱们的日子才好了!”
周围人又是一阵赞同。
“还是国家好了,咱们才能好啊!”
太爷突然开口,然后指着场中正在做游戏的人道,“看看他们,一个个吃的饱了,脸上都有了肉,这要是打起来,肯定是好面子!”
一旁的老校长听了默默摇头,这是学生啊,可是将来建设革命的苗子,咋还想着去打仗啊。
“是啊,以前过了年,麦子又没熟,这段时间才是最难熬的时候啊。”
“尤其是碰到闰六月的时候,人没吃的,牲畜也没吃的。”
“地理的野菜都不够挖的,那日子啊,真难熬。”
“可现在呢,谁家还没点粮食啊。”
“还是要感谢国家啊!”
一群人吸着烟感慨着,他们对革命建设的好坏没有太高的标准。
他们的标准很简单,能够吃上饭,饿不死人就是好世道。
此时,操场上一轮游戏已经结束,下一组人正在准备。
场边,杨小涛牵着苗苗的手来到一旁等待着,旁边还有村里的熟人。
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苗苗的脸上都兴奋的发红,尤其是在这天热的情况下,额头上都是汗。
“擦擦头,一会儿别急,配合好了咱们就是第一。”
杨小涛给闺女打气,苗苗立马点头。
这时候旁边的杨石头突然开口,“涛哥,你这话可别说太早了。”
“第一还不一定是谁呢。”
杨石头拉着自家儿子小冬在一旁不服道。
甭管杨小涛在外面做多大的事,这回了村里就得按辈分来。
所以他们俩都是同辈,说话也没有刻意讲究。
杨小涛也享受这种交往,要是在自家亲族面前还要摆官架子,那才是孤家寡人呢。
他,又不是脱离集体的人。
杨石头说着,旁边一起参加比赛的也都跟着起哄。
输人不输阵,何况这可是在儿子女儿面前,父亲的面子必须全力争取。
“就你,拉倒吧。”
杨小涛不屑的看了眼,随后举起手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我可不会让着你们啊!”
杨小涛说完,周围立马发出一阵笑声。
冉秋叶跟翠萍等人站在一起,她们是一年级的,等杨小涛他们比完了才轮到他们。
几人就站在一旁,看着场上还没开始比赛就调动的气氛,纷纷笑起来。
一旁还站着老洪的媳妇,手上牵着一个小孩。
“张姐,您这次回来就回四九城吧,我们三个正好一起。”
冉秋叶放开端午的手,让他跑一边去加油。
张老师听了还在犹豫。
本来老洪参加工作了,她就得照顾家人。
毕竟孩子还小,而且那两个儿子也不省心。
可现在听冉秋叶这样说,又有些心动。
“是啊,张姐,我们现在又有三个学校再建呢,就凭我跟秋叶根本忙不过来啊。”
翠平也在一旁劝说着,然后脸上露出一股怒色,“而且你不来帮我们,那些家伙就会来,还不知道怎么坏事呢。”
听翠平这样说,张老师心里一寒,脑海中浮现出往昔的画面,更是郁郁难平。
“回去我跟老洪说一声。”
听张老师答应,冉秋叶两人立马高兴起来。
当然,随着乡村学校的推广建立,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和老师的加入,需要协调调度的也就越多。
自然的,冉秋叶肩上的担子就越重,职位也越来高。
如今更是在教育部门挂了主任的头衔,专门负责乡村教育工作。
可能用的人,除了翠平就是光杆司令。
三人正说着,场中哨子突然响起,接着就听到一阵呼喊声传来。
“老爸,加油!”
“大姐加油!”
耳边传来端午跟闺女的加油声,冉秋叶忙看去,就看到自家男人扶着女儿的手,两人三脚快速跑动着,很快就拉开距离。
周围人大声喊着,加油声比天上的来往都热切。
“加油!”
冉秋叶看到自家男人跟闺女一骑绝尘,不由得握紧拳头大声喊着。
……
“涛哥,你真行!”
大柳树下,杨小涛杨石头一行人坐在凸起的树根上,一人一支烟,吞云吐雾。
“笑话,我这些年可不是白练的!”
说着杨小涛露出半袖下的八块腹肌。
杨石头看了却是露出不屑来,这年头谁看这个啊,看的都是谁身上肉多。
谁家肥肉多,就说明家境殷实。
就像他现在这样,自打杨家庄成了农庄后,村子就成了余粮村,家家户户日子好了,再后来村里开始养猪,也让村里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饭桌上能够加点肉食。
再后来,农庄又是搞养殖,又是搞大棚的,日子一天天的红火。
就是打吃饱饭后,小肚子都出来了。
家里的孩子也多了。
“对了,大壮叔,太爷这段时间没有再生病吧。”
杨小涛回头看着杨大壮。
“没有,上次去了医院开点药,回来没两天就好了,今早上起来还帮着扫院子呢。”
“那也要看着点,上了岁数了,不比以前。”
杨石头点头,“涛哥放心,我们平常可都看着呢。”
“嗯。”
几人还在聊着,就听到赛场上吵闹起来。
杨小涛看到冉秋叶正跟端午配合着往前走,立马站起来喊着加油。
周围人也都喊起来,声音逐渐热烈。
傍晚时候,杨家院子里。
一家人坐在树下乘凉。
小薇在树顶上飞舞,将靠近的小虫子驱离。
旺财领着一家人在四周游逛着,不时凑到端午几人身边,用身上的毛发蹭一蹭。
端午拿着一个本子,眼中却是羡慕姐姐手上的钢笔。
这是他第二名的奖励。
至于第一名嘛,自然就是苗苗手里的钢笔了。
每个年级都有一二三,可惜他不是年级第一。
“端午,你喜欢就给你。”
苗苗看到端午盯着钢笔看,就拿着钢笔走到跟前。
虽然心里很在乎这支钢笔,因为这是她跟爸爸一起获得的。
“不要,我下次一定拿个第一。”
“那铁头就比我们快了一小点,下次我一定超过他。”
端午认真的说着,脸上浮现出从未有过的好胜心。
苗苗笑笑,然后拉着端午往外跑去。
这时候,村民都在外面遛弯,孩子们跑出去,留下院子里喝水聊天的大人。
“小涛,这村前的路,得修了。”
“每次下雨的时候,车子都难走,人也进不来出不去的,这对农庄的发展很不利。”
众人坐下,杨太爷放下茶杯开口说道。
说完,杨大壮、潘建军还有王旭阳三人都是点头。
杨小涛吸着烟,这件事先前冉秋叶跟他说起过,村里想要修一条水泥路,方便进出。
尤其是运送粮种的时候,大卡车不少,道路难行不说,被压的坑坑洼洼,每次下雨就跟小水洼似的,而且还需要人出面维护,耽误事情。
只是这路,这么久了一直没动静,估计是碰到什么事了。
杨大壮看杨小涛不说话,便开口解释道,“这人好说,我们趁着不忙的时候,都能出来人。”
“但这水泥,我们找了几次,都没批下来。”
杨大壮说完,王旭阳在一旁抽着烟,“其实也不是没有,咱们镇上就有个小水泥厂,就是得上级批复,他们才敢给。”
“可文件报上去,上级再往上,一级一级的推,最后还不知道推到哪去呢。”
王旭阳说完,九叔在一旁插话道,“小杨,我们也都知道,这些年头咱们农庄,惹人眼红啊。”
“现在,咱们这农庄上面管事的,以前只有农科院的管,可现在”
“上面多了好几个部门,每次有什么事,打报告都得好几天。”
“干点事,太难了。”
杨小涛用力吸着烟,这些事他都清楚。
全国普遍温饱难继的时候,杨家庄的人们却能过上不愁吃,吃上肉,穿得暖的日子,要说不让人眼红那才怪呢。
所以他才会减少回村的次数,而且有些事情还要撇清关系。
否则以九部的实力,拿出部分钱,很容易就能将水泥路修到家门口。
可他不能。
“这事啊,大家心里都清楚。”
潘建军将烟灰抖落,“其实,不止是咱们庄子,这些年周围村子都跟着富余起来,大家都成了余粮村,这给的压力,可不只是咱们。”
“你当头顶上的领导,没有压力?”
“没有人看着他们?”
这话说完,喝茶的人都是沉默。
杨小涛吸着烟,心里头也没有好办法。
“要想富,先修路啊。”
良久,杨小涛发出感慨。
众人尽皆沉默。
杨小涛想了一会儿,将烟头掐灭,随后看向众人,“修路的事情我会出面解决。”
杨太爷跟九叔抬头看向杨小涛,欲言又止。
杨小涛没再多说,只是拿起烟来重新点上一支,众人继续闲聊。
风起,头顶上的明月不断被吹动的黑云遮挡,下方的山村静悄悄的。
冉秋叶靠在杨小涛的怀中。
“你答应了?”
“嗯!”
杨小涛紧了紧手臂,两人贴的更近了。
“修条路,对村子来说意义重大。”
“而且这条路也能带动周围的发展。”
“还有,以后你们来回,也方便些。”
杨小涛说着,冉秋叶只是将脑袋贴在胸膛上,“这样会不会让你为难?”
她清楚,越是位置高的地方,就距离太阳越近,关注的目光就越多。
而这些目光,很多都是看向背后的。
“放心吧,没事。”
杨小涛抚摸着光滑的后背,轻轻笑道,“再说了,我又不是只修一条路。”
冉秋叶瞪大眼睛。
然后就听杨小涛说道,“要修,这一片都要修啊,这样你们来回奔波的时候,才方便呢。”
闻言,冉秋叶抬头诧异的看向杨小涛,脸上带着笑容。
自家男人,想的果然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