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继队里招工之后,苏卫华去念高中的事儿又在队里传开了。
苏卫华第二天走的,因为苏卫民请假送他去县里,所以还搞的挺热闹。
之前苏青玉就和大家说过了,苏卫华不当工人了,是因为想念书,没想到现在还真的送去念书了。
还有人找陈爱兰打听,咋就把孩子送去念高中了。当工人多好啊。
陈爱兰当然不能说是用招工名额换的,就算是这么回事,那也不能直说,就道,“队里见我们家爱华舍己为人,成绩也好,就给他奖励这个名额了。咱也觉得好,读书没啥不好的。念完书回来,没准厂里还招工呢,到时候不考的更好吗?”
苏青玉就比她会吹牛了,队里人问她,她就道,“我们家卫华想念书,我当然是支持啊,这样以后才有机会考城里工人啊。”
“啥,念书还能当城里工人?”
和她打听消息的老婶儿惊讶道。
旁边的看热闹的社员也惊讶了。
苏青玉道,“那可不,你看看咱公社里那些新一代的年轻干部,是不是都是念过高中和工农兵大学的?这说明啊,选干部不止思想好,那也是要会念书的。咱苏家屯大队家家户户都是贫下中农,咱思想肯定是好的,背景肯定是清白的,就差个学历。只要念了书,以后不多的是机会?城里那么多厂子都缺人呢。”
“城里有这么多机会,你们咋还来农村啊。”
“这就是国家对于咱们农村的照顾啊,咱们来农村那是为了建设祖国。不为了建设祖国,还能为了啥?”
农村的同志还真不知道为了啥。但是苏青玉从城里来的,还有本事,又是他们苏家屯的人,所以他们还是很信任苏青玉的。
苏青玉也不会告诉他们,城里的岗位确实供不应求,但是美丽的谎言还是要说说的。毕竟几年之后,工作岗位也会多起来的。
大伙儿还是头一次听到念书还能进城的事儿,都围着苏青玉,让她讲讲城里的事儿。
苏青玉就说了一些城里工人和干部的生活状态。
比如说就算在城里工厂,这念书和没念书的,那也是不一样的。工农兵大学出来的学生,那都是在办公室”
“暂时就这样吧。”
人多好办事,苏家几个男人很快就把苏奶奶那边的空房间收拾出来了。
之前苏家没盖前面这屋子的时候,陈爱兰和苏有材他们就住的这屋。旧是旧了,住人是没问题的。
别人家闺女能一个人睡一个屋也很少。也就老苏家这样闺女少的家庭才有这待遇了。
收拾好了之后,苏奶奶就吩咐孙子们明天下工之后弄点艾草回来熏一熏,“中午再把屋顶给修修。”
二孙子苏卫民苦着一张脸,“奶,有必要吗,能睡就行啦。”他平时都懒得动,“我明天还得和满贯去公社呢。”
苏奶奶敲了他的脑袋一下,“懒的抽筋的东西,去公社干啥,在家把这事儿干好,要不然我也找人回来抽你一顿。”
旁边的苏有材:“……”
“还有啊,别总是跟着满贯那小子,那不是个好东西。”
听到奶这么说自己小伙伴,苏卫民道,“奶,其实我也不是个好东西。”
苏奶奶呸了一声,“不要脸,人家有个当大队长的好爹,你有吗?”
苏有材:……
在苏奶奶这边受了教训,父子几人心情都不大好。倒是送苏青玉回来的苏卫华心情好得不得了,还拿到了几个作业本,都是苏青玉给他的。他喜欢的不得了。
苏叶看到了,哼了一声,“有啥好稀罕的。”
苏卫华道,“姐,你不写作业,你当然不喜欢。你看着纸多好,又白又细。”
“卫华你现在被收买了,你背叛咱妈了。”苏卫民道。
苏卫华道,“我才没有,青玉姐人是挺好的。”
“看看,你还说没有。”苏卫民点了点自己小弟的脑袋。“妈,你看卫华,他胳膊肘往外拐。”
陈爱兰白了他一眼,“行了,啥拐不拐的,既然合家了,那以后就是一家人了,都好好处着。”
苏卫国苏卫民苏卫华:“……”妈,您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连苏有材都要惊的掉眼珠子了。
陈爱兰不高兴道,“滚滚滚,都滚去睡觉去。”
说着就气呼呼的往屋里去了。
苏有材也赶紧跟了过去。
大家都看着他们,等人进去关了门,苏卫民问苏卫国,“大哥,你看妈这是咋回事啊。我还以为儿。”
“是不是陈玉梅打的,她是我儿媳妇,不想养老。公安同志,你得给我评评理啊。”
两位公安同志都有些为难。
老太太也没打砸,也没怎么样,确实也不好抓。
特别是老人,这抓回去出个问题也不好办,就和水产公司的人商量,是不是让他们私了。
财务主管道,“我们苏总马上赶过来了,不过她让我报警的,还是想让公安同志管管。”
“我们只能调解,她这个情况不好抓。”
年纪稍微大点的公安道。
“那要不等等?我们这也不能做主。”
陈玉梅道,“我去和她谈,让她回去。”
说着朝着叶老太走过去,“你别闹了,你的要求我是不会答应的,你再闹都是白费力气!当初春妮儿她爸那工作也还给你们了,房子也给你们了,我不欠你们的。”
叶老太道,“这是什么话,你没和老大离婚,你就是我们家的儿媳妇。春妮儿还是我们家的孙女。老大没了,你就不养老?”她说着看向大伙儿,“大家评评理,我儿子走了,她就不管老人了,这还是给人当媳妇的吗?你要是不养老,我就和你领导说,看你这工作还能不能做下去。”
“她这工作能不能做,那不是你说了算。”
苏青玉从人群中挤进来。
“苏总!”
水产公司的人看到苏青玉了,都松了口气。
陈玉梅也有些紧张。
苏青玉走过来看着叶老太,“我就是她领导,你反应的问题我也听到了,我这里是单位,不断家务事儿,你要是再闹,我就以妨碍经济发展,扰乱社会安定的罪名报警抓你。”
叶老太本来见苏青玉一个年轻人,以为好惹,结果看苏青玉气势一下子上来了,立马怂了一下,“我没犯罪,我就是让我儿媳妇给我养老。”
“那是你家的事儿,你在我公司来闹事儿,耽误大家工作,你知道造成多少经济损失吗?我们公司分分钟都是几千,你赔的起吗?”
叶老太:“……这也能赖我?”
“你惹的事儿,我不赖你赖谁?我就算你身上了。”她直接朝着旁边两个公安同志道,“公安同志,我现在要告她故意破坏生产,可以在家里解决的问题,偏偏要闹干部吗?”
苏有福:“……你这胆子还不小。”
“我这是说的实话。就是去公社,我也是有理的。大队长,有福叔,我可是咱苏家屯的人,我对我们苏家屯的乡亲说话当然得说实话。再说了,谁不安分了,不就想念书吗,公社还有小学,还有初中呢,国家还有工农兵大学呢。这工农兵大学里面的农字那是摆着玩的吗?那就是鼓励咱农民去念大学。咱农民服从国家的政策,也叫不安分?”
“……”这小丫头还挺能说。
苏青玉又给苏有福添水,“叔,要我说啊,大伙儿想念书也没啥。是好事儿。当然,高中也不一定能念,但是初中小学还是该鼓励一下的。这次招工我也看出来了,我们队里有文化的人还是不少的,都埋没了。我这几天还在琢磨呢,等着我们一个厂子,那还是不够的,还是要想办法增加岗位。我建议啊,我们索性开学校,小学初中连读的那种,教师资源也有现成的,咱屯里那些有文化的不都能来参加吗?咱大队干部家里,不也有有文化的孩子没安排工作的吗?这都是人才,不能埋没了。”
“……”
这下子大队里其他干部都把脑袋给抬起来了。
关乎切身利益的事儿,那是不能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