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9章定国公?(第1/2页)
府衙后堂,灯火通明,崔知府在两位大人强制安排下,靠坐进了一张铺了厚垫的圈椅里。
他身上换了件半旧的深色常服,洗去了“刻意涂抹”的黑灰,但那份由内而外的憔悴和虚弱,却并非全然伪装。
他整个人像被抽掉了筋骨,软塌塌地陷在椅子里,只有一双眼睛,在浓重的黑眼圈包裹下,依旧闪烁着一种难以察觉的亢奋微光。
王明远垂手侍立在侧,也换了干净衣衫,脸上也疲惫难掩。
巡抚周大人和总督杨大人分坐左右,两人面前的茶盏袅袅冒着热气,却谁也没动。
周巡抚的目光在崔知府那张瘦脱了形的脸上停留片刻,又回忆起自己脑中之前那个圆圆富态的崔知府的模样,还是感觉完全对不上号。
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真切的关怀:“显正,不必强撑。若是实在不适,便先去歇着,公务明日再议不迟。”
崔知府挣扎着想要坐直些,却引得一阵低咳,他摆摆手,声音嘶哑却清晰:
“多谢大人体恤……下官还撑得住。
灾情如火,些许疲累,不敢言苦。
能早一刻将长安府些许粗浅经验呈于二位大人驾前,或能早一刻惠及其他州府受灾黎民,下官……心安。”
他这话说得恳切,没有半分居功自傲,只将长安府的举措称为“粗浅经验”,姿态放得极低。
周巡抚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微微颔首:
“既如此,你便说说。你呈报的那份《救灾策》条陈,本官与总督大人都看了,确有独到之处。
尤其是这防疫隔离、以工代赈、分级诊疗几条,思虑周详,切中时弊。
只是具体施行之中,可有何难处?又是如何化解的?”他这话问得颇有深意。
崔知府精神微微一振,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
他略一沉吟,便条分缕析地回禀起来,从如何快速组织民夫清理街道、设立安置点,到如何说服城中药铺郎中参与义诊,再到如何快速制作“工筹”用于以工代赈的物资发放……
他语速不快,声音也不高,但每一条都说得清清楚楚,其中遇到的阻力、采取的应对、最终的效果,皆如实道来,既不夸大,也不隐瞒。
只是在提及粮价维稳时,他语气稍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难色:
“……粮价一事,最为棘手。城中几家大粮行,背景深厚,惯会见风使舵。
初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民怨沸腾。
下官……亦是几经周旋,软硬兼施,方才勉强压住势头。
其中‘德丰号’东家,听闻与布政使司某位大人的妻弟往来甚密,最是难缠……
唉,所幸,最终念及灾民凄苦,还是肯顾全大局的。”
他话说得含糊,点到即止,但该传递的信息,一丝不差地落入了周巡抚耳中。
这个“某位大人的妻弟”正是他接下来竞争按察使的主要对手,这是他费了老大劲才打探到的消息,已经差人悄无声息的散了出去!
他相信,以巡抚大人的手段确认此事真伪不难。
周巡抚端起茶盏,轻轻撇了撇浮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冷意,嗯了一声,并未多言,只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你能稳住局面,便是大功一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9章定国公?(第2/2页)
崔知府心下稍安,知道这话已入了巡抚之耳。
他正要继续分说安置点管理的细节,一旁沉默许久的杨总督却忽然开口了。
这位三边总督声音沉厚,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他目光如炬,看向崔知府:“崔知府,你于长安府赈灾之事,确实功不可没。本督一路行来,所见情形,你之辛劳,绝非虚言。”
崔知府连忙欠身:“总督大人谬赞,下官愧不敢当。此乃下官分内之责。”
杨总督摆摆手,话锋却陡然一转:
“本督此行,除巡视灾情,的确尚有一要事。
其实……实不相瞒,我此行主要目的是找寻定国公!
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各方探知,最终确定他老人家,如今应在长安府境内。”
“定国公?”崔知府一怔,心里瞬间转过无数念头。
他早觉奇怪,虽地龙翻身灾情重大,但按常例,巡抚巡视足矣,何至于惊动节制三边的总督亲自前来?
原来根子在这里!
他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茫然,“回总督大人的话,下官……并未接到国公驾临的公文邸报啊?”
杨总督眉头微蹙,语气沉凝了几分:
“国公爷一月前轻车简从,悄悄离边访友,只知要来这长安府地界。
地动之后,音讯短暂隔绝,京中与边关皆忧心不已。
国公府一门忠烈,如今几位公子皆……唉,若是他老人家再有闪失,于军心士气,恐有动摇之虞。
本督实是放心不下,方才借巡视之机,亲自前来寻访。”
崔知府听得心头凛然。
定国公程家,那是大雍朝真正的顶梁柱,擎天巨擘!
老公爷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威震边陲。
可惜天不遂人愿,几位公子先后战死沙场,听说半年前最后一位仅存的三公子又殁于鞑靼人之手,如今只剩老公爷一人支撑门庭,几经丧子之痛,就有传言老公爷身子就不大好了,估计才会有这悄悄离边访友的做法吧。
虽然他这边之前通过崔氏主家的渠道收到些隐晦的消息,说一切都是“某人”的预谋,目的是为了收回军权,但这也只是很隐晦的猜测,具体情况是否如猜测那样不得而知。
这般国之柱石,若真在自己的地头上出了意外……
崔知府光是想想,后背就沁出一层冷汗。
他连忙收敛心神,仔细回想近期所有往来文书和密报消息,确认并无相关记载,只得如实回禀:
“下官确未接到任何讯息。不过请总督大人放心,下官立刻加派人手,暗中寻访!
定国公乃国之柱石,万不能有失!”
杨总督面色凝重地点点头:“此事需暗中进行,不宜声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揣测或惊扰。我今日到了长安城后,也已经派人去国公爷的几处旧友处寻访,若真有消息,那也就不必再劳烦崔大人了。”
“下官遵命!”崔知府肃然应道,心下却如翻江倒海。
寻找定国公,这既是天大的责任,却也可能是……天大的机遇?
若真能找到并护得国公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