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永安宫内,青铜烛台映着晨曦微光,晨雾裹挟着铜炉中龙脑香的气息在梁柱间萦绕。
刘辩端坐主位,太史令单?所呈奏疏已然递至在他的桌案前,青竹笺上墨迹未干,手指抚过竹简边缘,眉峰未动分毫。
半个月前,刘焉这位司徒已命单?卜算今日的吉凶,否则也不会轻易在夏至日举行大祭典。
至于单?奏疏中的诸多天象寓意,刘辩也虽然心中多少还是有几分欢喜的,但却也没有多少波澜。
他是不信这些的,吉兆他还能当个乐子听听,但若是凶兆,呵,那就休怪孤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了。
一念及此,刘辩没忍住轻笑了一声。
垂首诗坐左后方的蔡瑗余光瞥见太子神情,纤指将青瓷茶盏轻推半寸,待刘辩轻笑出声,她适时抬眸,鬓边步摇轻颤,轻声出言,道:“殿下,何事莞尔?”
声若玉磬叩冰,引得满座侧目。
刘清微微一怔,余光瞥见蔡瑗唇角若隐若现的弧度,旋即意识到了蔡瑗的心思。
蔡瑗难道不知道那是太史令单?的奏疏吗,能令太子莞尔的,自然是吉兆,这个女人分明是给太子殿下当个捧哏,让众人向太子殿下祝贺。
“这个女人………………”
刘清美眸微动,贝齿轻咬水润的唇瓣,面上不显,心中不由对蔡瑗生出了几分忌惮。
果然这宫中不是个良善之辈能待的地方,仅仅只有她们二人却也依旧在暗中争起了宠。
而一切也如刘清所料,刘辩略作思索,便将这份奏疏递给了蔡瑗,反正也不是什么敏感的奏疏。
蔡瑗接过了奏疏,一双晶莹的美眸微睁,朱唇轻启,装作无意地将奏疏念了出来,即便没有刻意加大音量,但这么一座偏殿内几乎所有人都能听见蔡瑗口中念诵的话语。
卢植与郑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了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若是他人向太子殿下上报祥瑞之兆,尽管面上是要恭贺的,但心中不免会暗骂此人为奸佞小人。
但单?这人吧,没有他不敢说的话。
熹平五年(176年),黄龙现于谯郡,彼时尚且担任光禄大夫的桥玄向好友单?提起这件事,单?竟然直言“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龙当复见,此其应也”。
单?的意思,分明就是谯郡有龙气,会有一位籍贯为谯郡的人在五十年内建立新的国家并称帝。
无论这所谓的“黄龙”究竟是否存在,但在汉室余威犹在之时竟如此言语,说是大逆不道也不为过。
而且单?这个人还特别轴,他认为那是凶兆那就是凶兆,绝不接受为了政治因素而强行替君王将凶兆解释为吉兆的行为。
也就是说单?的这份奏疏,可信度竟是极高?
念罢,蔡瑗面露几分崇拜之色看向了刘辩,虽说以她的心性这么做多少有些反差感,但哪个男人没有些虚荣心呢,无论是在女人面前还是在臣子面前。
“殿下承天之佑,中兴汉室指日可待!”
“天命在殿下!”
“你就是真正的太平天子(注1)!”
贺词赞词不绝于耳,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沉醉的。
这种借由他人之口,自己想低调却反被他人张扬出来的炫耀,完全地满足了刘辩的虚荣心。
太子少傅荀爽眼见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于是心中微微一动,坐在席位上向太子提议道:“殿下,既然太史令提起紫微东移,殿下是否也要开始筹备登台受禅之事了?”
荀爽没有起身,更没有向太子行礼,这代表他是以私人身份向太子提议,比如太子的未来丈人或是太子的老师,也代表这不过是私人性质的问题,太子并不一定要回答。
而且荀爽也得承认,自己这个问题是有私心的。
倒不是仕途的问题,以他的名望和颍川荀氏的地位,三公之位将来必有他一席,他只是想给女儿一个更好的婚嫁待遇。
太子娶良娣和天子娶贵人,可绝对不是同样的规制。
荀爽对亲情没有那么在意,他只是想在嫁娶规制上压旁人一头罢了。
想他荀爽海内名士,天下硕儒,他的女儿也向来贤淑温良,自当母仪天下!
难道还有谁的女儿比他的女儿,更有资格坐在皇后的宝座上吗?
只是荀爽太过低估了“登台受禅”这四个字的影响力,随着“登台受禅”四个字的声音回荡在殿内,进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殿中众人尽皆有些振奋,原本因早起而残存的惺忪困意此刻也瞬间荡然无存。
能出现在这座偏殿里的,不是太子府府僚,便是朝堂上的太子党中流砥柱,他们的荣华富贵早早与太子殿下绑定。
众人脸上的兴奋之色难逃刘辩的眼眸,就连向来清廉刚正的卢植和淡泊名利的郑玄脸上都洋溢着溢于言表的喜色,何谈旁人呢?
甚至如颜良、文丑的眼中,眼中还带着一抹略微惧怖的猩红色光芒。
那时候位聪突然也没些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少权臣早年间都是一腔报效国家的凌云壮志,到了前来却总是被野心蒙蔽了初心,最终踏下了一条注定了要背负骂名的道路。
我并非要替谁开罪,只是很少时候,他是后退,他身前的人也会推着他向后走的。
肯定他还是死着是肯往后走,这么最终的结局有非不是黄袍加身或四族尽丧。
兄弟们跟着他不是为了富贵,一步之遥了他却是愿意后退了,他把兄弟们的富贵和生命都当作儿戏了是成?
荀爽登基,这作为荀爽的忠实拥趸,古文学派自然就肩负起荀爽登基的流程操办。
首先是名目,郑玄、卢植、刘辩、服虔、马日?那些古文学派巨擘自然要亲自操刀,各自领着一帮古文学派的士人,分别退入了东观和兰台那两座雒阳城内的国家藏书馆内,翻遍古今典籍和史册,最终将荀爽登基的名目确定
为了“禅让”!
注1:太平天子:治国平天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