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星联的全球发布会直播间内,气氛达到了沸点。
屏幕上,一颗近地小行星的实时影像,正被精准地捕捉和拖拽,缓缓移动到地球轨道附近的太空基地。
画面中,巨大的机械臂缓慢伸展,牢牢抓住了小行星的一侧,宛如捕获猎物的猛兽,整个操作精准无误。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成功捕捉了一颗近地小行星,并将其引导至太空基地。”李凡站在发布会台上,面向全场的记者和观众,语气平静中带着自信。
大厅里响起一片掌声,然而,几位记者的表情却略带疑惑,显然他们更关注技术细节背后的现实问题。
掌声还未完全停下,屏幕画面,切换到星联最新研发的无人采矿机器人“星域采掘者三号”。
它的外形像一只巨大的金属蜘蛛,六条机械臂灵活自如,末端配备了激光切割器、震动筛选器和金属分离装置。
画面中,“星域采掘者”正缓缓攀爬在小行星表面,开始分离矿物。
“这是我们的‘星域采掘者’。”李凡转身指向屏幕。
“它能够在零重力环境下高效运作,对小行星表面的矿物进行精准分离,提取稀有金属和基本工业材料,例如铂、镍等等。”
他停顿了一下,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当然,它的效率还不止如此。在太空环境下,它的每小时采掘量,相当于地球矿山开采的一天。”
场内一阵低声惊叹,许多记者开始奋笔疾书,显然这一数据足够令人震撼。
然而,激动之余,总会有不同的声音。
一名欧洲记者站了起来,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李总,星联的技术无疑令人钦佩,但小行星采矿的成本极高,包括捕捉、运输和加工,这是否真的具有经济价值?
更重要的是,小行星的轨道调整,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场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李凡,等待他的回应。
李凡微微一笑,显得游刃有余:“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很多人关心的焦点。”
他转身打开一份投影数据,屏幕上显示出小行星捕捉到加工的全流程图,以及详细的成本与收益对比。
“首先,小行星中的稀有金属,例如铂族元素,其市场价值本身,已经足够支撑开采成本。”李凡用激光笔指向收益曲线。
“而我们通过太空基地进行初步加工后,可以将重量减轻70%,再通过专用运输系统运回地球,大大降低了后续费用。
从长期来看,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会成为未来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至于轨道调整的风险,我们的‘轨道安全系统’会实时监测小行星的移动路径,并且具备快速修正能力。
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这一点,我可以用实际操作数据来保证。”
屏幕切换到一段捕捉操作的模拟动画,清晰地展示了“轨道安全系统”如何对小行星的轨迹进行微调,同时避免其对地球造成任何威胁。
“大家可以看到,这套系统不仅精准,而且已经在多次实验中,验证了它的可靠性。”李凡停下解说,声音中带着几分笃定。
“所以,与其担心潜在风险,不如关注它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性——开采星辰。”
一名北美记者忍不住追问:“但即便如此,这样的投入是否过于超前?地球资源还未完全耗尽,这是否是对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李凡闻言,神情陡然一沉,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资源终将耗尽,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忽视的事实。
如果我们等到资源枯竭,才开始探索星辰,那才是真正的浪费。而现在,我们做的每一步,都是为未来铺路。”
他的这番话,如重锤一般敲在每个人的心头,会场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发布会后,星联的捕捉小行星技术,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
媒体用各种惊艳的标题报道这一事件:
“星联:从地球到星辰的开采先锋!”
“开启人类太空采矿的时代!”
“李凡的野心:用小行星资源为地球减负!”
社交媒体上,网友的讨论也十分热烈。
“我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不先解决地球上的问题?”
“小行星矿业听起来像科幻,但这次是真的了!”
“星联又立大功!未来建造太空城市,是不是也指日可待?”
夜晚,李凡独自站在星联总部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星空中那颗隐约可见的小行星。
他的脑海中,回荡着发布会上的每一个问题,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答案。
“捕捉星辰,不是野心,而是使命。”他低声自语,目光深邃如同夜空,“这才刚刚开始。”
星联的太空基地,此时正忙碌如同一个井然有序的机器。
距离地球数千公里的轨道上,这座基地缓缓旋转,迎接新一轮的任务。
在基地核心舱内,自动化冶炼设备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一条机械臂,精准地将小行星矿物放入冶炼舱,超高温的等离子火焰瞬间点燃,矿石分离的过程流畅而迅速。
监控屏幕上,原材料的成分分析一目了然:镍、铁、铂族金属,这些关键资源被分门别类地装入特殊容器中,而废料则被压缩成无害颗粒,准备丢弃。
负责设备运行的技术员,通过远程监控操控着这一切。
虽然基地内无人驻守,但每一台设备都在高效运转,将星联的技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凡站在太空基地的主控中心,眼前的全息投影,展示着一个流线型的太空货运飞船。
它的外壳经过特殊材料处理,能有效抵抗太空辐射和微小陨石的冲击。
船身上,醒目的名字“星运三号”,让人不禁联想到地球上那些载满货物的运输巨轮。
“‘星运’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为太空工业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李凡面向屏幕的众多联盟代表,语气从容而坚定。
“它具备全自动轨道对接、模块化货仓以及精确的地面回收能力。每一趟运输,将把矿物资源安全、高效地送回地球。”
一段演示动画随即播放。
画面中,“星运三号”从基地装载完原材料后,轻松完成轨道对接,启动推进器,逐步驶向地球轨道。
一种特殊的热防护舱,将货物安全送入大气层,最终被精准回收。
“这套系统,意味着我们已经彻底打通了,从小行星采掘到地球交付的全产业链流程。”李凡说完,嘴角微微扬起,“资源的运输,不再是问题。”
然而,星联的技术优势,引来了全球合作伙伴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小的矛盾。
“李总,这套系统的效率无疑令人惊叹。”一位欧洲联盟的代表率先发言,语气中带着些许试探。
“但运输任务的分配,是否有讨论空间?我们认为,联盟成员也应该获得使用‘星运’系统的权利。”
“没错。”另一位美洲代表接过话茬,“在联盟的框架内,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我们的核心关注点。希望星联能就这套系统的使用,做出更明确的说明。”
李凡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各位的关心我完全理解。但我必须强调,‘星运’系统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操作难度极高,标准化是保障效率的关键。
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规则参与操作,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位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星联拒绝合作。
我们愿意与联盟成员共享运输成果,同时将部分运输任务进行外包,前提是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流程。”
会议室内的气氛陷入短暂的沉默。几位代表交换了眼神,显然李凡的话触及了关键点。
“如果按照星联的标准进行操作,我们是否能参与任务分配的决策?”欧洲代表试探性地问。
李凡略微思考了一下,点头回应:“联盟成员可以派遣技术团队,与星联共同制定任务分配规则。这是双赢的合作,我相信这对提升整体效率也有帮助。”
经过短暂的讨论,代表们基本达成了一致,虽然仍有少数人抱有疑虑,但大多数合作方接受了这一解决方案。
几小时后,第一批装载矿物的“星运三号”启动,缓缓驶离太空基地。
李凡站在观测窗口,目送着这艘飞船远去。
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画面,从小行星的捕捉到矿物的冶炼,再到如今的运输体系,每一个环节,都仿佛一个精密的齿轮,推动着星联的太空工业不断向前。
“这只是开始。”他轻声自语,目光坚定,“未来,整个小行星带,都将成为我们的资源基地。”
窗外,地球的蓝色光辉与太空的深邃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人类跨越资源限制的新时代正在展开。
清晨,第一批从小行星采掘的金属矿物运回地球。
这些原材料经过“星运”系统的精密运输,稳稳降落在星联的地面回收中心。
巨大的封装舱打开,内部光泽耀眼的金属块,依次被机械臂转移到储存区。
李凡站在现场,注视着这些沉甸甸的金属,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星辰大海。
“这里面有铂金、镍,还有高纯度的稀有金属。”方东河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如果全部用于制造航天设备,我们的生产成本至少能降低30%。”
“这不是重点。”李凡笑了笑,目光却更加深远,“重点是,这是第一步。小行星资源的开采,已经不再是科幻,而是现实。”
这批矿物的回收,很快成为全球焦点,各国媒体争相报道。
“星联成功运回第一批星辰矿物,太空工业的革命到来了!”
“开采星辰!人类是否已经准备好拥抱外太空的资源争夺战?”
“李凡:地球资源终将枯竭,太空是人类的未来。”
然而,随之而来的并不仅是赞誉,还有质疑的声音。
“星联的技术固然先进,但这种资源的集中化,会不会让全球资源分配更不平等?”一位西方评论员,在电视节目中质问。
“未来的太空经济,是否会成为少数国家或公司垄断的游戏?”
在一场国际会议上,一些国家的代表,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
一位来自南美的小国代表说道:“我们无法参与如此高端的技术竞争,但同样需要资源保障。
如果未来的资源流向,被星联完全掌控,那对全球平等来说并不是好事。”
星联总部,会议大厅灯火通明。
李凡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球媒体以及无数观众的实时直播。他的表情平静中透着一丝坚毅,目光如炬。
“地球资源终将耗尽,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李凡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
“而太空,星辰大海,是我们唯一的未来。这不是一个公司的愿景,也不是某些国家的特权,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星联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垄断,而是开辟一条路。我们愿意与所有愿意参与的伙伴合作,共享技术,共享成果。
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在合作中,人类才能走得更远。”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短片,展示星联从捕捉小行星到资源回收的全流程,标注了每一步的技术开放点,以及联盟成员的贡献。
这段短片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种姿态,表明星联的合作诚意。
演讲接近尾声时,屏幕切换到太空基地的画面。
一颗小行星缓缓靠近,机械臂精准地操作着采掘设备,远处的地球在阳光下散发着淡蓝色的光芒。
李凡的声音再次响起:“今天的这一小步,是为了人类的每一大步。星联不会独占这份财富,因为这份财富,不属于我们,它属于人类的未来。”
演讲结束,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夜晚,李凡独自站在观景台上,俯瞰着深市的璀璨灯火。
他的目光越过地平线,仿佛穿透了黑暗,落在那颗遥远的小行星上。
耳边仿佛回响着自己的话:“星辰大海,是人类的未来。”他的嘴角微微扬起,但眼神中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开采星辰的时代已经开启,但这只是序章。”他低声自语,抬头望向夜空,“未来,我们将迈向更远的未知。”
画面定格在夜空与太空基地交相辉映的壮丽一幕,人类新时代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