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261章 使用地热协同来供能

第261章 使用地热协同来供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凡站在会议室当中,手里握着一支钢笔,随意地敲打着桌面。
    窗外阳光明媚,可屋内的气氛却冷得像冰窖。
    投影屏幕上,杨庆华的PPT页面,停在了一张刺眼的柱状图上:一条红线高高飘扬,象征着能源消耗曲线;而绿色的收益线,却宛如死气沉沉的平原。
    “如果我们继续按现有方案推进,能源消耗方面的运营成本实在太大。”杨庆华双手撑在会议桌上,语气急促。
    曲云山坐在正中位置,手指交叉,沉默不语。他目光从红线扫到绿线,眉头皱得像两条绳索缠在一起。
    周围的技术主管们低声议论,有人摇头,有人叹气。气氛越来越压抑。
    “所以,大家的意见是,放缓建设进度,甚至暂停项目,重新调整能源供应方案?”曲云山的声音低沉,但每一个字都像石头落地。
    “暂停?那我们的竞争对手,岂不是笑掉大牙?”李凡突然开口,他语气轻松,却像在水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一圈圈涟漪。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有人期待,有人疑惑,还有人不满。
    杨庆华犹豫了一下,开口解释道:“李总,这不是夸张,而是现实。
    我们的电梯,需要庞大的能量维持运行,尤其是在爬升阶段,每次动能转化都会造成巨大的能量损耗。现有技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现有技术?”李凡微微一笑,眼中却透着一股锐利。
    他用钢笔点了点投影屏幕,语气逐渐严肃起来:“既然现有技术不行,那我们为什么不跳出框架,换个思路?”
    “换个思路?”坐在一旁的某位他国技术负责人菲洛·科尔忍不住插话,语气里满是怀疑。
    “李总,这可不是写程序,想推翻重来没那么简单。我们的项目选址在印尼,那里地质活动频繁,光是维稳都头疼,还谈什么换思路?”
    “地质活动?”李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他将钢笔放下,双手撑在桌面上,慢慢说道,“这正是我要说的重点。”
    会议室的喧闹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李凡。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李凡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一颗子弹击中靶心。
    他用手指在桌面比划着:“地质活动带来的热能,为什么不能为我们所用?”
    “你是说......地热能?”方东河愣了一下,脑海中迅速拼凑起相关的概念。
    “没错。”李凡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们可以利用地热发电,为太空电梯提供基础动力。
    初期研发成本确实不低,但一旦系统运行,能源转化效率将显著提升。
    我们能不仅削减运营成本,还能打造一个标志性的清洁能源项目。
    这不只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更是我们星联集团的全球竞争力!”
    菲洛冷笑了一声,摇头道:“李总,地热发电听起来很美好,但问题是,我们不在火山口。
    印尼的地热能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集中,开采难度极高,而且技术风险大。”
    “难度大,不代表不可能。”李凡直视对方,语气笃定。
    “所有人都在做简单的事情,那成功的意义何在?
    印尼的地热潜力总量约为23.6GW,排名全球第二。这正是它的优势所在。
    我们需要的是转化方式,而不是一味否定!”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低声讨论。有几名年轻工程师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更多人依然面露难色。
    曲云山轻咳一声,终于开口了:“李总,你的思路确实很有前瞻性。但目前来说,我们推动这样的项目,会不会显得过于激进?”
    李凡笑了,神情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激进?曲总,有时候激进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星联的基因里,就没有保守这个词。
    而且,这不也正是太空电梯带给我们的机会。”
    他顿了顿,环顾全场:“如果你们觉得难,那就更值得去做。突破限制,化危为机,这才是星联存在的意义!”
    会议室沉默了几秒,气氛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方东河率先站了起来,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变得坚定:“我愿意试试。”随后,又有几名技术骨干陆续点头。
    “很好。”李凡目光如炬。
    “那我们就从印尼脚下,挖出一座能源宝藏来,给全世界看看,我们的太空电梯,不只是通往星空的路,它也是能源革命的一个起点!”
    会议结束时,阳光依旧明亮。可所有人心中都清楚,接下来的路,注定不平静。
    改变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当这份改变,需要在高风险和高成本之间找到平衡。
    “李总,地热协同项目组已经开始组建。”方东河快步走来,手上捧着一沓资料,语气里多了一分干劲。
    “不过,初步测试需要不少资源倾斜,我担心进度会比预想的慢。”
    李凡接过资料,快速扫了一眼,嘴角一扬:“资源倾斜?不如说是投资未来。曲总呢,他不一直催着你提进度吗?”
    方东河露出一个无奈的笑:“曲总刚去协调设备采购了。话说回来,这方案还真是够超前的。
    利用地热捕获技术直接发电,听着都像科幻小说。”
    “那我们就写一部科幻的现实版。”李凡转身走向实验室,声音轻快,“说不定将来,还会有人写我们这群疯子的故事。”
    实验室内,数台模拟设备已经开始运转。
    各种数据实时刷新,密密麻麻的曲线让人眼花缭乱。
    一位年轻工程师皱着眉头盯着屏幕,忍不住吐槽:“热捕获效率低得吓人,连百分之二十都不到,这样怎么填电梯的肚子?”
    “这就是我们在这儿的意义,不是吗?”方东河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加大温差实验参数,看看高压下的变化情况。”
    李凡站在旁边,静静观察着整个团队的运作。
    每一个人脸上的神色都写满了专注,哪怕偶尔有些抱怨,也能迅速投入工作。这让他心里多了一份踏实。
    “李总。”一位年长的研究员走了过来,手上拿着一份分析报告。
    “我们的团队已经提出了一个初步方向,或许可以试试采用多层热交换技术。这样能在现有地热条件下提高能量捕获率,起码提升到30%以上。”
    “很好。”李凡翻阅报告,目光微亮,“这种方案的实现成本如何?”
    “需要定制化设备,前期投入会比较高。但如果能成功,长远来看,回报相当可观。”
    “行,就按这个方向走。”李凡果断拍板,“初期投入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成果。其他问题,我来解决。”
    研究员点点头,刚转身离开,又回头补了一句:“李总,真佩服您,换别人早被这技术坑绕晕了。”
    “技术不是坑,而是跳板,看你会不会跳。”李凡笑笑,继续观察实验进展。
    几天后,模拟测试的阶段性成果终于出炉。
    方东河一脸兴奋地冲进办公室,把一叠数据往桌上一拍:“搞定了!热捕获效率达到了35%,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35%?”曲云山听后放下手中的咖啡,眉头一挑,“这可比之前的效率高了接近一倍。”
    “没错。”方东河拿起数据表,像在展示一件艺术品。
    “通过多层热交换技术,我们已经实现了稳定输出,而且这些数据表明,实际操作中甚至可能达到40%以上。”
    李凡靠在椅背上,嘴角扬起:“很好,这就是我要的成果。不过,这还只是起点。我们要的不是高效,而是足够震撼。
    方总,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把这技术,变成星联的又一张王牌?”
    方东河推了推眼镜,眼神中透着坚定:“只要时间足够,这张牌肯定亮瞎同行的眼。”
    晚上,李凡独自站在办公楼的天台上,望着星空出神。夜风微凉,但他的思绪却像燃烧的火焰。
    他要的不只是成功,还要在太空电梯的顶端,立下一座里程碑。
    人类征服星空的脚步,从这里开始,而星联集团,将是无可争议的引领者。
    第二天上午,星联集团总部,董事会会议室。
    长桌两端,十几位董事悉数到场,气氛剑拔弩张。
    会议桌中央,投影屏幕上,正显示着地热协同项目的最新测试数据,数字跳动,像是一场无声的辩论。
    会议还没正式开始,低声议论已经弥漫整个房间。
    “耗资太高,周期太长。”一名董事挥着手里的文件,语气冷峻,“短期内投入巨大,产出却难以保证。我们冒不起这个险。”
    另一位资深董事点头附和:“是啊,这个项目听着很美,但实际操作中,难度和风险完全不在同一量级。万一失败,谁来承担责任?”
    李凡站在会议室前方,安静地听着所有人的意见,手里握着一支钢笔,轻轻转动。
    他没有插话,只是将每一句反对意见记在心里。
    他知道,真正的关键不在于争辩,而在于让数据和远见替他说话。
    “好了,安静。”曲云山出声打断,目光扫过众人,“今天这场会议,不是讨论项目的风险,而是讨论它的价值和未来。李总,你准备得如何?”
    李凡点了点头,走向投影屏幕。
    他的步伐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所有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各位董事,刚才听了大家的意见,我只想说一句:如果星联只是害怕风险,那我们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更不会有太空电梯这个项目。”他顿了顿,目光直视众人。
    “现在,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这个地热协同技术,值得我们赌一次。”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切换到一组数据对比图。
    红色柱状图代表之前能源方案的长期成本,绿色柱状图则是地热协同技术的预测收益。
    “这是两种能源方案的成本对比。”李凡用钢笔指着图表。
    “之前的方案,在初期成本较低,但随着运营时间的拉长,能源消耗成本,会以指数级增长。
    而我们新的地热协同技术,虽然初期投入高,但能在五年内实现收支平衡,十年后,这将成为整个项目的净利润增长点。”
    有董事提出疑问:“五年?十年?市场变化那么快,谁能保证这种长期预测的准确性?”
    李凡笑了笑,点开下一页幻灯片:“这不是赌命,是计算。这份收益预测,不仅基于当前市场趋势,更结合了星联未来的全盘布局规划。
    我们不只是要建设一座太空电梯,而是要将它打造成一张名片,一个引领能源革命的标杆。
    而且它对于我们太空产业的支撑作用,我想这也是不言而喻的,这根本就不是简单的盈亏数字可以比拟的。”
    会议室里有人皱眉,也有人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时,江子胜清了清嗓子,接过话头:“各位,我补充一点。关于技术风险和法律监管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
    这包括从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到运营监管的全流程管理。”
    “法律风险是可控的。”江子胜顿了顿,扫视全场,“但错过这个机会,可能是不可挽回的。”
    听到这里,杨庆华也接着说道:“在这个能源方案的融资方面,我们已经设计了一套灵活的资金分配方案,确保初期的高投入,不会拖累其他项目运营。
    甚至不少亚洲联盟内的成员国,以及其他部分新大西洋联盟的国家或资本,都愿意直接注资投入。
    在资金和现金流这块,是没有问题的。”
    这番话让几位原本摇摆不定的董事开始动摇。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李凡见火候差不多了,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补上最后一刀:
    “各位,这个决定,不仅关乎我们是否能降低太空电梯的运营成本,更关乎我们是否能在太空产业方面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能源更不用说了。
    在这其中如何抉择,我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一票,是对星联未来的宣言。”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时钟的滴答声回响。
    片刻后,一名年长的董事缓缓举手:“我支持。”
    接着,更多的手陆续举起,最终,全票通过。
    会后,星联集团发布消息,宣布将在太空电梯项目中引入地热协同技术。
    这一创举,迅速成为业界焦点。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称星联此举为“化危为机”的经典案例。
    李凡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的灯火辉煌。
    他嘴角微扬,心中却没有一丝松懈。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入狱第一天,直接干翻监区老大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ABC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东京泡沫人生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 霍格沃茨的混子教授 女帝:让你解毒,没让你成就无上仙帝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我在异界肝经验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日常系综影:我的超能力每季刷新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从下邳救吕布开始 在修仙世界的悠闲生活 中奖被害,复活后,我人间无敌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