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星联总部的一号实验大厅内,巨大的全息投影覆盖四周,将所有人带入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
头顶悬挂的光环设备,散发着微弱的蓝光,技术演习的倒计时数字正不断跳动,充满了紧张的氛围。
“各位,演习将在五分钟后开始。”方东河站在中控台前,向候选人们宣布。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能力测试,涉及危机管理、资源协调、技术应用和市场竞争。最终成绩,将决定你们在接班人计划中的排名。”
刘临君站在人群中,身着轻便的蓝色工作服,显得格外沉稳。
他的目光扫过身旁的候选人们,既有来自内部的熟面孔,也有外部邀来的行业精英。
每个人的神色都很凝重,但他能感受到一种隐隐的较劲气氛。
倒计时归零,全息屏幕一瞬间被点亮。
演习是模拟一次突发技术危机:一颗轨道卫星,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故障,可能在十小时内失控并坠毁,威胁地面多个城市的安全。
参与者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制定修复方案,同时协调全球资源以避免灾难。
“各位,这是你们的第一道考题。”系统提示音刚结束,所有候选人都被分配到不同的虚拟会议室,各自带领一个团队展开行动。
刘临君快速查看了卫星的技术数据,和地面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他眉头紧皱,随即转身看向团队成员:“我们分两步走。
第一,检查卫星上的核心模块,看能不能通过远程指令恢复功能;
第二,启动应急计划,预估最坏结果的影响范围,并提前转移地面设施。”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团队成员迅速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其他候选人的虚拟会议室内,也传来类似的指令声,整个模拟环境一片繁忙。
由于时间紧迫,全球用于处理这场危机的技术和物资有限,候选人需要通过谈判和合作来争取更多资源。
“刘总,我们的远程指令程序,需要更强的算力支持,可目前的分配资源不足。”团队的一名技术人员焦急地说道。
刘临君低头快速查看了一下资源清单,发现关键计算资源,几乎被另一组候选人预订一空。
他迅速打开公共频道,向资源占有最多的团队发起对话:“我们需要你们的算力支持,我可以用精确的轨道预测算法作为交换。”
屏幕另一端的候选人,是来自外部的一名资深技术专家。
他挑了挑眉:“轨道预测算法?说实话,我已经有一套很不错的解决方案了,为什么要用你的?”
刘临君平静地回应:“因为我的算法,能帮你节省20%的处理时间,而这段时间,可能决定我们是否能避免地面灾难。”
对方沉默了两秒,最终答应了交换。
算力问题解决后,刘临君的团队得以迅速推进修复工作。
然而,不同团队之间的竞争,让现场氛围变得更加紧张。
有人选择独占资源,有人尝试合作,但更多的是犹豫和观望。
刘临君意识到,如果每个团队都各自为战,整体效率将大大降低。
他主动联系几位候选人,在公共频道提议:“我们可以共享当前的危机应对数据。每个团队专注于一个具体模块,这样能大幅提升效率。”
“共享数据?”一名外部候选人嘲讽道,“那岂不是帮了竞争对手?”
“现在不是比赛的时候。”刘临君语气坚定。
“这是一次危机演习,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证明自己。如果我们失败了,受影响的是整座城市,而不是个人排名。”
他的话让频道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最终,几名内部候选人率先表示同意,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公共服务器。
刘临君率领的团队迅速整合这些数据,优化了整个卫星修复计划的执行效率。
当这一阶段的演习结束时,屏幕上显示出各团队的关键表现数据。
刘临君团队的得分遥遥领先,不仅因为技术策略准确,更因为他的合作精神和高效的资源调度。
演习监控室内,李凡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目光中透着一丝欣慰。
他看着大屏幕上刘临君的名字,轻声自语:“果然不出所料,这小子有成为领袖的潜质。”
但很快,他的目光转向其他候选人的表现数据,眉头微微皱起。
虽然整体成绩不错,但部分候选人,为了争夺资源出现了明显的过激行为,甚至在模拟环境中制造了不必要的混乱。
这些细节让李凡开始反思——接班人计划,是否真的能选出一个,比他更适合带领星联的人?
全息投影渐渐熄灭,这一阶段的技术演习完美收官,但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各团队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虚拟环境中的数据流动变得愈发混乱,每个候选人都在以最快的速度调整战略、争取优势。
资源是有限的,优先权的竞争,直接决定了每个团队的最终表现。
就在所有人全力以赴时,一份来自“星联全球网络监管系统”的紧急通知,打破了原有的节奏。
系统监控到,有一名外部候选人,通过他背后的政治关系,向星联合作的某国政府施加了压力。
“紧急通知。”一名技术监控员面色凝重地报告,“某国的政府部门,突然要求调整演习中卫星资源的分配权,理由是配合‘紧急公共安全演练’。”
“配合?”李凡站在监控室中央,眉头一挑,语气中透着一丝冷意,“告诉我,资源调整请求是针对哪个团队的?”
监控员操作几秒,屏幕显示出明确的指向:“是外部候选人乔纳森所在的团队。”
与此同时,演习内的虚拟环境,突然产生了资源重新分配的命令。
这导致一些正在推进计划的团队进程被打断,尤其是刘临君的团队,他们的算力资源突然减少,团队成员被迫暂停部分操作。
“这是什么情况?”团队中的技术主管惊呼,“我们关键的算力资源被转走了!”
刘临君迅速查看后台数据,发现资源被调配到另一个团队,心下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慌。集中剩余资源,优先完成关键节点。至于资源转移的原因,我来解决。”
他进入公共频道,语气冷静而克制:“请求技术监管部门,确认刚刚的资源调整,是否符合演习规则。如果存在违规,应该立即回撤。”
在监控室内,李凡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流,眼中寒意渐浓。
他挥手示意暂停演习的相关环节,随即通过公共频道发布声明。
“各位,”他的声音在虚拟环境内响起,每个团队的成员都能清晰听见。
“刚刚有外部力量,试图通过非正当手段干扰资源分配。星联演习有明确的规则,任何形式的外部施压都不被允许。”
他的目光扫向监控屏幕,语气沉稳却锋利:“我想提醒所有候选人,星联不需要借助政治手段的人。真正的领导者,应该用实力说话,而不是依赖外界的权力。”
屏幕上的资源数据瞬间恢复正常,刘临君团队被挪走的算力重新回到后台,他们的系统立刻恢复了运转。
这一事件在候选人之间,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很多人开始低声议论,甚至怀疑其他外部候选人,是否也在暗中使用类似手段。
虚拟环境内,虽然一切都恢复了正常,但竞争的气氛却更加紧绷。
“乔纳森,这次真是多亏了你的‘智慧’啊。”一名外部候选人讽刺道,语气中满是挖苦。
“我只是用了一点资源协调的策略。”乔纳森轻笑,试图掩饰自己的尴尬,“演习本来就和现实接轨,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这难道不是领导者的特质吗?”
他的解释并没有让人信服,反而让更多人,对他投来冷漠甚至敌意的目光。
在混乱的氛围中,刘临君显得格外冷静。
他没有在公共频道中继续追究责任,而是专注于团队的任务。
“现在资源稳定了。”他看向团队成员,语气中透着鼓励,“重新优化计算模型,把耽误的进度追回来。”
团队成员们很快投入工作,整个团队的运转迅速恢复正常。
最终,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既定目标,并提交了全局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监控室内,李凡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分析报告,刘临君团队的表现,无疑是整个演习中最亮眼的。
无论是技术判断、团队协作,还是资源应对,他们都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乔纳森团队的混乱表现。
尽管通过外力争取到更多资源,但由于内部协调问题,最终他们并没有完成演习目标。
李凡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片刻,随后缓缓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规则之外的聪明,永远成不了真正的领导者。”他轻声自语,“规则之内的坚持,才能定义星联的未来。”
演习环节结束后,候选人的得分公布。
刘临君的团队,以压倒性优势排名第一。毕竟他的团队,任务完成时间最短,资源利用率最高,合作效率遥遥领先。
而乔纳森则因为违规操作,被扣除了大量分数。
但对于李凡来说,这次演习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候选人的评估,更是一次对星联未来规则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临君的表现,真是无可挑剔。”评审团的一位资深顾问忍不住感慨,“既有技术的深度,又能带动团队合作,这样的领导力很难得。”
李凡站在监控室后方,双手抱臂,静静地注视着屏幕。
“这些人,显然更关注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任务本身。”李凡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一丝失望。
而星联内部的几个候选人,也并非完全让人满意。
屏幕上的数据显示,有两名年轻高管,在资源分配环节表现出明显的经验不足,导致团队协作效率大幅下降。
“年轻人确实需要更多的锻炼。”一位评审团成员试图安慰李凡,“经验不足可以培养,只要理念正确,他们会成长起来的。”
“理念正确......”李凡喃喃重复着这句话,眉宇间的深思更加明显。
他的目光转向窗外,脑海中浮现出星联初创时的画面。
那是1990年的一个凌晨,李凡和第一批团队成员,还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讨论公司定位。
桌上的资料堆积如山,只有一盏旧台灯照亮了整个房间。
“我们做技术,不是为了抢什么市场第一。”当年的李凡眼神锐利,声音却透着平静的坚定,“是为了让科技,真正改变人的生活。”
他的团队成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那时,他们没有资源,没有权力,只有对技术的热爱和一腔孤勇。
回忆的画面戛然而止,李凡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
现实与记忆的对比,让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星联今天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他低声说道,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站在旁边的评审团顾问倾诉。
“大到不仅吸引了那些想推动技术的人,也吸引了那些只想分蛋糕的人。”
顾问沉默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问:“那您对刘临君怎么看?”
李凡的表情,终于缓和了一些,嘴角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他很不错,至少目前为止,他的每一步都踩得很稳。
技术有深度,视野也足够开阔。他或许没有我的狂热,但有我当年缺少的冷静。”
“不过......”他的声音停顿了一下,语气陡然一转。
“星联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冷静的执行者,还需要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人。这个‘正确’,往往不只是理性,还关乎内心的信仰。”
会议结束后,评审团开始整理最终报告,李凡独自回到了他的办公室。
他站在落地窗前,远眺着城市的夜景。
深蓝的天幕下,星光点点,像极了星联初创时的那些不眠之夜。
“星联可以有很多种未来。”他喃喃自语,眼神深邃而复杂,“但它的核心,永远不能被贪婪所污染。”
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一份文件上。
那是星联接班人计划的最终名单。
“或许,该再筛选一次了。”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真正的接班人,不只是为了星联的延续,而是为了它的初心。”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影渐渐淡去。
而在李凡的心中,已经默默勾勒出一个更加严格的选拔方案。
这场竞争,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