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深市的早晨,阳光洒在这座城市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科技与繁忙交织的节奏。
高楼林立间,地铁呼啸而过,路上的行人步履匆匆。
远处,海面闪着金光,而这一切的背景中,一座巨大的现代化建筑群巍然耸立。
它的中央,银灰色的圆顶反射着阳光,犹如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场景。
这是星联主导的“全球首座商用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而这个结果,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多方协商调整和利益分配,以及各项前置准备才得来的。
它被命名为“电母一号”,位于深市的大鹏湾畔,占地数百亩。其设计不仅富有未来感,还体现了生态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李凡站在发电站的主控大厅,身穿简洁的深色西装,目光从巨大的落地窗中望向外面繁忙的施工场景。
机械臂、无人机、工程车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每一个环节都井井有条。
远处,高耸的冷却塔冒着淡淡的白色水汽,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李总,”一旁的项目经理陈锐走上前,递给他一份最新的施工进度报告。
“所有核心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外围系统也在做最后的测试。我们完全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整体验收。”
李凡翻阅着报告,嘴角带着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点点头,说道:“很好。这不仅是星联的项目,也是深市的名片,更是全球能源行业的新起点。任何细节都不能出错。”
陈锐连忙点头:“我们全程都在加班盯进度,技术团队简直和机器一样高效。不过,他们每次提到奖金时,精神头又更足了。”
“该给的绝不能少。”李凡语气轻松,但眼神依旧锐利,“这不是普通的项目,参与这次工程的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
大厅内,另一侧的屏幕,实时投影着施工现场的画面,一群身穿防护服的工程师正在检查反应堆的核心组件。
反应堆中央那枚巨大的磁约束装置正缓缓旋转,释放出淡蓝色的辉光。
“这家伙,真是个艺术品。”方东河一边盯着屏幕,一边感慨地说道。
作为星联的首席技术官,他对这座发电站倾注了无数心血。
“但它可不只是用来看的。”李凡转头看向他,语气中多了几分幽默,“这玩意儿每天能输出的能量,够整个深市用好几天。”
方东河笑了笑:“不过话说回来,这确实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复杂的项目之一了。所有组件的精度要求都是微米级别,稍微出点差错,后果就是亿级损失。”
李凡闻言,表情微微一凝。
他深知这座发电站的重要性,也明白这背后承载着的不仅是技术突破,还有全球能源市场的期待。
“所以,不能有任何差错。”他低声说道,随后又看向屏幕上的数据流,“你觉得我们能让这个项目不负期待吗?”
“如果是星联,肯定能。”方东河的语气毫不迟疑。
远处的施工场地上,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正举着平板电脑,紧张地检查数据。
他的额头布满汗水,显然正在经历一场极其严苛的测试。
“进展如何?”李凡通过对讲系统问道。
工程师的声音传来:“磁约束装置一切正常,等离子体保持稳定,能量泄漏率控制在0.02%以内。”
“很好。”李凡点头,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这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无法想象。
当天傍晚,夕阳染红了深市的天际线,整个发电站的施工场景被金光笼罩。
李凡站在主控大厅的露台上,俯瞰着眼前这座壮丽的工程。脑海中,他仿佛已经看到它投入运营后,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
核聚变发电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
它的落地,将重新定义人类对能源的想象。
清洁、高效、无限的能源供应,能够帮助解决许多因能源短缺而导致的问题。
从贫困地区的电力不足,到工业化国家的碳排放,这项技术将是未来的基石。
“李总,”苏雅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微微一笑,“媒体那边已经准备好了,等正式启动时,您需要发表一段致辞。”
“说什么好呢?”李凡转过身,半开玩笑地问道,“‘我们点燃了人类未来的第二颗太阳’?”
“这句倒是可以用。”苏雅馨笑着回应,“但别忘了加点接地气的内容,比如深市市民的电费有望下降。”
两人相视一笑,李凡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但这个开始已经足够让人热血沸腾。
傍晚的天空,染上了浓烈的橘红色,核聚变发电站的核心控制大厅内,气氛却紧张得几乎凝固。
墙上的倒计时屏幕缓缓跳动,提醒着每个人,距离反应堆核心启动还有不到十分钟。
大厅内的人各司其职。
主控台前,技术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远处的一组工程师,正围着一块等离子体监控屏幕讨论,语速急促但语调冷静。
空气中,只有屏幕的滴滴声和偶尔低声交谈的嗡鸣。
李凡站在操作台旁,双手交叠在胸前,目光紧锁在主控屏幕上。
这是星联核聚变发电站的关键时刻,所有人的心都像被一根无形的弦紧紧拴着。
“反应堆内部温度已经达到标定值。”一名技术员报告,语气略显急促。
“磁约束场运行正常,约束力场稳定在误差范围内。”另一名工程师补充。
“冷却系统正在全功率运转。”负责外围设备的主管抬头看向李凡,眼中透着紧张与期待。
李凡深吸了一口气,平稳地说道:“确认所有安全参数,确保无误。”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股定心剂,压住了每个人心中的躁动。
倒计时还剩五分钟。
“李总,是否进入核心激发程序?”方东河走到李凡身旁,眼神里闪着兴奋和谨慎交织的光芒。
他的手握着控制键,一只手悬停在启动按钮上方。
“等等。”李凡摆了摆手,目光移向大屏幕上显示的各项数据,“核聚变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哪怕只有0.01%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意外。”
大厅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
“检查完毕,一切稳定!”主控台的一名技术员大声说道,语气中难掩兴奋。
李凡点点头,转向方东河,声音低沉却带着强大的力量:“启动吧,让它点燃星火。”
方东河深吸一口气,用力按下了启动按钮。
一瞬间,大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开始剧烈跳动,几条橙色的等离子体轨迹在图像中高速旋转。
紧接着,整个大厅的灯光微微一暗,仿佛空气中都被注入了一丝紧张的电流。
“核心点火成功!”技术员的声音几乎是喊出来的。
接着,屏幕上显示出等离子体反应堆的实时数据。
温度迅速攀升,达到数百万摄氏度,磁约束场牢牢锁住了反应堆内的等离子体,整个系统运行平稳。
“能量转化率已经达到80%。”一名负责能源输出的工程师报告。
“提升到100%,启动外部电网连接!”李凡的命令果断而干脆。
几秒钟后,整个发电站上方的灯光猛然亮起,冷却塔顶部喷涌出一团淡淡的水蒸气,直冲夜空。
整个控制大厅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窗外的深市夜空,被发电站发出的光辉点亮,原本暗淡的工地,瞬间变成了宛如科幻电影般的画面。
远处,城市的天际线被映衬得更加明亮,仿佛在昭示着一场新能源时代的来临。
“我们成功了。”方东河的声音低沉而兴奋,他转头看向李凡,眼中闪着泪光。
李凡并没有立刻回应。
他的目光落在屏幕上,观察着能量输出的曲线,直到确认所有数据完全稳定后,他才缓缓开口:“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测试,这是人类迈向未来的一大步。”
大厅内的技术团队沸腾了,欢呼声和击掌声此起彼伏。一些年轻的工程师甚至激动得抱在了一起。
陈锐跑过来,满脸通红:“李总,您知道吗,这一刻,一直都是我的午夜梦回!”
李凡转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道:“我们所有人都是。今晚,你们可以骄傲地告诉自己,这个项目因你们而成功。”
深市的几座地标建筑,在同一时刻点亮,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发电站输出的电力供应量。
李凡站在控制大厅外的露台上,眺望着被照亮的夜空。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这座发电站未来将带来的改变——清洁能源彻底取代化石燃料,全球能源格局被重塑,人类真正告别能源危机。
“李总。”苏雅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的表情难掩兴奋。
“全球新闻已经开始播报了,很多媒体直接把这称作‘新能源革命的开端’。”
李凡点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的夜空:“革命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大的挑战。”
风吹过,带来一丝夜晚的清凉,而发电站的光芒依旧璀璨,像一颗新升起的太阳,照亮了人类能源革命的未来。
深市会议中心外,媒体的闪光灯如繁星闪烁,来自全球的记者、学者、企业家以及各国政要云集于此。
今天,是星联主导的“全球首座商用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落成的发布会,所有人都在期待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时刻。
大厅内,一块巨大的全息屏幕,悬挂在舞台中央,播放着发电站建设和核心设备运行的实时画面。
画外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星联,点燃了人类的第二颗太阳。”
当画面切换到深市夜空被发电站照亮的壮丽场景时,台下观众爆发出一阵掌声。
几名联合国能源事务官员低声交谈着,显然对这一技术突破充满敬畏。
李凡站在后台,透过一层薄薄的帘布,看向台下的座无虚席。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重大场合,他此刻的心情仍然复杂。
这个项目,承载着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全球能源格局的转折点,而这一切都将在接下来的演讲中由他亲自揭幕。
“李总,准备好了。”苏雅馨走到他身旁,递过演讲稿。
李凡摆了摆手,笑着说道:“稿子就算了。我知道要说什么。”
几分钟后,李凡缓步走上舞台,全场灯光聚焦在他身上,掌声雷动。
面对如此盛大的场面,他却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站定,目光沉稳,等待现场逐渐安静下来。
“各位来宾,朋友们。”他的声音从容而坚定。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这座发电站的落成,不只是深市的荣耀,也不只是星联的成就。这是一场属于全人类的胜利。”
他伸手指向身后的全息屏幕,画面上展现出核聚变反应堆的运行过程,以及能源输出的实时数据。
“核聚变是什么?”李凡顿了一下,微微一笑。
“简单来说,它是宇宙的火焰,是太阳燃烧的秘密。
而今天,我们终于把这种能量引入了地球。清洁、高效、几乎无限——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答案。”
现场掌声再次响起,但李凡抬起手,示意安静。
他的语气忽然变得更加低沉:“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希望,也要正视问题。
过去几十年,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了气候危机,而能源短缺让许多国家陷入困境。
这些问题,不会因为一座发电站的落成而瞬间消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但它能成为改变的开始。”
屏幕切换,展示出发电站的预期能源输出量,以及对全球碳排放的减少贡献。
“星联的核聚变技术,足以为一座大城市提供清洁电力,并将碳排放降到零。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也意味着对地球未来的责任。”李凡的声音铿锵有力。
“我们不需要在发展与环保之间做出选择,我们可以两者兼得。”
他的语气渐渐缓和,带着一丝展望:“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不仅属于地球。它是我们迈向星际文明的重要一步。
在现在,我们的‘星港城’、‘广寒宫’、‘太空电梯’等等,都可以更高效的运行和产出了。
而在未来的火星基地,在太空殖民地,核聚变将为人类提供不可或缺的能源支持。
这座发电站,不只是能源革命的起点,也是人类通向星际未来的一个重要桥梁。”
现场一片寂静,紧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发布会接近尾声时,李凡邀请项目团队上台。
这些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拘谨,但眼中却闪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今天的主角不是我,是他们。”李凡微笑着看向团队,语气柔和而真诚。
“正是因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我们才能点亮这束属于未来的光芒。
比如我们的郑开明先生,他在过去将近二十年时间的持续投入,也终究让他得偿所愿。”
现场掌声再次响起,而全球直播平台的弹幕被“致敬科学家!”“历史性时刻!”刷满。
当发布会结束,夜幕彻底降临时,深市的天际线,因为核聚变发电站的光辉,显得更加壮丽。
李凡站在发电站的控制大厅露台上,仰望今晚的星空。
“李总,全球媒体的反响非常好。”苏雅馨走到他身旁,拿着平板电脑快速汇报。
“各国政要,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贺。这次,我们不仅赢了技术战,也赢得了舆论战。”
“这不是战斗。”李凡低声说道,语气平静但充满力量,“这是一个开始。”
他抬头望向夜空,目光穿透无垠的黑暗,仿佛在寻找更远的星光。
属于核聚变的未来已经到来,而属于人类的星际文明时代,也正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