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帝殷> 第二十六章 僵持

第二十六章 僵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很简单,这涉及到朝廷的战略问题。
    首先,要是放开手脚去打楚贼,符亚戊有七八成胜算把高皇帝这个逆子摁在地上暴打。
    但是不能!
    因为他背后有临淄国,朝堂君臣一致认为临淄国不可信任,有反复摇摆,伺机造反之意。便是他自己,同样也是如此认为。
    不能完全信任临淄王,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将自己主力从彭城转移。
    如此一来,楚逆不来打,一味与自己对峙,他也只能耐着性子寻找对方破绽。
    可最大的问题在此刻暴露。
    楚逆可以肆无忌惮的往后拖,但是他不能!
    不是朝廷拖不起,而是不能拖。
    因为,若是朝廷不能以雷霆之势扫灭楚国,那北方的诸侯王可就要生出其他不该有的心思。
    这样一来,危机不仅不会解除,反而会加剧!
    总结而言,朝廷对楚贼是有大优势的,但是现在迫于整个天下的大局势,符亚戊必须要保证临淄王不动,他才能动。
    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他现在不管临淄王,南下与楚王发起决战,万一临淄王造反切断他后路,自己这十几万大军不说全军覆没,那也是十不存一。
    同时,朝廷遭此大败,北方的诸侯王还能坐的住?
    再比如,他继续僵持下去,虽然可以保证楚逆无法北上和临淄王不敢造反,可问题同样无法回避。
    僵持的越久,北方的诸侯王就会认为朝廷外强中干,他们一样会生出其他心思。
    毕竟,北方的诸侯王甚至要比楚王和临淄王更加狂傲。
    当年为什么只有楚王太子和临淄王太子入关伴读储君?
    是朝廷没有要求北方诸侯王送王太子来吗?
    不,不是,而是他们以各种借口推脱!
    从这一点来看,北方的诸侯王就值得以最大的恶意揣测。
    身为中枢大臣,相信一个诸侯王不造反的原因只能有一个。
    那就是他没有造反的实力!
    如同他们现在捏着殷蛟不放一个道理,临淄王有造反的实力,所以就不能绝对信任。
    否则,只要他有造反的实力,那就必须默认他是潜在的‘反王’。
    如果这点觉悟都没有,他又怎么可能得到高皇帝赏识,功拜长安侯!
    可惜,从对殷蛟的试探来看,他没有办法相信临淄国忠心,进而安心与楚逆对决。
    在长安侯忧心忡忡寻找破局之策时,楚军阵营同样有人非常着急。
    他就是济北王。
    这次他倾巢出动,除却自己的王太子,其他的妻妾子女可是一个都没带。
    随着他兵败南下,济北国不用想也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他的妻妾子女,大概率要被抓去长安通通砍头。
    相比较楚王的镇定,济北王是恨不得马上提兵和符亚戊决战。
    但每次他向楚王提议时,对方的回答永远只有一个。
    没到时候。
    “兄长,再不打,等入冬,粮草不济,可就不好打啊。”
    室内,济北王苦苦劝楚王出兵。
    “放心吧,国内有数年粮草储备,我们耗的起。”楚王很平静的回答。
    他能在江东坐稳楚王之位数年,又岂是只会镇压项氏余孽这一手?
    若是他只会打仗,那楚国民生必然凋敝。
    要知道,此地乃是项王起家之地,若民众不服他这个大王,项氏余孽定然会借机生事。如此一来,楚国早就分崩离析,他也不可能聚集数万大军。
    眼下,他不说将楚国经营的固若金汤,但至少能保证绝对服从。
    所以,对济北王的担心,他并不放在心上。
    不过他也不会生硬的拒绝济北王,只是不停的好生安抚。
    半个时辰后,济北王带着同样的答案离开。
    不多时,唐何步入室内。
    “大王,看起来济北王已经失去耐心。”
    “寡人看得出来。”楚王端起酒樽轻抿一口。
    唐何迟疑片刻,说道:“其实不仅是济北王,眼下军中也有不少人按捺不住。”
    “寡人会安抚他们。”
    唐何嘴唇微动,想说什么,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很想问大王到底什么打算,准备如何破敌。可见大王没有说的欲望,他也就放弃问出来。
    草草离去,室内只剩下楚王一人。
    少顷,他踱步走到與图前。
    “大好河山呐。”咂咂嘴,他复又摇头,“可惜,可惜。”
    他的目光盯着彭城,脸上泛着冷笑。
    老东西,你,敢离开彭城吗?
    符亚戊不会离开彭城,最起码在他认为局势没有彻底稳固之前,他绝不会放弃这座城池。
    彭城就是一个钉子,只要他占着彭城,楚逆就不敢北上,临淄王也不敢乱动。
    若是临淄王忍不住造反,嘿嘿,朝廷顷刻之间便会再度派军征讨。而他,将会在彭城派兵搅得临淄国后方天翻地覆。
    同时,他也能依靠彭城摁着楚军无法北上。
    但是很可惜,临淄国目前没有任何动静。
    而楚逆,同样如此。
    当然,朝廷也可以再派遣大军进入中原威慑临淄国。可那样一来,关中守备空虚,又该怎么办,征集新军吗?
    符亚戊知道,这不是不行,而是没到这一步。真到这种关头,肯定要这么做。
    但问题是,天子有天子的考虑,大臣有大臣的考虑,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
    或者说,他们认为楚贼是大敌,但在临淄国还没有造反的情况下,不值得关中兵马倾巢而出。
    否则,打一个楚国都要倾尽全力,那北方的诸侯王又有谁敢保证他们一动不动?
    总得而言,还是顾虑太多,掣肘太多。
    如果非要追根溯源找原因,那导致今天这一切发生的缘由只有一个。
    用棋盘砸死楚太子的储君。
    可惜,这是不能说也不能承认的错误。
    一旦承认,那储君要如何处置?
    处置储君,等同于天子向诸侯王低头。
    这样一来,天子还有威严吗?
    没有。
    而且处置储君,楚王就会满意不造反?
    没有人能保证。
    当然,朝廷还能命诸侯王出兵,不过这种脑残建议没人敢说。明知道这群诸侯王心怀鬼胎,这么做不是引狼入室?
    所以,只能自己打,还必须得打赢!
    又过去一个月,时间进入十一月。
    这期间,双方爆发过十几次小规模战争。
    目的在于抢收周围成熟的粮食。
    总的来说,朝廷兵马更能打,对楚军胜率高达八成。
    彭城一线占据优势,其他地方可就打得难解难分了。
    比如说汝南。
    在这片战场,朝廷兵马和景芮打成五五开,双方互有胜负。
    但总的来说,还是朝廷更亏。
    因为景芮这厮搅的汝南多地不得安生。
    最近符亚戊肉眼可见变得十分烦躁,不仅是他麾下的将军们看得出来,殷蛟也看的十分真切。
    原因不仅在于焦灼的战场,同样也在于长安那边。
    长时间的对峙,天子有些躁动。殷蛟曾偶然听见几名偏将议论,说什么‘长安居然有人说大将军养寇自重,简直岂有此理’类似的话。
    不管这句话是真是假,有一点可以确认。
    长安君臣都不满意符亚戊继续和楚王对峙。他们希望看见符亚戊迅速扫灭反贼,将楚王人头送去长安。
    殷蛟暗自冷笑,老登,你也有今天呐。
    虽然他不能完全看清楚符亚戊固守彭城的战略意义,但他明白,符亚戊做的没错。
    原因很简单,看敌人什么反应就对了。
    如果彭城不值得守,楚军不会一直僵持,而是早就大军兵临城下。
    要知道,造反的可是楚军,他们比谁都更想嬴。
    结果现在楚军一动不动稳如老狗,真的是他们不想动?
    当然不是,还不是有顾虑!
    这份顾虑,就在彭城。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符亚戊大概率是没犯战略错误。
    可惜,将在外,远在长安的君臣可不会和符亚戊有一样的考虑。
    他们只看见符亚戊一动不动如同老龟。
    或许,再过些时日,什么‘怯战’、‘通敌’、‘拥兵自重’之类的谣言就该出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霍格沃茨:伏地魔也别阻止我学习 灵魂扳机 知否:我是徐家子 我的半岛2007 潜伏木叶,兼职火影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猎魔人:女术士才是最强装备 日夜游神 无敌升级王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阎浮武事 怪猎:荒野的指针 无敌道医 天官赐邪 扶摇九霄传 重生我可就制霸乒乓了[九零] 我必须立刻撞大运 哥们竟是曹操型上单?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