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家父朱棣,朱元璋为我续命> 第139章 天命所归

第139章 天命所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盛庸阵前,坚实的战盾一字排开,层层叠叠,刀枪不入,令人颇为头疼。
    朱棣提前备好了木钻,上面有带逆钩的铁钉,可勾动盾牌。
    一声令下,燕军将士齐齐将木钻抛出,共同发力,战盾相互牵动,被勾连而起,盛庸所部失去盾牌的保护,暴露于燕军铁骑之下。
    随后,燕军万箭齐发。
    箭矢如雨,密集落下,失去战盾保护,盛庸左掖将士连连后退,阵形混乱,尚未来得及发射火器,燕兵便已凶猛扑来,混战在一起。
    谭渊见敌阵躁动,立即扬鞭策马,向前猛冲,他力大无穷,能拉开两石强弓。
    眼见谭渊于阵中激荡,攻势凌厉,锐不可挡,盛庸麾下猛将庄得,拍马向前,迎上去,与之拼死力战。
    激战之中,谭渊坐骑马失前蹄,跌落倒地,庄得举刀猛砍,谭渊躲闪不及,当场死于刀下。
    朱棣再次损失一名大将。
    眼见对方士气大振,朱棣深知强攻难胜,顿时心生一计,率朱能、张武等精锐骑兵迅速绕道敌人背后,在夜色的掩护下,发起猛攻,前后夹击。
    庄得交战正酣,不知燕兵从后方突袭,身受重伤阵亡。
    谭渊战死,朱棣心疼不已,怒不可遏,亲自带领十余骑穷追猛打,不知不觉,夜幕低垂,伸手不见五指,只得就地宿于野外。
    天微微亮,朱棣睁眼一瞧,这才发现身处敌营。
    朱棣给左右使个眼色,让他们莫慌,然后趁其不备,跃身上马,疾驰穿营而过。
    盛庸所部根本没想到燕王竟然宿在他们的营地,惊愕对视间,朱棣已冲出大营,扬长而去。
    回到己方营地,朱棣快速集结队伍,整军备战,及时复盘昨日战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诸将说:“大抵临阵贵于审机变,识进退,须以计破之。”
    “两军相斗勇者胜,此光武所以破王寻也”,朱棣高声鼓舞士气。
    临阵贵在随机应变,进退自如,善用计策,战术灵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朱棣一改往日猛冲硬闯的方式,新定的作战策略,充分发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在混战中快速来回穿插,发现敌军薄弱环节,立即凶猛出击。
    早上晨光熹微,双方派兵列阵,准备再战。
    燕兵在东北方向布阵,盛庸则在西南严阵以待。
    按照既定安排,燕军精锐骑兵于战阵间纵横驰骋,来回冲荡。
    盛庸所部不愧为精锐之师,阵形被冲开随即复合,虽反复多次,但阵形却未见紊乱。
    燕军未找到敌人破绽,便无法发出致命一击。
    双方相持不下,激战不已,兵刃相接声、喊杀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
    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足足胶着了四个时辰,仍未分出胜负。
    值此关键时刻,一场及时的大风再次刮起,尘土飞扬,黄沙蔽天。
    盛庸所部逆风而战,风沙迷眼,陡然转为劣势。
    在狂风的相助下,燕兵顺风而动,士气高昂,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迅速扭转战局。
    盛庸的部众抵挡不住凶猛的攻势,丢掉辎重,撤回德州。
    “又是一场大风”,老皇帝听到这儿,不由得感叹道。
    朱高爔也难以自圆其说,只得静待老皇帝的高见。
    “要是没有狂风相助,你爹啊,胜负难料”,朱高爔眯着眼看向朱高爔,似乎在怀疑大孙子掺假。
    天地良心,你火眼金睛,我哪敢呢?!
    朱高爔委屈巴巴的小眼神,让老皇帝疑虑渐消。
    “就你爹这么个打法,他是如何进逼京师的?”老皇帝久经沙场,一眼瞅出其中的不对劲儿。
    “爷爷有何高见?”朱高爔顺势问道。
    “别问咱,照实讲,别添油加醋地骗咱,咱听得出来”,老皇帝仍是对大孙子的可信度存疑。
    朱高爔可怜兮兮地撇撇嘴,眨着黑亮的大眼睛求信任,老皇帝见状随意拿起一根奶棒塞他手里,打发了事。
    聊胜于无,朱高爔在心中叫苦连天,却又不敢不从。
    每逢关键时刻,便狂风大作,这是否代表着天意?
    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大多迷信。
    朱棣未必相信这些,但不代表不会以这种方式收拢人心。
    也许,朱棣登基后,曾一度有意无意地打造自身天命所归的形象,甚至可能在靖难之役过程中,便已经开始。
    想当年,朱元璋攻下金陵后不久,便下令改名为应天,意为顺应天命。
    朱棣一向被赞为最像其父,对父亲的成功经验,不会不留心思索。
    皇位只有一个,综合调动各项资源,争抢到手,才能博得活下去的一线生机。
    朱棣没有退路,他的大侄子建文帝能逼得湘王朱柏引火自尽,怎会对他客气?
    他若是束手就擒,八成是死于非命的下场,就像他家的老二朱高煦,不仅自己被赐死,所有儿子没一个能活。
    皇位之争,向来血腥而残酷。
    能打压对手,增加自身的胜算,又不会损耗兵力,一场代表天意的大风而已,朱棣何乐而不为呢?
    有上天相助,谁还敢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反正朱高爔是这么理解的。
    就算皇位是凭着真本事夺过来的,也不妨将功劳分一部分给恰到好处的大风。
    在说服他人方面,确实事半功倍啊。
    经此一战,整体形势再次发生逆转。
    不断受挫,不断抗争求生,朱棣在毫无退路的惨淡坚持中,终于扳回一局,重新占据优势。
    那么,夹河之战,盛庸败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除了朱棣死拼到底的一往无前外,盛庸本人出现了轻敌情绪。
    接连两次痛扁燕王,盛庸的声威骤然上升至极点,各种赞誉纷至沓来,盛庸有些飘了。
    据说,燕军缴获的战利品中,金银器皿、华贵衣袍赫然在列。
    出来打仗,带着这些玩意儿做什么?!
    显然是为了庆功用的。
    盛庸以为自己必胜无疑,结果输得很惨。
    但是,击败朱棣,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
    显然不是,平安、吴杰可一直没闲着啊。
    尤其是平安,那可是每战必效死力啊。
    眼见盛庸出尽风头,自以为是,他们心里能服气吗?
    当朱棣与盛庸的交战陷入僵持状态时,平安、吴杰本可奔袭前来,夹击朱棣,可是他们在途中逡巡多日,直至盛庸败退,始终没有出手相助。
    平安、吴杰不愿与盛庸合作,无形中使朝廷投入战斗的兵力骤减,胜利的天平自然向燕兵倾斜。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是最大总裁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武道大帝 山河志异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烂人真心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 史上第一豪横 神炉囚我五百年,女帝求我做帝尊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我写的盗墓小说成为考古指南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被逼入赘,我种田崛起横扫天下 追你装高冷,我宠校花老婆你哭啥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戚家军演义 乾坤塔 闪婚夫妻宠娃日常 官途危情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