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022
这个当然是……………
不会了!
因为刘彻今天来这里就不是为了求小九的,好歹他也是堂堂大汉天子,从来都只有别人求他的份,哪有他求别人的道理?
这也是刘彻从霍去病的口中得知小九提出的是什么条件后反应那么大的原因,毫不夸张地说,要不是因为小九长得像霍去病,更长得像卫青,要不是因为小九十有八九就是卫青的女儿,要不是因为小九她疑似能未卜先知,要不是因为小九很有可
能有一个周文王后代的老师,就奔着她提出的条件,刘彻都能让她明年的坟头草有三尺高。
然而谁让小九这个人就像是登buff叠出来似的,每一个buff都叠到刘彻的心坎上了,叫他气得要命都没忍心下旨要了小九的小命。
霍去病大概也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敢那么大胆地在刘彻的面前转述小九的话。
其实霍去病这么做,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想着让刘彻知难而退,就此打住的。
因为霍去病可是知道小九其实不怎么喜欢刘彻这位大汉天子的,但是偏偏她不知道“东方朔”就是刘彻假扮的。
所以小九要是跟“东方朔”走得近的话,哪天要是一个没注意说了一些刘彻的坏话的话,霍去病都不知道该怎么救小九了。
而且霍去病并不知道小九是不是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如果她只是误打误撞蒙中的,或者从别的地方知道这件事拿来忽悠刘彻的话,一旦被刘彻知道了,霍去病同样不知道怎么救小九。
要知道刘彻在求仙鬼这件事情上面好骗是好骗李少君明明是炼丹未成而先死的,他愣是坚信李少君化去不死??但是一旦让他知道自己被骗的话,那么骗他的人绝对没有好下场??文成将军李少翁就是因为被刘彻拆穿了他的骗术而被他处
死了。
只是霍去病完全低估了刘彻想要求仙问鬼的决心和热情,明明他都已经被小九提出来的条件气得跳脚了,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却道:“有本事的人总是有些傲气的,这个可以理解。”
霍去病:“……...???“
难道陛下没有发现小九提出这个条件不是因为她有做气而是想惹他生气吗?
一心想着小九和刘彻最好互相不喜欢,互相不接触的霍去病完全没想到刘彻竟然还会帮小九找理由,更没有想到他竟然还会跟他一块回府,听到小姑娘问出口的话,霍去病的头都大了。
真的是要命了,陛下要是真的要求小九的话,他都不知道是该先捂住陛下的嘴,还是先捂住小九的耳朵。
刘彻并不知道他的冠军侯心中所想,他既然都已经帮小九找好理由了,那么这会儿听到她这么说当然不会生气了,他摇头道:“不是。”
不是?
听到刘彻这个回答,霍去病和霍光兄弟二人松了一口气,小九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你要不是来求我的话,那你来做什么?“
刘彻道:“我是来跟你说一个好消息的。”
“好消息?”小九看向刘彻的眼神里透着狐疑,“你能跟我说什么好消息?”
总不可能把他被贬为庶人的事当做是好消息告诉她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这个好消息也太地狱了。
刘彻没有回答,而是先看了一眼紧跟在小九身边的小黄,他早就知道这只大老虎的存在了,也知道它的事迹,要是没有小九的话,那么刘彻一开始感兴趣的肯定是小黄。
然而有了小九的存在后,刘彻的注意力就一直放到小姑娘的身上没有移开过了,哪怕他之前来霍府没见到小黄都没有提出要见它一下。
当然了,考虑到刘彻上次来霍府一招得寸进尺直接惹恼了小九,想要拿捏小九结果却反过来被小九拿捏,他即使提出想要见小黄的要求都不大可能得到小姑娘的同意。
所以今天是刘彻第一次见小黄,见到那么大一只老虎在小九的面前温顺得跟一只狸奴似的,刘彻当然觉得有些新奇了,不过他没有忘了正事。
他开口道:“我知道像老虎这种猛兽要是居住在太小的地方它是会很难受的,而且这样不利于维持它们的野性。”
小九没有说话,因为她知道刘彻说的是真的,别看霍府的占地面积那么大,但是它这个大是对于两脚兽而言的,对于小黄来说依然小到不行。
尤其是住在霍府,小黄压根没有狩猎的条件,只能被迫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是过得省事了,但是真的这么继续过下去的话,小黄说不定就会沦为被圈养的宠物了。
小九可舍不得让小黄沦落到这个地步。
她都已经想过了,等她认完亲,让小黄和她的父母家人都见过之后就把它送回山林。
那才是适合它待的地方。
然而小九没有想到,这会儿她却听到“东方朔”说,“所以我帮小黄寻到一个好去处。”
嗯?
小九看向刘彻。
嗯?
小英也看向刘彻。
被一人一虎盯着看的刘彻气定神闲地道,“你知道上林苑吗?”
小九点点头,她当然知道上林苑了,她不仅知道上林苑是皇家园林,还知道它是历史上规模最宏伟的园林建筑之一,实际面积接近两千五百平方公里。
但是她知不知道上林苑跟“东方朔”帮小黄寻到一个好去处有什么关系?
小九看着刘彻问:“你帮小黄寻到的好去处该不会就是上林苑吧?”
“答对了。”刘彻道,“上林苑地方大,猎物也多,很适合小黄生活,而且那是皇家的地方,不怕有不长眼的人会盯上小黄对它下手。”
虽然说小黄是百兽之王,一般人不会轻易招惹它,但是大汉尚武,就连刘彻都爱狩猎,更别提底下的人了,再加上老虎浑身是宝,除非它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否则的话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人盯上了。
听刘彻这么一分析,小九也意识到上林苑确实很适合小黄去住,不过………………
“那不是皇......”小九的话还没有说完,注意到一旁的霍去病,默默改口道,“……………家的地方吗?还能随便让小黄这种外来虎住进去?”
“一般来说当然是不行了。”刘彻道,“但是我已经帮你请示过陛下,得到陛下的允许了。”
小九一脸意外:“你不是被贬了吗?陛下现在还搭理你?”
“我虽然犯了错,但是陛下还是念着与我的旧情的。”刘彻道,“要不然也不会只将我贬为庶人了。”
也是,毕竟东方朔犯的是大不敬之罪,要是刘彻不念旧情的话,直接下旨将他处死,旁人只怕也不能帮东方朔喊冤。
EFTEL......
他真的帮她请示了刘野猪?还得到刘野猪的同意允许小黄住进上林苑?
小九已经有点相信了,但还是忍不住看向霍去病,她觉得还得她阿兄帮他作证,她才能完全相信。
其实也是跟小九同一时间知道这件事的霍去病:“…………”
他并没有看到东方朔帮小九请示了刘彻,但是最后霍去病还是点头了,因为:“陛下确实是允许了。”
这个他倒是亲耳听到了。
并不知道内情的小九一听,立马就不怀疑“东方朔”是不是在骗自己了,不过……………
小姑娘问:“你帮我向陛下请示是有条件的吧?“
刘彻一脸正气地道:“我不是那样的人。”
“真的?”
“真的。”
“哦。”小九弯着眼睛笑着道,“那我不告诉你花花姨是不是周文王的后代,以及我为什么会知道你会被贬为庶人喽?”
刘彻一听,脸上的正气顿时烟消云散,轻咳两声后道:“其实告诉我一下也无妨。”
小九闻言,“哈”了一声:“我就知道。”
其实霍去病说对了,她之前故意提出那样的条件就是为了气“东方朔”的,但是小九完全没想到他不走寻常路。
要是刘彻拿别的事情来利诱小九的话,小姑娘或许不会上钩,但是上林苑的免费入住权………………
不开玩笑,小九有被利诱到了。
毕竟即便小黄身长超过两米,体重超过四百斤,但是在小九的眼里,它依然是一只没成年的幼虎宝宝,依然还是那个让她放不下心的弟弟。
所以这会儿即使“东方朔”没有求自己,小九还是开口道:“第一,我花花姨不是周文王的后代。”
“第二,关于我为什么会知道你会被贬......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可能是天生的。”
得知花花姨不是周文王的后代时,刘彻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在他看来,能够教出小九的人肯定也有两把刷子,而这种有本事的人嘛,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然而刘彻失望不过三秒,注意力就被小九后面说的那句话给完全吸引了。
“天生的?”刘彻看向小九,“你的意思是说你是生而知之的天纵之才?”
霍去病和霍光同样被小九的话给吸引了,兄弟二人也看向了小九。
“意思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你得有点过了。”小九说,“而且我也不是刚生下来就这样的,是大概四个月之前才突然这样的。”
刘彻一听,简直两眼放光:“难道四个月之前你有过什么奇遇?”
霍去病也忍不住开口问道:“小九之前怎么没有听你提起过?”
四个月之前的小九确实是有过一场奇遇,只可惜这是不能说的,所以小姑娘脸不红心不跳地摇头道:“没有,就突然这样了。”
“之前没跟阿兄你们说是因为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而且我本来也没打算暴露的。”
小九后面这句话是回答霍去病的,但是说着说着,她就忍不住瞅了“东方朔”一眼。
刘彻一点都不觉得心虚或者愧疚,相反,得知小九是因为被他气到才选择自曝的,当下更加庆幸自己那天来了一趟霍府了。
要不然小九怎么会暴露?他又怎么会知道原来他的身边竟然还有这样一位能人异士?
“小九你别妄自菲薄,你都能未卜先知了,这世界上还能有几个人能像你这么本事?”刘彻道,“如果这都算是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的话,那么世界上大概也没多少不得了的事情了。”
“真没想到啊,小九你竟然还有这样的天赋和本事,这是多少人穷极一生都做不到的?你真不愧是你爹的女儿,父女俩都这么有本事。”
都这么招朕的喜欢。
毫不夸张地说,刘彻现在对小九的喜爱值可以说是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看到刘彻是这个反应,霍去病和霍光都不意外,倒是小九有些吃惊,因为她可没有忘记第一次见到“东方朔”的时候他有多讨人厌,结果现在嘴巴竟然这么甜?
简直不可思议。
刘彻好奇问道:“所以小九你现在是只要你想,你就能知道一个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不是哦。”小九知道刘彻为什么会这么问,她道,“实不相瞒,你会那么快倒霉也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
小姑娘当日为什么要先问“东方朔“现在的官职?
那是因为只有知道时间线她才能知道东方朔究竟是已经倒霉了,还是还没有来得及倒霉。
历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东方朔是什么时候被贬为庶人的,所以小九只知道这件事是在他当太中大夫之后,隆虑公主之子昭平君被处死之前。
当时的小九已知昭平君还没有来得及犯事被处死,从“东方朔”那儿知道他依然还是太中大夫,于是这才说(放)出了她的预(狠)言(话)。
然而小姑娘自己也没有想到世上竟然真的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她当天预言,次日就应验了。
小九也很好奇:“你不是都听清楚我说的吗?为什么还会明知故犯?”
这要是不知情的人说不定还以为他是她的托儿了。
刘彻也很想知道东方朔怎么就那么憋不住呢?然而此时他就是“东方朔”,所以面对小九的疑惑,刘彻只能够代替东方朔给出一个听起来稍微合理一点的理由:“喝酒误事。”
总不能承认是因为东方朔落(不)拓(讲)不(卫)羁(生)吧?
即便真的是,刘彻这会儿也不能那么说,因为现在他才是东方朔。
“喝酒确实误事。”小九认同地点点头,虽然她没有喝过酒,也没有见过除了东方朔之外的第二个人因为喝酒误事的,但是东方朔都身体力行地向她证明了这一点了,小姑娘自然是相信的。
见话题一下子带歪了,刘彻就拉了回来:“所以小九你的意思是你其实只知道我会因为什么原因被贬,但是却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被贬?”
“对。”小九点点头,因为历史也没有详细记载啊,她自然是无从得知了。
不过现在她知道了,就在昨天嘿嘿。
见小九点头的刘彻还没有来得及作何反应,就先见到了小姑娘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刘彻虽然不解,却也没有多问,只是道:“若是如此,那确实是有点太巧了。”
巧到要不是刘彻知道小九和东方朔是素不相识的两个陌生人,他都得怀疑这是不是他们两人提前设计好的一场戏码了。
不怪刘彻会这么想,因为他也不是没有被人这么骗过。
比如说已经被他派人处死的李少翁。
耍。
当年刘彻因为李少翁的一套召唤鬼神的方术而相信了他是有真本事的方士,不仅封他为文成将军,而且还以客礼相待,然而谁知道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李少翁的方术渐渐失灵,最后甚至还折腾了一出帛书饭牛的大戏,意图把刘彻当傻子一样来
刘彻能干吗?
自然是不能了。
当然了,虽然知道自己被李少翁给骗了,但是刘彻依然迷信,尤其是现在经过了小九这次未卜先知的事情之后,哪怕知道小姑娘只能未卜先知事件,而不能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但是这也足够让刘彻重视了。
“是吧?”小九也觉得巧极了,她说,“不过我也不是能知道每一个人的未来。”
毕竟小九自从踏上了寻亲之路之后,见过不少人,也认识过不少人,但是能够被她“未卜先知”的只有被历史记下的人。
刘彻很好奇:“那这四个月里面,除了‘我‘之外,你还知道了谁的未来?”
那还挺多的。
小九听到刘彻这么问,下意识地看了霍去病和霍光一眼。
霍光虽然死后惨遭灭,但是好歹活了六十多年,可是霍去病就不一样了,他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四岁。
而他今年已经二十三岁了。
小九和霍去病相认的时候虽然隐约觉得她这个“亲爹”不是个长寿的,但是等她彻底想起来霍去病享年多少的时候,她才意识到死亡居然离他那么近。
小姑娘觉得按理来说他不可能那么短命的,毕竟他出生的时候卫氏已经显贵了,霍去病虽然不是陈学的亲生子,但是他和卫少儿没有子嗣,理应不会苛刻霍去病这个继子才对的。
更别提霍去病后面得到刘彻的喜爱和重视,如果他是个身体不好的病秧子的话,那么刘彻怎么可能有意投他兵法,还让他领兵打仗?
但是得知霍去病打仗时用的是什么打法,以及和他们回长安一路上亲眼目睹他们的饮食有多不健康和不卫生之后,小九就觉得她阿兄短命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野外一切不方便那很正常,但是没有条件也得自己创造条件吧?霍去病他们偏不,没有条件就没有条件,生水喝过,生肉也吃过。
当然了,后面这个小九只是听张扬他们说的,说在行军途中怕浪费时间,也怕暴露位置,所以偶尔他们也会直接吃生肉。
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说明霍去病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英年早逝的,但是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小九觉得除了因为打闪电战带来的伤害之外,饮食不卫生也是害得他早死的元凶之一。
都说趁年轻,随便,但是事实证明瞎真的容易出事的,君不见后世的大唐白月光唐太宗就是这么把自己到仅享年五十二岁?
要知道同样是领兵打仗,程咬金、李靖、李?、苏定方等人他们可都是活到七十多快八十岁的。
没有人知道小九心里面在想什么,但是她“写”在脸上的表情大家都看懂了,正是因为看懂了,所以霍光心里才有些发毛,就连刘彻的脸色也变了。
“小九,难道去病的未来不太好?”刘彻这话问出口,还没有得到小九的回答,他就先道,“不可能啊。”
这可是他的冠军侯,为他,为他的大汉立下了前无古人的汗马功劳,这不仅是他大汉的骄傲,更是他刘彻的骄傲,就奔着他身上那些军功,保他一辈子大富大贵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如此,那么小九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
难不成他日后做出了卸磨杀驴,兔死狗烹、过河拆桥、臭不要脸的缺德事儿了?
刘彻扪心自问,我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吗?
好吧,他确实是做出过这样的事情,但是那也得分人好不好?打死谁刘彻都不相信自己会对他的冠军侯做出这样的事情。
所以刘彻可以理直气壮地道,“陛下不是那种恩将仇报之人。”
还没有来得及从小九的反应中反应过来就听到刘彻为自己正名的霍去病:“……..……???“
如果他不是第一时间往自己身上找问题的话是不是就不必第一时间为自己正名了?
霍去病道:“说不定是我日后有愧皇恩,恃宠生骄,迫使陛下不得不处置我。”
“去病,你别妄自菲薄。”刘彻用言语正名了他不仅不许自己这么怀疑自己,也不许霍去病这么怀疑自己。
一旁的小九听到他们两人的话,忍不住道:“我没说阿兄日后的仕途不好,他是命不好而已。”
霍去病:“……...???”
刘彻和霍光:“……!!!“
什么叫命不好?
“小九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阿兄未来究竟怎么了?”霍光顾不得尊卑,抢在刘彻和霍去病前面就直接开口问了。
小九犹豫了一下还是道:“阿兄他………………享年二十四岁。“
之前小姑娘没有想过把这件事说出来的,只想着潜移默化地影响霍去病的饮食习惯以及作息情况,顺便再找机会让他好好地做个全身检查,看看能不能提前发现他身体有什么隐患。
早发现,早治疗嘛。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下来,小九发现自己想多了,没有哪个年轻人在觉得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会突然过起养生的日子,更没有想过做什么全身检查。
霍去病也不例外。
但是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结合历史以及现实情况,小九知道元狩六年,也就是明年刘彻会再次出兵匈奴,而领兵的当然就是被他寄予厚望且从不让他失望的霍去病了。
但是从历史中小九知道了这次霍去病让刘彻失望了,他的冠军侯在准备出兵匈奴的过程中因病早逝了。
原本小九还想着要不要直接给霍去病下一剂猛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结果没想到因为和“东方朔”的斗气导致她被冠上了一顶未卜先知的帽子。
既然如此,那么小九倒是觉得自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怎么可能?”
“阿兄你难道有什么隐疾?”
刘彻和霍光两人都被小九的一句话给惊得三魂不见七魄的,两人同时伸手,一左一右地拉住了霍去病的两只手,目光震惊又关切地看着他。
“我没事。”霍去病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这么短命,但是他的反应比刘彻和霍光要小一些,甚至还有心情问小九,“难道我是战死沙场的?”
霍去病会这么问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体倍儿棒,而他又是一名将军,所以他会那么早死,他觉得自己最大的可能就是战死沙场了。
“不。”小九摇摇头,“阿兄你是在准备打匈奴之前病死的。”
“这样吗?”霍去病说,“那倒是有些可惜了。”
对于一位将士而言,不能死在战场上,不能为大汉而死确实是有些可惜了。
“可惜的是这个吗?”刘彻倒是比霍去病还要更加紧张他的性命,他连忙问小九,“可知去病究竟是因为什么病去死的?”
他得早早预防,避免他的冠军侯真的那么快就英年早逝。
小九摇摇头:“可能是因为数次领兵作战太累太苦了,身体撑不住,也有可能是因为感染了瘟疫。”
小姑娘猜测,“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身体被透支得太厉害,导致阿兄你直接病来如山倒。”
“这几年真的是辛苦你了,去病。”刘彻回忆起霍去病这几年为了打匈奴,确实是忙得跟陀螺似的,自从他封狼居胥之后,虽然没有继续领兵打仗,但是该忙的事情也没少忙。
原本刘彻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毕竟霍去病有这个能力,又得他的重视,每次他把事情交给他,他都能给他办得漂漂亮亮的。
这样的人刘彻怎么可能不重用?
但是现在得知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霍去病直接享年二十四岁的消息后,刘彻立马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么使唤他了。
他可不想他的冠军侯二十四岁就英年早逝!
“以后就算要打匈奴,我们也慢慢打,不急于一时。”
小九没有想到“东方朔”竟然如此关心和紧张霍去病,真是奇了怪了,小姑娘心想,她阿兄和东方朔的关系要是真的那么好的话,历史上怎么没有记载呀?
小九心中有疑惑,嘴上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这话由你说了不算,得让陛下说才行。”
就是陛下本下的刘彻:“…………”
“小九你说得没错。”刘彻点头道,“不过我想陛下要是知道你这个预言的话,肯定也如我这般想的。”
“最好是。”小九道,“不然都对不起我阿兄对他的忠心和好了。”
毕竟她和刘野猪同时掉进水里,她阿兄可是先救他而不是她的!
“小九。”霍去病不赞同地对她摇摇头,“为人臣本该忠心,哪能因此要求回报?况且陛下向来厚待于我。”
霍去病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刘彻在他面前,所以他故意说这些话拍他的马屁。
事实上这些确实都是他的真心话,别管在别人眼里刘彻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但是在霍去病的心里,他永远是最好的陛下。
霍去病对刘彻那么忠心,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忠君思想,而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刘彻从未薄待过他了。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小九闻言,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刘彻就握紧了霍去病的手道:“去病啊。”
朕最好的冠军侯,呜呜呜他真的!我哭死!
“小九你放心,陛下肯定对得起去病对他的忠心和好的。”刘彻向小九保证道。
小姑娘也没说信或者不信,但是她突然想起一件事:“等等,还要让陛下知道我会预言?”
“不行不行!这不行!不能让他知道!”
刘彻问:“为什么?”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小九说,“他那么迷信鬼神,要是让他知道我还有这个本事的话,你说他会不会问我关于他以后的事?关于大汉以后的事?甚至会不会问我关于长生不老的事?”
猜到小九能未卜先知之后确实想到了长生不老的刘彻:“......“
他想求长生不老的事已经连刚来长安的小孩儿都知道了吗?
见刘彻一副被说中的样子,霍去病和霍光兄弟两人忍不住想笑,心想他们可从来没有跟小九说过关于陛下有多迷信鬼神的事情,但是偏偏她知道了。
所以看来他们陛下爱求仙问鬼在大汉真的不是一个什么秘密了。
刘彻很想要为自己正名他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但是一开口他的嘴巴却有自己的意识:“所以你知道陛下以后的事,大汉以后的事,以及你知道怎么样能够长生不老吗?”
她知道,她当然知道了。
除了长生不老之外,已经被历史记载的刘彻和大汉她有什么不知道的?
然而小九只是年纪小而已,又不是傻,她当然知道自己就算知道也不能说自己知道了。
于是她摇头道:“当然不知道了,你真当我是神仙哪?掐指一算就能够知道那么多的事儿?”
虽然小九回答得毫无破绽,但是刘彻有一种预感,她肯定知道,只是不说而已。
刘彻压下了心中的好奇,告诉自己没事儿,反正来日方长:“就算你不知道这些陛下也不会怪你的。”
“那也不行。”小九说,“伴君如伴虎这话你没有听过吗?要是我哪天说错了话,或者说的事情没那么快发生,谁知道陛下火气上来了会不会直接要了我的小命?”
虽然小姑娘没少在心底里骂刘彻,也不太把他这个皇帝当回事儿,但是她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主宰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的生死。
他要是真的想要她的小命的话,小九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过一劫,更不知道会不会因此而连累她身边的人。
确实没有听过但是从字面意思上就能够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刘彻开口道:“不至于,更何况谁不知道陛下向来优待方士?
“李少翁不是被他杀了吗?”
“谁说的?”刘彻脸不红心不跳地道,“文成将军明明是误食马肝而死的。”
知道内情的霍去病:“......”
呵。
从霍去病那里知道内情的霍光:“……”
呵。
虽然李少翁确实是死有余辜,不管是霍去病还是霍光他们都觉得小九这个想法是对的,就算真的有这方面的本事也最好别让刘彻知道。
但是奈何造化弄人,刘彻第一次见小九就冒充了东方朔,而小九也是第一次预言就那么快应验。
以至于这会儿小九被刘彻盯上了,霍去病他们却压根阻止不了。
“这话骗骗别人得了。”知道历史的小九表示可骗不了她,“反正可千万别让陛下知道这件事。”
见小九坚决如此,刘彻也不好勉强她,只能笑道:“那就不告诉陛下,只是小九你未卜先知的本事既然是天生的,那岂不是说没办法将这门本事传授给人了?”
“对啊。”小九心想她都不知道自己这门本事是怎么来的,她怎么能传授给别人呢?不过………………
“不过这门本事也没必要传授吧?真要传授那还不如传授一些更实际的。”
刘彻微微一扬眉:“小九你还会别的更实际的本事?”
“当然了。”小九说,“看在你帮小黄找到一个好去处的份上,我可以教你一个包你需要的本事。”
“什么?”刘彻的眼睛一亮,“难道小九你想教我如何长生不老?”
小九:“......???“
难怪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
少跟刘野猪玩那么多吧。
“信我。”小九一本正经地对刘彻道,“不信长生不老说不定还能活多几年。”
相信能长生不老,尤其是妄图通过吃丹药这种方式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的,有毒的丹药哐哐吃,这种人不死谁死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九那张脸太像卫青了,又或者说他已经见识过她未卜先知的本事了,所以听到她一本正经地说出这样的话,他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莫名的有种不想相信但是又不敢不信的感觉。
“信你信你。”刘彻打着哈哈岔开话题,“那小九你打算教我什么包我需要的本事?”
“你现在不是被贬为庶人了吗?”
“是。”刘彻问,“难道你有办法让陛下回心转意?”
“那倒没有。”小九说,“不过你被贬了那不就没有俸禄了吗?没有俸禄那你的日子不就不好过了吗?”
刘彻笑了:“难不成小九你要教我点石成金的本事?“
“我不会点石成金。”小九说,“但是点木成金还是会一点的。”
嗯?
嗯嗯??
嗯嗯嗯???
点什么成金??????
小九的话一出,别说刘彻了,就连一旁的霍去病和霍光都睁大了眼睛:“小九你还会点木成金?”
“昂。”小九点头道,“等我教你们了,你们也能会。”
与此同时,刘据也回到了椒房殿,见到卫皇后便上前给她行礼:“儿拜见母后。”
一见到自己的儿子,卫皇后的脸上就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个笑:“快快起来,据儿你这是刚从宫外回来?”
“是。”刘据起身后,在卫皇后的示意下在她旁边坐下,旋即侧头看向她。
卫皇后能够从一介女跻身成为大汉的皇后,并且和刘彻先后孕育了四女一子,她的容貌自然是十分出色的。
但是比起容貌,卫皇后周身雍容的气度更加吸引人,任何人看到这样的她,都会不由地感叹一句不愧是大汉的国母。
然而此时在刘据面前的并不是母仪天下的大汉皇后,仅仅只是一个母亲而已,她笑着问道:“这个时辰才回来,看来今日和你伉表兄在宫外玩得很尽兴了?“
虽然刘据身份贵重,但是刘彻对待这个自己三十岁才得到的宝贝儿子并不像养温室花朵那样养着他。
幼年时他也时常好奇宫外的世界是如何的,所以当刘据也流露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后,刘彻大手一挥就让他自己安排了。
如果刘据自己能够安排好,那么刘彻压根不需要担心他,如果他要是安排不好的话,那么叫他趁早吃个教训也是好的。
所幸刘据并没有让刘彻失望,自己第一次出宫就已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平安地出宫也平安地回宫。
见状别说是刘彻了,就连卫皇后都放心地让刘据出宫。
只是平日里刘据即便出宫也不会尽量拖到宫门即将关闭的时候再回来的,这次偏偏是个例外,卫皇后自然是表示好奇了,“还是说你们今日在宫外遇到什么事儿了?”
他今日在宫外确实是玩得很尽兴,同时也确实是遇到了一件喜事儿。
刘据想起自己在酒楼见到的那个看起来就跟他想象中幼妹长大后的样子一模一样的小姑娘,张嘴欲要跟卫皇后提及,但是话到了嘴边,看到卫皇后脸上的笑容时他却一下子就冷静下来了。
虽然刘据很想搞清楚小九有没有可能就是他的幼妹,但是他不确定跟他母后求证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虽然在第一眼见到小九的时候,刘据有一瞬间仿佛见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幼妹,但是在近距离见到她之前,他已经反应过来是他想多了。
后面听霍光的介绍得知她疑是卫青流落在外的女儿后,他更加意识到自己那一瞬间的感觉大概只是源于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
毕竟时至今日,刘据仍然没有完全接受自家幼妹已经夭折了的事。
但是在详谈间得知小九竟然在三年前的长安附近出过意外之后,刘据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猜测??
J........
会不会就是他的幼妹?
因为他的幼妹就是在三年前出事的,而且出事的地点也在长安附近。
但是刘据问过小九的年纪,她说她今年六岁了,出事的时候是三岁,这个却和他幼妹的年纪对不上。
因为卫皇后和刘据的幼女是在元狩元年出生的,出事的时候是元狩二年,那时候小公主才两岁(虚岁)。
五岁的小姑娘和六岁的小姑娘在身体发育方面差别或许不太大,但是两岁的小姑娘和三岁的小姑娘却不一样。
两岁的小姑娘才刚学会说话,刚学会走路,而这一切或许都不太利索,但时候三岁的小姑娘都已经能跑能跳,甚至能很流利地说话了。
连刘据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能够分辨得出小孩子两岁和三岁时的不同,他想把小九带回去养的花花姨按理来说应该也能分辨得出来的。
尤其是小九他们还提到过花花姨已经有过孩子了,那么搞错的可能性就更低。
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刘据即使因为小九出事的时间和地点而有所怀疑,他也不敢轻易下判断。
刘据原本想要回宫找卫皇后询问更多有关于幼妹夭折的细节,以确定她当年是不是真的死了,但是看到卫皇后脸上的笑容时,刘据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了她当年得知幼女死讯时晕死过去那一幕。
幼妹的夭折对于刘据而言是心中永远的痛,但是对于卫皇后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尤其是她当年还死得那么惨烈,因为尸骨无存的缘故,以至于他们只能给她立了一个衣冠冢。
刘据有时候也在想,如果当年他幼妹是病死的话,那么时间长了,他们再想起她的时候或许会伤心,或许会惋惜,但是大概绝不至于像现在这般一想起便觉得自己一颗心像是被刻了一般的痛。
想到这里,刘据暗暗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冲卫皇后摇摇头道:“没有,只是正巧碰上了光表兄,我和表兄拉着他问了一些关于他们此次前往慎阳侯国抓拿慎阳侯的事情,所以这才回来得晚了。“
刘据心想,他只是幼妹的阿兄而已,他想起幼妹的事情都已经如此痛心了,更何况他母后呢?
幼妹是母后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她的死对母后的打击才是最大的。
这么一想,刘据觉得他或许应该自己把事情搞清楚了,确定了小九究竟是谁的女儿,他再把这件事告诉卫皇后。
一听到刘据提起栾买之的事情,卫皇后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一些,忍不住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下。
“母后,你怎么了?”刘据见状,关心地问了一句,然后想起这件事牵连到的修成子仲,忍不住问道,“是不是修成姑母想找你帮忙求情?”
这也不奇怪,金俗与丈夫这辈子就只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远嫁了,身边就只剩下一个儿子。
如今修成子仲犯下这样的弥天大祸,作为母亲的金俗除非是与儿子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了,否则的话又怎么可能不想方设法地救他?
“不是想,你修成姑母是已经找上我了。”“卫皇后今天已经听金俗哭了大半天了,哭得她脑瓜子都险些要嗡嗡的。
“她说你子仲表兄年纪小,还是个孩子,定是受奸人蛊惑才会干出这种错事的,希望我替她向你父皇求情,看在他年纪尚小的份上饶他一命,等他回去之后她定会好好教训他的。”
“修成姑母这会儿才想起来亡羊补牢是不是有点太晚了?”刘据对于金俗为修成子开脱的那些话有些嗤之以鼻,因为即使他住在宫里,但是也曾听卫伉他们提到过他这位子表兄在宫外横行霸道的事迹。
虽然当年刘彻只是封了金俗这位同母异父的大姐一个县君之位,但是长安城内的人并不敢小觑这位修成君。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刘彻认下了这个姐姐,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皇太后当时有意补偿这个女儿,对她以及她所出的子女尤为偏爱。
于是金俗的儿子修成子仲就开始仗着皇太后的权势在长安城内横行无忌,飞扬跋扈了。
后面皇太后去世之后,也不知道是因为知道刘彻这个皇帝舅舅不可能像皇太后那样纵容他,还是真的洗心革面了,修成子仲的行为倒是收敛了一些。
但是谁能想到这一切竟然都只是假象?
刘据道:“他们一家平日里除了靠父皇的赏赐之外,就靠修成姑母的食邑过日子了,子仲表兄与慎阳侯勾结私铸白金,那么平时肯定不缺钱花,对此修成姑母都没有发现不对劲的吗?”
“发现是肯定发现了。”卫皇后道,“只是你修成姑母肯定不会把你子表兄往坏的方面想。”
“也对。”刘据道,“毕竟在修成姑母的眼里,子表兄还是一个孩子嘛。”
一个都已经当了好几个孩子的父亲的“孩子”。
“母后,你可别心软。”刘据对卫皇后道,“父皇早就有心打击民间私铸货币的事,子仲表兄和阳侯这次算是直接撞上来了,想必大罗神仙来了都难救他们。”
如果换做刘彻刚登基那几年的话,那么修成子仲或许还能逃过一劫的可能。
不是因为那时候刘彻尚未掌权,也不是因为那时候皇太后还活着,而是因为那时候的大汉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库的钱不仅多到数以万计,粮仓里的粮食更是多到还没有来得及吃就已经变质了。
但是现在呢?
因为连年打匈奴的原因,大汉攒了六七十年的家底已经几乎被打得一干二净了,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刘彻现在缺钱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轻饶了修成子仲和栾买之吗?
刘据觉得根本不可能,尤其是匈奴还没有完全被他们大汉打服,指不定什么时候又得开战。
而一开战则意味着又得花钱如流水。
卫子夫听到刘据的话,忍不住笑了,她没有说什么“母后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因为她知道这是孩子的一番心意,所以她点点头道:“好,听我们据儿的,母后不心软。”
卫皇后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可不仅仅只是美貌和肚子,刘据能够想到的事情,她当然也能想到,甚至想得更深一些。
因为她跟刘彻同床共枕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很笃定,栾买之和修成子仲死定了。
金俗来找她帮忙请求不过是白费功夫罢了,且不说她根本不可能答应她了,退一万步讲,即便她真的答应帮她求情,到了刘彻的面前也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因为没有人能够轻易改变那位大汉天子的主意。
嗯,除了小九。
原本刘彻是打算以“帮小黄寻到一个好去处”为由跟小九握手言和之后就回宫的,他倒没有想过一步登天。
但是没想到小九的心肠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软得多??
他示好之后,她不仅将自己为什么会未卜先知告诉了他,竟然还大方地决定传授他一个点木成金的方术?
刘彻是很在意他的冠军侯的,但是听到小九说她能点木成金的时候,缺钱又迷信的刘彻确实很难不被她转移了注意力。
同样被转移注意力的还有霍去病和霍光。
因为小九一句话,刘彻迅速改变了主意??
今天这个霍府他是住定了!
“我们现在就开始教吗?”
“现在还不行。”见“东方朔”这么热情积极,小九心中很满意,毕竟她确实是有心想教他,要是他拖拖拉拉的话她反而后悔自己的决定了。
“得先让人准备一车甘蔗和一棵松木。“
小九让人准备一棵松木刘彻能够理解,毕竟点木成金嘛,那当然得有木了,但是让人准备一车甘蔗做什么?
刘彻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也就这么问了。
“当然是因为要用到啦。”小九说,“我是打算教你制白糖的办法,不然你以为我真的会法术,点一点一块木头就能够把它变成金子吗?”
她要是真的有这个本事的话,她还私铸什么黄金啊?直接用法术给自己变就好了。
“制白糖?”知道真相的刘彻还没有来得及失望,就被小九所说的“白糖”给吸引了,一听名字,再想到小九让人准备的那一车甘蔗,他立马就意识到这所谓的“白糖“恐怕和石蜜一样,也是甜的。
只是刘彻很好奇,“这白糖与石蜜有何不同?以及又跟松木有什么关系?”
刘彻所说的“石蜜”其实就是蔗糖,只不过他们不叫这个名而已,而且此时人们制作石蜜的方式是通过榨取甘蔗汁液,然后靠暴晒成粘稠的半固体形状,这样石蜜就制成了。
所以不怪刘彻会有此一问。
小九解释道:“这白糖顾名思义,制作之后是如雪般洁白的糖,而且并非是粘稠状,而是颗粒状的,如盐一般。”
刘彻道:“盐确实是颗粒状的,但是它可不白。”
更不可能像雪一般洁白。
“那是因为制作方式的问题。”知道答案的小九张嘴就道,“只要换一个制作方式,去除掉盐里头的杂质,提高纯度制出精盐,那么想要跟雪一样洁白不是不可能的,甚至还可以不苦呢。”
是的,受技术的限制,大汉的盐不仅贵,而且颜色暗而味道泛苦。
小九第一次买到这种盐的时候还以为是店家见她年纪小想要骗她,毕竟她买到的盐跟她记忆中的根本完全不是一回事。
直到小九搞清楚之后才知道是她误会了,店家没有骗她??
大汉的盐就是这样的!
小姑娘随口的一番话,压根没有意识到给刘彻他们带去多大的震撼,要知道他们三人一个是大汉的天子,一个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一个也在朝中为官,生活水平可以说是超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大汉人了。
然而他们三人里面,却没有一个人见过,甚至在此之前都没有一个人听过小九说的白糖,以及如雪一般洁白还不苦的精盐。
霍去病忍不住开口问道:“小九,你说的那个精盐的制作方式你也知道?”
“知道啊。”不就是往析出的盐类矿物里加入淡水稀释之后再进行晾晒嘛,这种方式是最容易提高盐的纯度的,当然了还有更复杂但是更科学一点的办法,那就是用适合的盐水比例,这样还可以提高盐产量。
“天!”霍光忍不住张大了嘴巴,“小九你还会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枉他们跟小九相处这么久了,之前他们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小九不仅会制糖,甚至还会制盐?
虽然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霍光他们认识小九一段时间了,也了解她的为人,她可不是那种会信口开河的人。
所以她真的会制雪一样洁白的白糖和精盐?
“那可多了去了。”比如说私铸黄金和伪造封传什么的,但是小九又不傻,当然不可能把自己做过的这两件坏事说出去了。
“至于松木当然是要用它来制作发了。”
“炭?”霍去病想到小九刚刚提到盐的时候说到了制作方式,他便问道,“难道小九你做白糖的制作方式是用火烧?”
“对。”小九说,“不过我制作的不是用来烧的,至于用来做什么……………”
小姑娘冲着她阿兄“嘿嘿一笑,“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啦。”
保准让他们大吃一惊。
一看到小姑娘这个反应,别说霍去病和霍光了,就连刚认识她不久的刘彻都看得出来小九有些不怀好意。
小姑娘也不怕被他们知道,但是为了避免他们追问,她说完后又道,“反正现在先让人准备一车甘蔗和一棵松木吧。”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让人挖一个炭窑。
不用刘彻嘱咐霍去病也知道此事得交由信得过的人去办,于是管家就被抓壮丁了。
在别人忙着做前期工作的时候,小九他们也是时候该吃食了。
刘彻并不是第一次在霍府用膳,所以知道霍府厨子的厨艺的他对今天晚上的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期待。
直到其中一个侍女将一个黄泥团端了上来,刘彻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是什么?”
霍光看了小九一眼,然后笑道:“这定是小九让厨房做的叫花鸡。”
刘彻闻言,看了他和霍去病一眼,见他们一脸不意外的样子:“看来你们都吃过了?”
“回长安的路上已经吃过了。”霍去病犹记得他们第一次听从小九的吩咐做叫花鸡的时候,个个脸上那怀疑的表情。
然而等叫花鸡做好之后……………
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那看来这叫花鸡是很好吃了。”刘彻道,“要不然你们也不会回到长安还让人做。”
“主要是没有铁锅炒菜,做出来的东西没几样好吃的。”小九皱了皱鼻子,是她不想吃一些家常菜吗?
是霍府的厨子做不出小九想吃的家常菜,不对,应该说整个大汉没有哪个厨子能够做出她想吃的家常菜。
谁让现在的大汉压根没有铁锅,更没有热炒的概念,现在的烹饪方式基本上就是煮炖蒸,想要吃香的话那就只有炙和煎了。
然而炙和煎的肉小九已经吃了少说都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再好吃她都已经有些?了,而煮炒蒸出来的菜做出来该怎么说呢?
能吃,但绝对算不上好吃。
“铁锅?炒菜?”这对刘彻来说又是两个陌生的词汇,“用铁做成的炊具?炒?是一种新的烹饪方式吗?”
“昂。”小九说,“我今天已经麻烦管家找人帮我打一个铁锅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
小姑娘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旁的木棍子往叫花鸡外面那层黄泥敲开,通通敲碎之后,已经可以隐隐闻到一股香味了,待把那层荷叶撕开后就可以看到一只黄亮诱人的叫花鸡静静地躺在那儿,扑鼻的香味叫人不由地食指大动。
看到这样一只叫花鸡,被香迷糊的刘彻也暂时忘了铁锅炒菜的事情了,待小九分了他一份后,他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皮酥肉嫩的鸡肉吸收了荷叶的香味,吃起来竟有一种独特的口感,让人无法抗拒。
刘彻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知道鸡竟然能这么吃的,再想起霍去病之前教他用蜂蜜炙肉的吃法,刘彻吃过,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他想,他开始期待小九说的铁锅炒菜了。
翌日,小九他们吃了今天的第一顿之后就开始烧炭了。
刘彻里外看了一下这个新炭窑,很好奇地问小九:“这个和普通的炭窑好像不太一样?”
小九瞅了“东方朔”一眼,觉得他蛮博学多才的嘛,感觉很多民生的事情他竟然都知道,她点头道:“当然不太一样了,因为我今天要烧的炭是活性炭,不是平时用来烧火的炭。”
“活性炭?”刘彻问,“这又是什么?同样都叫炭,它不能用来烧火吗?”
“不能哦。”小九道,“不过它的用途也大着呢。”
说到这里,小姑娘扭头对霍去病道,“等烧制出来之后,阿兄我觉得你肯定非常需要。”
他需要?
而且还是非常需要?
小九一句话直接把霍去病的好奇心都勾起来了,只可惜不等他询问,管家就过来禀报说刘据和卫长公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