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青仙问道> 第252章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第2更)

第252章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第2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52章江宁公子,褐裘而来(第2更)
    江宁府,义和堂。
    从徐青重生那一年开始,徐青就有意识让义和堂收养本地和外地的孤儿。
    迄今为止,已经是徐青重生以来第五个年头,再过两个多月,便满六年了。
    他重生时,青铜镜判断他寿命只有三年。后来得到一些圣德之气,加了两次寿命,每次都是一年左右。
    今年七月初七便是青铜镜判定的寿命极限,再也无法增加。
    这一年发生了两次大战。
    一是长白山大战,二是太和山之战。
    太和山之战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两次大战基本上奠定了往后的天下格局。
    现在是腊月初八,过了腊月,马上又是新的一年。
    眼前的孤儿,都是出自义和堂收养的第一批孤儿,他们有男有女,基本都学会了识文断字,至于再高深的学问,需要看天赋。
    不过如今的江宁府,机会很多,只要能读书识字,吃得苦,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男子勤奋一些,还能娶个老婆,传宗接代。
    女孩子的话,她们在义和堂都学会了针线活,又会识字,而且出身在义和堂,算得上徐氏的人,因此嫁个普通人家是没问题的。
    但今天他们都放弃了做普通人的机会。
    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徐青的家生子,徐青没有跟他们签奴契,也事先承诺,愿意给他们自由。
    这些人是选择留下的人。
    在忠诚度上,自不待言。
    他们留下,便得帮徐青做一些比较艰难,考验意志力的事,甚至未必能得到回报。
    因为徐青要他们进入各行各业,成为自己的耳目。
    事实上,他们之中,还有一层隐形的考验,那就是能不能被徐青进入梦境。
    所以这些人散出去之后,能真正让他进入梦境的人,才是徐青真正在意的暗子。相比起受徐青恩惠的普通人,这些孤儿,更容易对徐青「念念不忘」。
    这也和冯芜时常出面,替徐青施以恩惠有关。
    徐青的时间不多,更多时候是冯芜这个主母来代替徐青和义和堂的孤儿们建立联系。
    冯芜某种意义上便是徐青安定内部的「吕后」,她的出身和手腕,都有助于她完成这份工作。
    苏怜卿更偏向于「陈平」,专门为徐青办阴私之事。阴私者,常见于史书,专指一些隐秘不可告人的事,多和政治阴谋有关。
    因此苏怜卿的生态位很接近「陈平」。
    至于徐青对外的「萧何」,自然是严山。
    徐青举起酒杯,与各个孤儿告别,
    「希望大家往后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一场单独举办的欢送宴之后,每个参加酒宴的孤儿都进入新的人生阶段,这些人最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小的也才十一二岁。
    当然,民间的男女成婚早,十四五岁的人,都可能当爹娘了。
    事实上,南直隶已经存在一些雇佣童工的现象。
    因为仙煤流行,一些豪绅家里,需要人清理烟囱的煤灰。成年人的体型不合适干这种工作,所以会有穷苦人家让自己的孩子来干这种活。
    徐青听闻之后,在报纸上说了此事的害处,并严禁江宁府用童工。
    但事实上,这种事很难阻止。
    煤商为了多卖煤,经常鼓吹仙煤的好处,对其弊端,一向是有意忽略。
    即使普通人知晓,为了谋生,也愿意拿自己的身体去换钱。
    总比荒年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强吧。
    「岁大饥,人相食」,那才叫惨。
    对于许多普通百姓而言,能通过拼命干活挣到钱,还能置办一点家当,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俨然是传说中的「黄天之世」了。
    徐青也清楚,光喊口号没用,只能接受这些问题,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去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新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周而往复,历史便在曲折的发展中前进。
    另一边,大虞朝的生产力其实已经比中古好许多,但人口也多出几倍。
    人口在能利用好时是财富,利用不好,就是负担。
    所以大力发展工商业,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可如果要根治,外扩是必然的。
    弱肉强食的世界,不外扩就是内耗。
    中原文明,便是扩张出来的。
    礼法是稳定统治的需要,开疆扩土,实则一直藏在骨子里。
    大虞人从上到下的骨子里都是喜欢种田发育,然后扩张,壮大家业的。
    本朝太祖看似设计了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可如果把视角换成地主老财来看,那就十分合理了。
    这种思维是由上到下的,大量的地主存在,会导致土地兼并的问题加剧……
    徐青正试图扭转这种风气。
    他已经做了许多铺垫,并有了一些基本盘。
    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下,总能做出一些成绩。
    在徐青看来,变法要成功,培养新的利益群体才是重点,没有这些基础,人亡政息便是必然。
    救济天下是口号,拉拢少部分人,形成新的利益导向,与原本的肉食者争利,才有可能真正惠及天下。
    唯有斗争,才能换来利益,其他任何权谋都是锦上添花的,触及不到根本。
    在太和山之战后,天下士绅多半要偃旗息鼓一阵。
    可某种意义上,徐青和老皇帝形成了大虞朝的二元巨头。
    因为如今的天下,真正能和老皇帝扳手腕的人,只剩下徐青了。
    徐青修建行宫,无疑是向老皇帝示好。
    不过也需要君臣再次密会交心,才能达成新的共识。
    如果两人达成不了共识,天下必定动荡。
    而天下士绅,也期盼着两人不和。
    徐青处理了孤儿的事,来到应天府。
    …
    …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
    这是江宁织造亲自操刀,在如今南直隶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有了徐青带头,南直隶官方和民间报业发展很快。
    事实上,从前宋开始,报业已经在民间发展,到了如今时代,许多花边小报都目不暇接,一些夺眼球的小报,还有灯cao和尚之类的连载……
    不过徐六首的出现,将报业的影响力抬高一大截。
    有豪绅勋贵牵头,将一些花边小报改造成正规的报房出来。
    总之,舆论阵地的攻占,乃是豪绅勋贵一向十分热衷的活动。毕竟打嘴炮不用死人嘛!
    而且每个大虞朝人,心中都有键政之心,在应天府这种古都,更是深有群众基础。
    现今许多应天府的文人雅客,甚至会在青楼画舫里因为纵谈时事熬个大夜,连累身边的美人也跟着熬。
    一些高端的画舫都得给当家花魁补时政课,不然的话,跟不上时代,很容易被大名士抛弃。
    没有大名士鼓吹,身价会掉很快的。
    而且时政课的课时费很贵,着实给了一些来应天府六部养老的清流文臣赚外快的机会。
    他们也经常借着教课,输出私货,暗搓搓攻击老皇帝和徐六首。
    说什麽徐六首是老皇帝的私生子或者私生孙子,反正有鼻有眼。
    还有人说徐六首是吃软饭上位的。
    总之,着重攻击下三滥的地方,往私德上泼脏水。
    但这些脏水,很难玷污徐六首的光辉形象。
    因为在腊月里,徐六首一身布衣,亲自参与应天府行宫的修建中,与修建行宫的民夫和差役,同吃同住,真正打入了底层。
    由于徐青吃住在行宫的工地,导致行宫的伙食水平肉眼可见的上涨。
    谢泉更是在大明报上,对此一通鼓吹。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乃是化用唐传奇里虬髯客篇中的「不衫不履,裼裘而来」。
    裼裘指的是袒露外衣,露出里面的华美裘服。
    这不符合徐六首打入群众的核心理念。
    褐裘出自庄子中对墨者的评价「多以裘褐为衣」。
    裘褐,粗布麻衣也!
    有识货的行家,自然懂得谢泉的文笔老辣。
    暗搓搓用徐六首对比太原公子。
    太原公子是谁?
    那是前朝太宗皇帝,玄武门继承法的奠基人。
     众所周知,徐六首还是玄天升龙道的传人呢。玄天升龙道,可不就是代指「玄武」。
    这是向朝廷中枢亮肌肉,表明徐六首的树大根深,更有天策上将之风,对付徐六首的代价很大的。
    另一方面,故意写成「褐裘」,暗示了徐六首有圣贤的淡泊之意,布衣亦可,主要是为了救济天下嘛。
    当然,如果强行解读,上古圣皇也是常以布衣劳作。
    舜帝当种田的农夫,然后周围的人都跟着他种田,种着种着,就把尧帝赶下台了!
    这叫众望所归。
    一篇文章,软中带硬,硬中有软,实是难得的上品文章。
    要不咋说,当初要不是谢泉和徐六首同在应天府乡试的易经房,那一科乡试的解元非谢泉老先生莫属了!
    …
    …
    「国公,谢泉的文章看了吗?怕是有好戏瞧了。」王家主最近和魏国公往来愈发密切。
    没办法,老皇帝越强势,他们这些大家族越需要抱团取暖。
    国朝两百多年下来,不是没有大家族倒下过。
    别说底层内卷,他们这些上层何尝不内卷?稍不注意,就可能跌落阶层。
    若说区别,无非是一个在天界吃苦,一个在地狱吃苦。
    能有啥分别,佛家说得多好,众生皆苦!
    众生平等,都要死亡嘛。
    虽然死亡的过程不平等。
    就问结果平不平等!
    魏国公眉头紧蹙,「王兄,你还是小瞧谢泉了,他这是给徐公明当嘴替,摆明了要和老皇帝达成共识。」
    魏国公久有和徐青的斗争经验,自然看得出里面的门道。
    这嘴替一词,也是从江宁府流行出来的。
    随后魏国公将徐青「以斗争求和平」的操作理念讲给王家主听。
    要不咋说,魏国公都想给徐青交学费了。要是他现在回到十年前,以他现在的斗争水平,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东南王了!
    都是徐公明教得好!
    王家主自是一点就通,他说道:「这套理念,其实我以前也模模糊糊感知到,但没有国公说得这麽具象。」
    魏国公:「复社的立场论和矛盾论你应该多读读,有大智慧啊。若说徐公明是当世圣人,我是从心底里服气的。」
    其实在他看来,徐青最恶心的就是这一点。
    其实里面很多斗争手段都是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升迁的不传之秘,徐公明倒好,直接公开出来,他想干什麽?
    嫌弃游戏难度太低是吧!
    关键是,现在徐青已经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级别,这些玩意,徐青看得起你才用,惹急了,人家直接掀桌子。
    除了皇帝,谁能压制徐公明。
    关键是,皇帝现在也没有对付徐青的动机。
    天下可是他们皇家的,砸烂了,谁心疼?
    谢泉暗示徐青的身份和力量,无非是强调了这一点,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王家主明白这一点之后,不由颓丧道:「难不成,咱们只能俯首帖耳。」
    魏国公:「要我说,大虞朝是必须要有个皇帝的,就算改朝换代,还不是要有皇帝,都是跟人俯首帖耳,能有什麽不同。该认怂就认怂。」
    王家主心知能一样吗。
    都是下跪,但家奴也有高低之分。
    你魏国公府当然不在意,早就和徐公明眉来眼去了。
    问题是他王家上不了这艘船,还得被迫和徐公明打擂台。
    这也是王家存活之道。
    现在和徐青做做对,还能得到皇帝的暗中支持,若是倒向徐青,不但进不了核心层,还会被老皇帝整治。
    真是操蛋!
    魏国公自然看得出王家主的顾虑,他还是决定安慰老夥计。他当两面派,需要左右逢源,王家这条线不能放弃。
    魏国公现在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润滑剂。
    南直隶那麽大,总不能让徐氏一家独大嘛。
    不然老皇帝不放心。
    但搞对立也不好。
    他魏国公府和徐青既有斗争,也有合作,很合适嘛。
    其实这个活,王家也能干,但魏国公府先干了,王家就没得选。
    这些都是他精研徐青复社的理论,总结出的宝贵结论。
    天生万物,各有其用。
    最重要的是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
    魏国公将王家主一阵好送。
    得了,又得去老妻那里交公粮。大号和私号都练废了,趁着还没老,赶紧再造一个。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魏国公哼着江宁府传出来的俗语俚曲儿,发出悲天悯人的感慨。
    …
    …
    徐六首的精力很旺盛,干了一天活也不累,但他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停下来,也让大家跟着一起休息。
    有徐六首在此,伙食自然改善了。
    民以食为天。
    伙食一好,民夫和差役心中的怨气消散不少。
    而且他们也意识到,徐六首是来给他们撑腰的。
    要不然这次修建行宫,为了赶工,不知要在寒冬腊月死多少人。
    现在的话,至少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少。
    若无徐六首在此,他们的命,还不如畜牲金贵呢。
    话说回来,人是最好用的畜牲,耐力久,又抗饿,还听话,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反抗的。
    所以徐六首开玩笑,说大家出身底层,都是「先天牛马圣体」。
    众人听得好笑,又是心酸。
    可是文曲星高高在上,愿意布衣处身众人中,跟他们闲聊,大家心里暖暖的。
    当然,周围要是没有炭火,肯定暖不起来。
    如果觉得暖,那就是回光返照了,很要命的!
    这个时节被士绅们弄来修建行宫的民夫,都是日子极苦,很没盼头的。
    徐青并不嫌弃他们,因为作为当世天魔,他可以平等的嫌弃几乎所有人。都是贪婪欲望交织的产物嘛,能有什麽不同。
    人皆如此,无非多寡罢了。
    真正的大公无私者,放眼历史长河,都是屈指可数。
    都嫌弃,等于不嫌弃。
    这次做工是一个面子工程,也是为了深入了解底层的生活。
    徐青现在站的太高,能了解到底层的机会很少。
    「大家不用紧张,这次干完活,我亲自给你们发钱,每人都能领一块腊肉回去过年。而且跟我聊了天,回去之后,也能吹吹牛,你们村里的里长,说不定还得对你们说几句好话呢。」
    一番话下来,众人哄然大笑。
    有附和的,也有真心的。
    在他们看来,文曲星还有点孩子气,当然,人家年纪本来就不大。
    聊天的氛围总体而言很轻松。
    即使说错话,人家也一笑置之。
    或许徐六首这样的贵人,只是把大家当蝼蚁看,所以不在意,但能和这样的贵人聊聊天,何尝不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普通人若不能攀龙附凤,那就一辈子都难一飞冲天。
    徐青置身众人中,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没说什麽大道理,连人家说攒钱回去娶媳妇的事,都诚恳给出建议。
    应天府行宫,收尾的半个月工期,竟然在很是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期间甚至不少复社成员跑来跟着做工。
    这是难得在坐馆面前露面的机会,要珍惜!
    能考中秀才的普通人,都不会蠢。
    能不能发达,还是得靠贵人提携,自古皆然啊。
    同样是做事,在领导面前做事和自己埋头苦干能一样嘛!
    关键是人家徐六首,真肯提拔寒士。
    毕竟徐家人口单薄!
    这是徐青的劣势,也是招揽天下人才的优势。
    行宫修成,皇帝的行辕也抵达应天府。
    这对千古君臣,又将再会了!
    整个东南,都对这次会面无比关注。
    因为天下大势的走向,便在此君臣二人手中。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大唐:最狠太子,李二求我别杀了 大佬别宅斗了,你的尸体要散了 我是最大总裁 疯批暴君读我心,宠上凤位他超爱 遮天:开局拜入摇光圣地 大婚当天去照顾师弟,我走你哭啥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荒唐往事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我有一个九宝莲灯 娇软恶雌要洗白,兽夫跪着求我宠 八零老太拆家重组,棒打不孝子孙! 惨死重生后,宫门上下跪求我原谅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镇世仙尊 高武,从龙爪手开始撕天裂地 绿野仙踪神医传 玄幻:我将功法,肝成道法 离婚后,她光芒万丈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