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重回1983:我的文艺时代> 第三十二章:文坛四大名旦

第三十二章:文坛四大名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告别了周育红,离开了图书馆后,陈长贵没有立即回宿舍,而是在燕园的林间小道里漫步了一阵子。
    下午的文学社之旅委实给他带来的许多意外和一些反思。
    一直到天色见暗,陈长贵才踱着步子回到了宿舍,刚进门就被两人四手给摁住了,脚上还抱着一只“嗷呜嗷呜”乱叫的小肥狗。
    “哈哈…你个老六总算回来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今天我们128要好好审审你这个隐藏在人民内部特务分子!”
    “哈哈…就是,告诉你,老实交代才是你的唯一出路!”
    陈长贵一听就是老五和老二这两个夯货,
    “周老二,你考虑清楚,还想不想加入文学社了?”
    周厚德闻言立马就变了一副脸色,放开陈长贵的右手,殷勤的拍打着他的衣袖,
    “哎呦!长贵部长,您回来了,还没吃饭吧,瞧,我给您打了饭,一毛的窩塌豆腐,您的最爱!”
    “哈哈…老二,你丫真是个二皮脸,刚刚数你喊的最热闹!”
    “就是,饭也不是你打的啊,老七的功劳你也好意思占!”
    陈长贵笑着转头看着施老五,掏出口袋里的十块钱稿费,“老五,晚上我请客,啤酒花生瓜子管够!”
    “这还差不多!”
    施老五放开陈长贵的手臂,紧跟着就是一句八卦,“你小子老实交代,是什么时候学会弹吉他的,刚刚在食堂都传开了,听说你还在文学社写了首歌,唱哭了一片人,是不是真的?”
    陈长贵看了看宿舍里几双瞪着他的眼睛,抱起还啃着鞋带的小八,随口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弹吉他又不是什么难事,我高中时跟音乐老师学的,知道什么是天才不,要不是家里穷,我估计就奔着中央音乐学院去了!”
    “合着这些天你都把我们当傻子玩呗,明明会弹你还在一边看我们出洋相!”
    “我那是怕伤着你们学习热情!”
    “啧啧…瞧把你给得瑟的!”
    施老五拿起床上的吉他塞到陈长贵怀里,“大天才,赶紧给哥几个涨涨眼,看看你是怎么唱哭了整个文学社的?”
    陈长贵把吉他放在床头,把咬着自己衣袖玩耍的小八递给边上的周老二,
    “你先让我吃口饭啊!”
    老大林思贤看着坐在板凳上打开饭盒的陈长贵问道:
    “老六,你就一块说了吧,除了写诗,写歌,你还会啥?”
    陈长贵往嘴里扒了口饭,含糊不清的的回答道:
    “写诗、写歌这些都只是一时的爱好,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写小说更有前途!”
    周老二愣了愣,连东北腔都冒了出来,
    “哎呀妈呀,老六你的意思是你还(第四声)整了本小说?”
    “嗯,写了几天了!”
    “六哥,你这样会没朋友的!”
    “哈哈…老七说的对,老六你也太蛮实了,怎么啥都会啊!”
    施从文最直接,伸手对陈长贵说道:
    “扯那么多干嘛,小说赶紧拿来看看啊!”
    “写完再给你们看!”
    林思贤瞪着往嘴里扒饭的陈长贵,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老六,你们安宁一中不是什么国家秘密培训基地吧,怎么会出个你这样的怪物!”
    “呵呵…”
    当晚,《如愿》的歌声又在128宿舍里再一次响起,这一次陈长贵没有情绪爆发,但依旧让128宿舍里围满了人,他唱歌时,几乎整层宿舍楼都安静了下来,《如愿》依然感动了许多人。
    随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这首《如愿》开始在京大校园内口口相诵,很快就打动全体师生,和陈长贵一样,许多人都是哽咽的唱着这首歌,更多人是含泪听完这首歌。
    陈长贵的吉他谱传遍了整个校园,整个吉他社都在学习这首歌曲,《如愿》成了名副其实的京大吉他推广曲,许多人都因为这首歌,开始学弹吉他。
    一整年时间,几乎每一栋宿舍楼里都能听到这首《如愿》的歌声。
    陈长贵的称号也因此升了一级,从“京大头号诗人”成了“京大第一才子”!
    此后的数十年中,《如愿》在京大依然经久不衰,一直是联欢会或者毕业歌里的保留曲目,只要进了京大,就没人不会唱《如愿》,学生们唱着它满怀壮志的入校,也唱着它泪流满面的毕业,这首歌成为了京大的代表性歌曲,被全国上下戏称为京大之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说回如今,陈长贵用了一首诗和一首歌在京大打响了名头,可也就只是局限在学校范围。
    学校是座象牙塔,即便里面很美好很单纯,但很狭小,校园风云人物也仅仅是在校园里,出了校园就是个学生,是个小辈,即便有了点小小的名气,那也只是颗种子,埋在土里,需要阳光和水才能往上冒芽。
    此时的华夏文学界南北四大刊物,被戏称为文坛“四大名旦”,分别指的是《收获》、《十月》、《当代》和《花城》。
    《收获》杂志位于魔都,由巴金创办,是华夏最早的小说双月刊,不过动乱年代停刊,直到七九年才得以复刊,但底蕴深厚,以其老成持重称“老旦”。
    《十月》杂志位于京城,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创刊的小说双月刊,着重刊登内容坚实、风格多样的中篇小说和品位高雅、文笔优美的散文,对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题材的作品优先刊登,以其清新潇洒称“青衣”。
    《当代》是《人民文学》的嫡亲兄弟,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小说双月刊,注重作品的当代性、社会性、文学性;兼容百家,尤重现实主义。因此被称之为“正旦”。
    《花城》诞生于羊城,七九年创刊以来,以重可读性但反对流俗和平庸为宗旨,近年来销量节节攀升,最高时曾达每期销量近八十万册的水平,以其婀娜多姿称“花旦”。
    陈长贵的投稿目标正是《花城》,原因就在于它比较重视发掘新人,而《驴得水》正好符合《花城》的重可读性,重创新的特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暴戾太子穿成小可怜哥儿 小可爱不乖,腹黑总裁强宠生崽 重生就是这个样子的 最强赶海王 刚下山,九个师姐来逼婚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谍战: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 维度乐园,我是召唤系使徒 折青欢 [星穹铁道]星际和平公司入职指南 全职剑修女主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人潮人海 囚春山 谍影:命令与征服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人在木叶,全员好感拉满 荒唐 怪猎:荒野的指针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