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季汉楚歌> 第131章 荆徐盟交,我的笔友诸葛亮回信了

第131章 荆徐盟交,我的笔友诸葛亮回信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数日后。
    吕布、张辽、高顺,会师睢阳。
    杨奉的死没有在梁国掀起太大的波浪,梁国士民比吕布更希望杨奉死。
    乱世求存不易。
    连有田宅有积谷的地方豪族都深感艰难,更遑论普通的庶民了。
    若执政一方的国相只顾穷兵黩武,恣意摊派赋税徭役,那对士民是一场灾难!
    刘标的存在,让吕布的名声比以往好了不少。
    吕布在彭城国和沛国的施政,也让毗邻的梁国士民羡慕不已。
    对地方士民来讲,朝廷颁布的空洞政策,只是在与民争利。
    唯有眼见为实的政策,才能真正让地方士民相信郡国之长是真心在与民更始。
    恰巧。
    彭城国和沛国,就给梁国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能与朴实的士民大众打成一片的人,才是最容易得到尊敬和爱戴的。
    当刘标将梁国的农政时令以“彭城国农都尉刘标”的名义下达时,曾闻“稷子”名声的士民,多有欣喜雀跃的。
    人的名,树的影。
    名仕的影响力,在特定时期是比官吏更大的。
    这也是为何,诸郡国大多会征辟名仕为官吏。
    普通的农都尉颁布的农政时令,没几个人会在意。
    彭城国农都尉颁布的农政时令,犹如谷从天降,闻者趋之若鹜。
    “刘都尉稷子之名,实至名归啊。”杨青闻讯,不由感慨。
    虽然在众吏中有名望,但杨青以梁国长史颁布的农政时令,弃之如敝帚者比比皆是。
    哪怕杨青有弘农杨氏数百年的传承,农政时令都是根据梁国的具体实情编撰,都少有士民在意。
    对豪族而言:外来的官怎会比我等地方豪族更懂时令?
    对庶民而言:又在憋什么坏心思坏我耕田?
    士民对农政时令的反应,刘标习以为常。
    自刘备领徐州后,刘标大半的时间都在跟农耕打交到。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祭祀神灵,求的也只是一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刘标不祀鬼神,不信天意,唯求人定胜天。
    “如今士心离散,我有意助温侯招贤纳士,苦无良策。”
    “素闻弘农杨氏,世代研习《欧阳尚书》,崇德政、尚律法、信天命。”
    “杨长史出身弘农杨氏,定也精通谟、训、诰、誓、命。”
    “可愿教我?”
    谟即谋略、训即劝谏、诰即勉励、誓即训诫、命即命令,皆是尚书中对君臣士众的责任义务订立的规矩。
    又因不同时代不同人对《尚书》的注解,又有不同的理解,常会附加当前局势下的社会人文。
    刘标的问话中有试探之意。
    杨青虽然心知肚明,但依旧忍不住要跟刘标探讨。
    “自古可称贤士者:一德,二才,三功;德为首,才次之,功为末。”
    “天子与贤士辅助为政,通贤共治,既不独专,亦可重民。”
    “先秦列国伐交时,各国为了富国强兵,以军功授爵,兴养士之风,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后来高祖立汉,令郡国举荐治国之才,开本朝察举先河;惠帝和吕后,又诏举孝悌力田为贤士。”
    “文帝则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为贤士,又行对策,以帝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四科问对,名列前茅者为高第。”
    “武帝以为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学,皆为乱国之论,遂推孔子之术,绝百家之道。”
    “光武帝时,又授试以职,考策、经、笺奏各科。”
    “和帝时,为求选士公平,以户口规定各州每年举孝廉人数,又以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遐荒以人为本,对边州士人施以优待。”
    “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以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名不副实者,治其罪。又行年龄不满四十者不得举孝廉,唯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
    “刘都尉若要助温侯招贤纳士,当因时制宜,以德才为主,淘汰俗士儒生。”
    “如此,定能令诸生云集,贤士争先依附。”
    在提到“军功授爵”“养士之风”时,杨青的语态有鄙夷;论及“推孔子之术,绝百家之道”时,杨青的语态有自豪;到最后阳嘉新制时,杨青的语态有向往。
    然而。
    阳嘉新制虽然淘汰了滥竽充数的,但又极为双标。
    普通儒生,年不满四十不得举孝廉;公卿子弟不以年龄幼小,凡能通经者皆授童子郎。
    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这一条,大都是为公卿子弟准备的。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弘农杨氏四世太尉,皆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刘标对杨青的身份和才学,有了更深的认知。
    非弘农杨氏嫡系,断不可能有此才学。
    念及此。
    刘标拊掌:“阳嘉新制虽然令洛阳诸生云集、太学盛极一时,但以温侯如今的名望,若是选举因才都要拘泥于条条框框,恐怕难觅贤士。”
    “杨长史方才说,列国伐交时,为求富国强兵,行军功授爵,有养士之风,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又言:武帝以为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学,皆为乱国之论,遂推孔子之术,绝百家之道”
    “方今之世,主弱臣强,豪杰林立,与列国伐交时何其相似;诸州恣意攻伐,行乱国之事,仅以儒术应对百家之道,也难有胜算。”
    “德能抚民,才能讨贼。以德为主、行百家之道,即为用人之道。”
    “杨长史博学广智,令人佩服。”
    虽然都是德才,但又有不同。
    杨青的德才,是推孔子之道;刘标的德才,行推百家之道。
    刘标对德才的不同理解,杨青不意外。
    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研习农术得“稷子”之名,于兵法两家又都有涉猎,怎么看都不会是个独尊儒术的。
    杨青的目的不是跟刘标争论谁对谁错,谁优谁劣。
    当听到刘标“以德为主,行百家之道”时,杨青就猜到了刘标的野望。
    【以农术为基,可积谷粮百万石;行苏秦张仪辩才,可合纵连横远近豪杰;涉猎兵家法家,既能治兵又能治民。
    又推崇列国伐交时“军功授爵”“养士之风”,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这是,志在天下啊!
    虽为汉室后裔,但非汉室宗亲。
    若行天下之志,又置当今天子于何地?
    吕布和刘备只是一介武夫,虽有勇力,但见识浅薄,不足为惧。
    然而刘标藏身于猛虎之后,看似狐假虎威,实则如龙睥睨。
    本有惊世之才、换天之志,若再让其得到大势,恐怕会比曹操和袁绍,更难对付!】
    跟杨青交谈了一阵,刘标起身离开。
    梁国的农政时令都宣发妥当,剩下的具体农政实施只需交给暂领梁国相的高顺和梁国长史杨青了。
    虽然杨青隐藏身份又来意不明,但杨青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刘标有用人器量。
    莫说杨青只是隐藏了身份和来意,哪怕杨青是来行策反离间的,只要杨青有才且能让梁国五谷丰登,刘标都敢用。
    人会背叛。
    谷粮不会。
    梁国的官吏或会受杨青影响对吕布不真心。
    梁国的谷粮不会受杨青影响对吕布有偏见。
    三月。
    刘标随吕布返回彭城国。
    解决了梁国的杨奉,刘标再次给吕布定下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梁国由高顺和杨青坐镇,沛国由舒仲应和张辽坐镇。
    张辽又以鲁相之名,授予小沛的许汜和曹性,兼管鲁国军政。
    依旧让许汜和曹性坐镇小沛。
    山阳郡的夏侯渊虎视眈眈,彭城西北门户的小沛防务是不能松懈的。
    琅琊则由臧霸孙观、崔林徐邈坐镇,防青州袁谭。
    至此,以彭城国为核心,辐射琅琊、鲁、梁、沛,吕布的西楚核心国初步达成。
    四月。
    韩胤自汝南而来。
    闻讯的刘标,自田间归来,热情的迎接:“一别经年,韩先生风采依旧啊。”
    见刘标一身布衣,草鞋小腿上还有泥土杂草,韩胤不由感慨:“刘公子如今贵为州牧之子、将军之婿,竟也还要耕种于田间吗?”
    刘标大笑:“天子尚且耕地赶牛,我一个小小的农都尉又岂能怕脏怕累。”
    “回来得急,没能换洗干净,韩先生莫要怪罪我礼数不周。”
    韩胤轻叹:“倘若淮南的君臣名仕,也能如刘公子一般耕种于田间,克制奢欲,就不会有淮南民相食的惨剧了。”
    “韩某昔日曾豪言淮南积谷百万石,天下之盛,如今想来,倍感羞愧。”
    刘标脸色微变。
    去年淮南闹饥荒,百万之众十去六七。
    民相食这等在历史书上的冰冷文字,竟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
    流民之殇,闻者泣哭。
    刘标长叹感慨:“凡天下祸篡怨恨,皆因不相爱而生。强必执弱,富必辱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韩胤动容:“刘公子也习墨子?莫非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以助淮南饥民?”
    刘标摇头:“我也希望这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这样就不会有祸篡怨恨。”
    “然而。”
    “兼相爱,交相利。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只是墨子的一厢情愿。”
    “相较而言,管仲、许行等人的农家之言更适合当下。”
    “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又如:贤者当与民并耕而食,修饥谨,救灾荒,市贾不二。”
    “唯有士农工商四民各行其责,人人平等,无分贵贱,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
    韩胤惊道:“刘公子追求的天下大同,可比墨子的兼爱相利,更难。”
    刘标泰然而笑:“万事开头难,只怕有心人。”
    “史书皆言秦因暴政而亡,然而大秦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给天下大同开了头。”
    “汉承秦志,福泽四百年。”
    “我虽然德薄才浅,但也想继承秦汉之志,让天下大同再向前一步。”
    “唯此而已,又有何难?”
    韩胤肃然起敬:“每次听刘公子论这天下,韩某都能受益匪浅啊。”
    刘标相请而笑:“韩先生过谦了,城外风大,入城一叙吧。”
    韩胤点了点头,跟着刘标入城。
    入眼所见,韩胤更惊。
    前年下邳入小沛,途径彭城时,韩胤看到的是个破败不堪人烟稀少的废城。
    如今再看时: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街市之中,人流如织。
    男儿长袍飘逸,女子裙裾轻扬。
    孩童在街头追逐嬉戏,老者在街边欢笑闲谈,小贩挑着担子叫卖新鲜的水果与香料。
    其乐融融。
    刘标敬道:“这都是恩师曜卿公的功劳。恩师清廉,又时常告诫诸吏,务必要抚恤鳏寡高年,表彰孝子贞妇。”
    韩胤沉默。
    越往衙署走,韩胤越是低落。
    寿春城虽然外表巍峨雄伟,但内里早丢了生气。
    皇室公卿奢靡取乐夜夜笙歌,贩夫走卒面黄肌瘦日日等死。
    到了衙署。
    韩胤忽然开口:“刘公子,温侯准备何时出兵寿春?”
    刘标讶然:“韩先生这是何意?”
    韩胤敛容正色:“如今的寿春,就好比穿了绫罗绸缎的枯木。外表看着光鲜,内里早已腐烂。”
    “温侯兵马一到,寿春城的军民几乎不会有反抗之心,那群醉生梦死的君臣更会闻讯奔逃。”
    “这是攻取寿春的绝佳时机!”
    刘标见韩胤语态郑重,没有立即答复韩胤,只是徐徐踱步。
    良久。
    刘标摇了摇头:“袁术虽然衰败,但其势不小。若只得了寿春不能拿下整个淮南,也守不住寿春。”
    “淮南水路又纵横交错,行军不易,没有一年的时间,平不了淮南。”
    “最重要的是:若真取了淮南,温侯就得跟孙策接壤争利,倘若曹操再许以孙策重利,孙策必谋淮南。”
    “温侯虽然跟家父同守徐沛,但也难以同时对抗曹操和孙策。”
    韩胤闻言长叹:“曹操凶残,孙策暴虐,淮南之民何其无辜。”
    良久。
    韩胤平复了心情:“方才见彭城士民其乐融融,忽生感慨,让刘公子见笑了。”
    刘标轻轻摇头,不以为意:“韩先生这次来彭城,想必另有要事。”
    韩胤点头:“韩某去了豫章,也将刘公子的信送到了诸葛亮手中。”
    刘标动容:“可有回信?”
    韩胤自怀中取出诸葛亮的回信,递给刘标。
    饶是平日里刘标固守本心,此刻也是颇为激动。
    谎称跟诸葛亮是挚友,实际上刘标跟诸葛亮都未曾逢面。
    入眼所见,是自隶属中演化的章草体。
    章草体,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妙境。
    流畅自如,行云流水。
    【曹贼凶残,屠城害民。
    亮随叔父背土离乡,本只欲躬耕田间,读书明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奈何世道艰难,求存不易。
    若非兄之书信,亮与叔父定遭朱皓、刘繇攻杀,难以安然退入荆州。
    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亮虽德才浅薄,但也非忘恩之徒。
    今有数言,请兄静听:
    大争之世,列国伐交,强者强,弱者亡。
    曹操奉天子令不臣,图谋远近,唯惧二袁。
    袁术势力虽然衰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又有孙策骁勇善谋,善结名仕。
    若只灭袁术而不能收袁氏门生故吏之心,只会令孙策得利,遗祸徐州。
    请兄斟酌。
    亮知兄有邀约入徐之意,然而徐州四战之地,亮居徐州,于事无益。
    今有镇南将军刘荆州,坐断荆江、群民悦服。
    亮欲助兄,促成荆徐盟交。
    若来日曹操攻徐,荆州之兵必将北上许县,以救徐州危难。】
    刘标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虽然诸葛亮没有北上徐州之意,但看到诸葛玄安然入荆州,刘标心中也少了遗憾。
    幼年丧父本就孤苦,年少又遭兵祸目睹徐州倾覆。
    南下逃难时跟兄长诸葛瑾失散,叔父诸葛玄又被朱皓刘繇攻杀而亡。
    年少的诸葛亮还得抚养更年幼的诸葛均。
    刘标想象不到,诸葛亮是如何忍受这么多苦楚,还能才冠当世的。
    或许正应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冒充诸葛亮的旧友让韩胤去寻诸葛亮,刘标也是想尝试改变诸葛玄身死豫章的遗憾。
    所幸。
    刘标成功了!
    没有诸葛玄身死的沉重打击,刘标从诸葛亮的字里行间中,也看到天才少年的意气风发。
    诸葛亮对荆扬徐豫四州局势的洞悉,更令刘标惊叹。
    刘标对四州局势的判断,本质上靠的是“挂”,诸葛亮自己就是“挂”。
    “韩先生,请受我一拜。”刘标恭敬的向韩胤作揖一礼。
    若非韩胤相助,刘标纵有先知先觉之能,也只能望江兴叹。
    这一拜,刘标发自内心。
    韩胤连忙扶起刘标:“刘公子莫要如此,韩某只是略尽薄力,当不起如此大礼!”
    刘标郑重许诺:“我虽然不能请温侯发兵寿春,但我会让温侯在淮河北岸立义舍。”
    “若有淮南之民欲渡河北上,可取义舍谷粮充饥。”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无限求生:原来你是这样的小福星 天启神图 春三月 我叫宇智波斗焕,打的村民直叫唤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全球统考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人潮人海 魔京斩鬼传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异度荒尘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恒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华娱:这个天仙不对劲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大德要来了! 扶摇九霄传 仙人消失之后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