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陵城。
刘备和诸葛亮立在城门口。
张飞一大早就遣人来传讯,称“扶风郡奇才法正法孝直来访”,点名要刘备和诸葛亮在城门口迎接。
刘备一开始不知其意。
诸葛亮却是一听就明白。
在诸葛亮的手中,同样有记载了法正资料的名册。
能被刘标瞧上的,那是必然得拉拢的。
故而。
当诸葛亮向刘备低语“这是义兄想要的奇才”时,刘备眼前顿时亮了。
奇才好啊!
奇才妙啊!
奇才多多益善啊!
虽说来荆州后刘备得了不少俊彦,但这奇才谁又会嫌多呢?
尤其是刘标想要的奇才,那就更不能错过了!
徐州诸葛亮、荆州庞统、扬州陆议,如今又来个三辅法正。
时间一久。
刘备也发现了这些奇才的共同点,那就是跟刘标年龄相仿,是刘标这一辈的。
又如徐州陈登,虽然跟刘备相交莫逆,但却是刘备一辈的。
陈登只比刘备小两岁。
刘标这是在拉拢未来的同龄俊彦。
对此。
刘备倒也挺支持的。
刘标志在天下,肯定得有一批可以长期重用且能志同道合的奇才辅佐。
若只是刘备这一辈的,就显得后继无力了。
如今刘标在彭城,刘备就得替刘标将法正给拉拢好了。
因此。
刘备今日专门将公务推延了,来城门口静候。
诸葛亮同样如此。
作为刘标的义弟,诸葛亮虽然在荆州助刘备理政,但也是要兼职替刘标寻觅人才的。
虽有一县人才能治天下的说法,但一县人才又岂能真的比得上天下人才?
若朝中真的只有一县人才或一郡、一州人才,其实也会让朝廷不稳。
大汉十几州,今后或可能还有更多州。
若不能利益均沾,谁认你这个只偏袒一州一郡一县的朝廷?
刘标给诸葛亮的名册中,也是分了级别的。
根据人才级别的高低,相应许诺的条件也会有高低。
譬如黄忠、甘宁、法正等,都是最高级别的人才。
最高级别,自然也得有最高级别的礼遇!
以及:便宜行事。
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即诸葛亮许诺的任何条件,刘标都会认同。
这是刘标的器量,也是刘标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
等待间。
两骑呼啸而至。
正是张飞和法正。
在决定带法正回江陵后,张飞就将兵马交给了副将,让副将继续在夷道城下跟严颜“对峙”。
张飞则是亲自带着法正来江陵城,还提前知会了刘备和诸葛亮。
让刘备来,是因为刘备是荆州牧且是刘标的生父。
让诸葛亮来,是因为诸葛亮是刘标的义弟之一,得让法正感受到“义”。
“大兄,孔明。”
“这便是扶风郡法孝直,刘璋辟其为军议校尉。”
张飞言简意赅的向刘备和诸葛亮介绍了法正。
听到“军议校尉”时,刘备和诸葛亮的脸上都有惊讶。
法正都二十八了,不是十八!
军议校尉这个军职,也太小了!
“我早就耳闻,扶风法孝直,奇策善谋,乃当世罕见俊彦,没想到在刘季玉麾下竟然只是个小小的军议校尉。”
“刘季玉不识人啊。”
刘备闻言一叹,面有惋惜。
诸葛亮也道:“刘季玉不识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昔日甘兴霸会反叛刘季玉,也是如此。”
“义兄听闻甘兴霸兵败入荆州后,又受到刘镇南冷落,遂专程派人去招揽甘兴霸。”
“如今甘兴霸也成了义兄的亲军桃源军八健将之一。”
“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义兄人在彭城,却能识得各州英杰,令人惊叹。”
“义兄也常对我说,若遇上扶风法孝直,定要以兄礼相事,不可以职位相轻。”
诸葛亮是跟张飞对过口号的,知道张飞已经向法正提及了义兄弟的事。
这般说话,也是在跟张飞打配合。
似法正这等名册上的最高级别人才且又年龄相仿,即便刘标来了也会以义兄弟的方式来拉拢。
对此。
诸葛亮很有经验!
庞统和陆议也很有经验。
哪怕刘标如今身份不同了,这个性也是不会改的。
刘备和诸葛亮一唱一和,再次令法正头晕晕了。
细想。
一个在益州郁郁不得志的奇才,来到了荆州后就变成了“久闻大名”。
张飞如此。
刘备和诸葛亮也如此。
虽说张飞有提前知会过的可能,但这提前知会不等于刘备和诸葛亮就会将法正当回事。
法正只是个小小的军议校尉,刘备和诸葛亮已经扬名多时。
此时的法正,名望连平原的刘备都不如。
此时的刘备和诸葛亮,名望又远比昔日的孔融更高。
听诸葛亮的语气,刘标也早有关注且还提前叮嘱了。
法正都想抽自己两耳光,是不是天上掉馅饼了,不要被馅饼迷惑了心智。
可转念间。
法正又觉得,哪怕真的是天上掉馅饼,刘备父子别有用心,法正也认了!
再别有用心,也比被刘璋不当回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强!
“扶风法孝直,见过刘荆州,见过诸葛军师。”
法正强忍心中的激动,恭敬作揖。
下意识的。
法正没有自称“益州军议校尉法正”,而是直接自称“扶风法孝直”。
这相当于是以私礼拜访,而非以刘璋属吏的名义拜访。
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人精,故意不谈公务,只以在野士人正常结交的方式跟法正攀谈。
法正在跟张飞畅聊后,对刘备和诸葛亮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此时交谈,也更健谈。
这聊得越久,刘备和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也就越高。
【难怪能让义兄关注且定为最高级人才,扶风法孝直,奇才也!】
诸葛亮暗暗称赞。
刘备也是惊叹不已。
法正不仅擅长军谋还擅长律科,对治军和治民都有独到的见解。
当日。
刘备就在江陵城内盛情款待了法正。
在法正向刘备具述了荆益局势、且将对张飞那席话说出后,刘备一面飞马将消息送往彭城,一面派人撤掉夷道城的兵马且邀约刘璋在夷道一会。
当初这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是刘标许诺的,张飞的信也是刘标准备的。
换而言之:这场纷争其实是远在彭城的刘标,假张飞之手在掌控。
将具体的详情反馈给刘标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在这期间。
刘备又让诸葛亮在江陵城陪同法正,让法正评价荆州的政策和律科。
既是给法正表现才能的机会,又是在增加法正的归属感。
法正如今在西川的位置是很尴尬的。
刘璋若撤兵,极力支持刘璋伐荆的法正必然会受到中伤。
法正只是一个小小的军议校尉,刘璋是不会为了法正就去斥责西川的世家名仕的。
这意味着,法正在西川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然而。
这对刘备和诸葛亮而言,却是个好消息。
在刘备和诸葛亮的厚礼相待,以及诸葛亮“不经意”的劝说下,法正也有了投刘标的想法。
心如神评:
投刘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此刘不留爷,自有刘爷处。
而刘标的回应,更令法正坚决了投刘标的想法。
刘标在得到荆州送来的书信后,当即就派桃源军八健将之一的甘宁飞骑快船入江陵,分别给刘备和法正送了一封信。
而给法正的信中则是:
【愚弟久闻孝直兄大名,恨不能早日相见。
公务繁忙,不能抽身。
今遣兴霸来此,以表愚弟敬仰之意。
刘季玉不识孝直兄大才,竟以军议校尉一职相辱,愚弟深恨。
来日愚弟必亲自挥军,将其生擒。
若孝直兄不嫌弃愚弟粗鄙,可弃刘季玉入楚国,愚弟必以兄弟之礼相待。】
而给刘备的信中大意,则是依旧将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让给刘璋。
如法正提议一般无二。
这让法正心中更是震撼。
法正其实也明白,所献计策没有具体了解楚国的国情,是有局限性的。
未必最佳!
然而。
刘标还是采纳了法正的提议。
这是对法正的信任和欣赏。
潜台词就是:我可以不要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却不可以寒了法孝直的心。
“劳烦甘校尉回禀楚公,待我处理完西川事,定会亲往彭城。”法正的脑中已经完全没有刘璋的位置了。
法正已经决定。
只等这次回了成都,就带上家小离开西川。
甘宁提醒道:“孝直若要离开西川,还得谨慎小心。”
“刘季玉面仁心狠,若得知孝直要去彭城,必不能容。”
法正凛然:“谢甘校尉提醒,我会小心的。”
在甘宁离开后。
法正也拜别江陵众人,策马返回夷道城。
夷道城内,刘璋早已抵达。
显然。
刘璋对刘备的相邀也是很重视的。
只是见到法正时,刘璋的脸色有些不愉:“孝直,你为何在江陵城逗留多日?”
法正心中更寒。
虽然我已经决定投刘标了,但在这之前我自问没有对不起你。
你要伐荆,我支持你。
你想言和,我替你促成。
就连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我都替你保下来了。
我在江陵城多待几日又怎么了?
强忍心中的不舒服,法正低头拱手:“刘荆州盛情难却,我不好推辞。”
刘璋冷哼。
脸上更不愉了。
碍于众人皆在,刘璋也没再多说,只是让法正自行回白帝城。
法正心中窝火,又不好发作,独自闷闷返回白帝城。
在回到白帝城后。
法正再也忍不住火气,来到孟达的军营中,一言不发,只对着训练用的草人挥砍了不知多少次。
最后一砍都将手中的剑给砍脱了。
“甘兴霸说得没错,刘季玉竖子,面仁心狠。如此辱我,来日必将你生擒,以泄我恨!”法正恨恨的将手中的剑柄投掷在地。
原本法正还在想离开了西川就不再跟刘璋有交集,毕竟跟刘璋好歹也有一段主臣情谊。
可刘璋的态度让法正心中火气难消。
在法正看来,哪怕不信“刘荆州盛情难却,我不好推辞。”这个理由,正常的人主第一反应也应该是“有人要用离间计”。
而不是见面就质疑法正的居心。
只有对法正从未有信任,才会如此作态!
孟达静静的看着法正泄愤,敏锐的听到了关键词“甘兴霸”。
“孝直见到甘兴霸了”孟达轻声问道。
法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来到孟达身边,向孟达具述去江陵的经历。
孟达呼吸一促:“楚公刘标,竟要认你为义兄?”
法正点头,将刘标的回信取给孟达看。
看了信中内容。
孟达的心情也变得无比高兴。
法正和孟达都是扶风郡人,又是一起来的西川,两人平日里关系就极好。
孟达想的是:刘标认了法正为义兄,今后就可以得到法正的举荐,替楚国建功立业了。
孟达极重心术,能看得出刘标的野心和大志。
以刘姓宗室为楚公,意味着刘标已经不将许都的天子当回事了。
现在是楚公,今后就是楚王。
只要天命到了,就会上尊号。
这正是如孟达这等渴望功名的人,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孝直,何不擒了刘季玉,将益州献给楚公?”孟达忽然萌生了个大胆的想法。
如今的楚国,文武人才都不少。
想后来居上,就必须有力压前人的功劳。
若是能将整个益州都献给刘标,这功劳必定位于众将之首!
孟达的语气变得热切。
法正吓了一跳:“子敬,我等如今还是刘季玉的属吏。若是弑主献州,今后还如何在楚公麾下立足?”
“我虽然未曾见过楚公,但观荆州众人的言行也可以推测一二,若你我真行弑主献州的事,定会不容于文武。”
孟达则有不同的理解:“孝直,楚公有进图天下之心,未来必称帝号。”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帝王会希望群臣文武都是一条心。”
“若你我跟其余的文武走得太近,不仅论资历名望比不过他们,还会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若想身居高位,就必须独成一系,弑主献州又如何?”
“这种坏了名声却得实利的事,楚公想做又不能做,楚公麾下那群自矜名声的文武也不敢做。”
“若你我做了,即便楚公表面会斥责你我,暗地里也会保下你我。唯有如此,我等今后才能真正的平步青云!”
法正蹙眉:“可子敬你想过没有,倘若这尺度没把握好,楚公也未必能保得住你。”
孟达大笑:“想居高位,又岂能不冒风险?原本袁曹刘三家相争,就已经互相掣肘了。”
“再有个刘季玉在西川,随时都可能在袁曹刘对决时侵扰楚国后方。”
“唯有灭掉刘季玉,才能让楚国真正跟袁绍和曹操抗衡。”
“即便是以一敌二,亦有胜算!”
法正迟疑。
孟达说的虽然有道理,但这弑主献州的背后也有深层次的心术。
利用法正跟刘标的兄弟之礼,将法正和孟达弑主献州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刘标以诚相待,孟达却要法正利用刘标,这让法正很不舒服。
良久。
法正敛容正色:“子敬,此事不可再提!”
“待刘季玉回了成都,你我就向刘季玉请辞,直接去荆州。”
“我会将你举荐给刘荆州的,以你的能力,想建功立业不难!”
孟达没有再争辩。
在孟达看来,只要能得实利,弑主献州又如何?
早日助刘标一统天下,不比这假仁假义的强?
只是法正不同意,孟达也不敢冒险。
没有法正参与,孟达单独弑主献州,那今后在楚国就真没前途了。
而在夷道城。
刘备和刘璋也对疆域的划分有了明确的共识。
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依旧归刘璋。
刘璋可以正常驻兵,不可以部署重兵。
且五县士民可以跟荆州士民正常往来。
同时。
刘备会向五县百姓提供耕种农术,助刘璋治理五县。
对于这个条件,刘璋也没异议。
相当于,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变成了刘备和刘璋的军事缓冲区。
双方又签订了盟约,且将檄文公示诸县,以安五县士民之心。
在盟约签订后,刘璋也不再驻留夷道。
刘璋又将大部分兵马都调回了白帝城附近,只在五县留下少量兵马驻守。
刘璋的威胁暂时解除后,刘备将重心又放在了荆州内部的镇抚上。
虽说曹操跟刘标暗中结盟要一起对付袁绍,但刘备也不敢大意。
再怎么结盟,曹操都不会放弃上庸到襄阳的汉水防线。
真正意义上跟曹操结盟的,其实也只有部署在徐州的兵力。
荆州和扬州,更多是去提供粮草军械等等物资。
而在这期间。
袁绍、曹操、刘标三方,相互间的明争暗算,也出现了转折。
建安十年年,正月。
在深宫中的刘协,再也忍不住对曹操的愤怒,用鲜血写诏书将其缝在衣带中,秘密传给董承,让董承结天下义士共诛曹操。
董承暗中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吴子兰等密谋,要趁着正月元宵杀了曹操!
一场针对曹操的杀机,在许都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