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78章背叛忌惮
忠救军有六大指挥部,其中以淞沪指挥部最强,被其他人戏称为区座的亲儿子。
4月7日,张安平和徐百川坐镇忠救军淞沪指挥部,挥出了砍向忠救军的第一刀。
麾下三万馀人的淞沪指挥部,在短短两天内,除千馀人退役外,累计有两万五千馀人被改编——他们背着自己的武器和行囊,踏上了前往中央军各部的路程。
哪怕是这些忠救军的兵卒背着武器和行囊离开,前来「收编」忠救军的各整编师师长,依然恍若梦中。
不敢相信!
他们受张安平的邀请而来,但他们一直认为张安平邀请他们的理由是托辞——他们之所以前来,是因为张世豪的名声虽然臭不可闻,但多年的抗战中,张世豪的所作所为,还是值得他们钦佩的,故而哪怕是怀疑这一次可能是被利用,他们依然来了。
可哪能想到,这竟然是……真的!
忠救军淞沪指挥部所属三万馀人,竟然被他们瓜分了整整两万五千之众。
这些人,还都是带着武器离开的!
恍若做梦。
「他……竟然真的砍下了这一刀!」
一名师长看着被自己「吞下」的三千雄兵,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在心中涌动。
扪心自问,换做是他们的话,会这麽轻而易举的将如此雄兵拱手相让吗?
答案是……不会!
没有人会想到张安平会这麽直截了当的将刀砍下。
可他,真的就这麽砍下了!
一名师长神色复杂道:「难怪校长一直以虎贲唤他。」
张安平在军中的口碑其实相当不错,不管是对方在敌后的战绩还是情报战线上的功勋,亦或者是源源不断为三战区提供可战兵员之举。
但虎贲之名,还是让不少人心下不喜。
虎贲,勇士之意,侍从长口中的虎贲,则为忠贞的勇士——这个名头,谁不想要?
但此时此刻,这些参与「瓜分」淞沪指挥部的将领们,终是心服口服。
因为,他们……未必能做到。
张安平的裁军之举,不会因为这些国军将领的钦佩而终止。
4月10日,张丶徐兵分二路,开始了针对其馀各指挥部的裁撤。
因为有淞沪指挥部这个范例在前,其他个指挥部纵然是心中抵触,可却只能是心中抵触,行动上不敢有丝毫的阻拦。
持续了整整十日时间,各指挥部完成了整编工作,除淞沪指挥部外,各指挥部只保留了六千人的编制,加上淞沪指挥部,合计为三万五千人。
真正被遣散的忠救军士兵的数量并不多,加起来还不到五千,十馀万雄兵,尽数被中央军各部所「吞并」,真正是损一军而肥百军!
……
忠救军的整编,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关注的人很多。
各方军阀在关注,中央军各部在关注,侍从室……也在关注。
侍从室。
「不到半月,整编结束了?」
「是的。」
「十馀万人,全都……交予了各部?」
「是的——」侍从顿了顿:「不过,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收钱。」
另一名侍从不满的看了眼汇报的同僚后,出声道:
「侍从长,这笔钱并未挪作他用,而是当做了遣返费用。据查,忠救军此次整编,共有五千馀人被遣散,他们每人都领到了一笔可观的退役金,另外,忠救军伤残军人都有安置,阵亡军人也得到了来自忠救军方面的抚恤,动用的应该就是这笔钱。」
「我知道了——丧葬委员会那边再有汇报,不必再卡了。」
「是。」
……
重庆,军统局本部。
自从戴春风失事以后,军统上下就人心不稳,各种小道消息满世界乱飞。
但并没有彻底的乱起来,因为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
「张长官会执掌军统,乱,也就是稍乱那麽一阵子,以后都会好起来的。」
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至关重要的【军统改编谈判】,张安平未出席。
这场关乎军统命运的谈判会议,成为了毛唐郑三人跟【计生委员会】丶国民政府之间的谈判,他们寄予了厚望的张长官,竟然没有发出过一丁点的声音。
各种流露出的消息让军统上下惊慌失措,他们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巨兽对军统张开了血盆大口。
尽管军统高层已经意识到张安平心凉了,可中下层的军统成员中,依然有无数人坚信:
「张长官绝对不会弃军统不顾!」
但这一份坚信,却迎来了窒息的背叛。
没错,背叛!
忠救军,在敌后战功显赫的忠救军,竟然在张安平的亲自操刀下完成了肢解,十几万的大军,竟然在短短半月之内,被整编为区区三万五千人!
忠救军建立之初,跟军统有关联,但关联不是太大。
而张安平对忠救军进行了整编之后,忠救军便融入了军统体系——苏浙皖区域内,军统各站组的负责人在忠救军中任职,大大加强了二者的关联。
后来,军统的行动力量都会在忠救军中进行相关的训练,甚至不少的行动力量,就是直接出自忠救军。
军统和忠救军之间的关系因此大大加深,从过去的同属一人变成了一体两面。
一份在忠救军服役丶出自忠救军的履历,可以让军统各站组的成员,对空降的长官增加几成的信任。
可现在,他们的张长官,挥下了四十米的大刀,将忠救军砍的支离破碎。
卖!
十馀万雄兵,竟然被他们所信任丶所期盼的张长官给「卖掉」了!
这,是可耻的背叛!
而就在他们失望丶愤怒之际,一则消息又流传了出来:
张世豪接下来会负责对军统进行整编,军统上下整编后,只保留……一万人之编制!
消息传出,军统上下,一片哗然。
……
「老王,这消息是真是假?」沈最找上王天风后,开门见山的就询问当前军统内流传的消息。
王天风用沉默回应了沈最的询问。
沈最无力的坐下,神色惨澹的道:
「局座多年的努力,尽付东流啊。」
戴春风未死之前,军统的高层已经做好了被整(zhi)编(jie)的准备,戴春风死后,他们基本上都是躺平了——既然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呗。
五万人规模的军统,确确实实太过庞大了。
他们认为顶多缩编至原来的七成乃至六成。
可是,谁也想不到最后的结果是……十去其八!
王天风依然是没有多少的神色。
沈最心疼,一则是他是忠于戴春风的,没有戴春风,就没有现在的沈最,二则是他有自己的嫡系——军统面临着十去其八的整编,他的嫡系又该何去何从?
王天风是没有嫡系可言的,他行事跟别人完全不同,从不在乎自己的势力,否则也不可能三番五次的被戴春风用来替代张安平。
沈最看王天风一直没有吭气,终究是忍不住的问出声来:
「老王,他,能给我多少名额?」
整编,是冠冕堂皇的说法,说白了其实是拆解丶削减,军统中有各种各样的势力,这些势力的基本构成单位便是一个个人员,现在军统要面临十去其八的削减,沈最作为这些势力中的一员,岂能不担心自己的嫡系?
那些嫡系,是跟着他沈最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作为他们的长官,沈最必须要为他们争取。
军统成员的身份,说穿了终究是养家糊口的一个职业,如果被整编,只有特务技能的他们,该如何养家糊口?
王天风面对这个问题,依然是沉默不语。
张安平同样不是孤家寡人,他有自己的嫡系——整个军统十去其八后保留万人编制,哪怕这些编制都落到张安平的手里,也就是勉强够。
可张安平能这麽干吗?
不可能!
毛仁凤已经是明确的正局长了,张安平只能为副,为副的情况下,他又能掌握多少名额?
这些名额,怕是连张安平自己的嫡系都不够吧!
张安平势必要拿出一些名额给其他追随自己的人,可在确保自己嫡系有饭吃的情况下,又能给其他人分出几滴汤?
依然没有等到王天风回答的沈最失望的起身,他其实知道这不是谣言,知道这是毛仁凤故意释放的消息。
目的很简单,让军统内的各方势力认清现实:
他张安平手上有嫡系,而且嫡系的数量远超军统未来的编制,跟着他,喝汤都难!
「老王,不是我姓沈的背弃张长官,而是……」
「我总得为那些追随我的兄弟们考虑。」
沈最叹息道:
「张长官若怪,我沈最绝不废话。」
说罢,沈最转身离开。
王天风看着沈最离开的背影,终于发出了声音:
欸……
一声悠悠的叹息。
……
毛仁凤起身送沈最离开,脸上一直挂着和煦的笑意,哪怕是沈最离开后,脸上的笑意都没有消散。
沈最投诚他毛仁凤了!
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笑的合不拢嘴的毛仁凤对明楼说道:
「当初,为了对付张安平,我搞出了一个金刚榜。」
「但我辛辛苦苦弄出来的金刚榜,张安平他理都没理。只是没想到时隔几年后,金刚榜上的金刚,却一个一个的来找我!」
九大金刚之说,在军统流行了一段时间后就销声匿迹了。
为啥?
主要是张安平被名列第九。
随着张安平的声望在军统不断的暴涨,张老九自然就成了笑谈。
但谁能想到,时隔几年之后,九大金刚,除了王天风丶徐百川和张安平外,其馀六人竟然全面倒向了他毛仁凤!
这种情况,让毛仁凤有种人心所向的得意。
「主任,」明楼全程见证了沈最的投诚,面对得意的毛仁凤,他泼冷水道:
「其他人不好说,可沈最他……我觉得有问题。」
毛仁凤对明楼的判断并未嗤之以鼻,而是笑着说:
「有问题又何如?很快所有人都会知道雨农最看重的大将沈最倒向了我毛仁凤,这便是大势所趋!」
「真和假,重要吗?」
明楼想了想,赞同道:「主任说的对。」
毛仁凤哈哈大笑:
「张安平他终究是输在了意气用事这四个字上面!」
「从他入局开始,无论他怎麽做,他都只有一个必输的结果。」
张安平只要不入局,毛仁凤丶唐宗和郑耀全三人,就得一直善后,得罪人的事丶焦头烂额的事,会一直折腾着他们三个。
可张安平入了局,无论张安平如何,他都赢不了!
「大势,这个,就叫大势!」
毛仁凤站在窗前,意气奋发。
……
包厢中,唐宗和郑耀全对坐。
这次见面,是郑耀全约的唐宗,而他之所以约唐宗,是因为他心惊胆战。
不是带兵的人,理解不了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自斩八成嫡系的痛苦,理解不了这种果决和狠辣。
多年的抗战,这些士兵无怨无悔的追随,每一道命令都不折不扣的完成,纵然是刀山火海,他张安平一声令下,这些人都义无反顾的追随——这种关系下,张安平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一个纵队丶一个纵队的进行了裁撤。
狠辣到令人心惊胆战!
当然,最让郑耀全惊惧的是张安平这一次果决整编后带来的隐性好处。
那些吞下了忠救军的黄埔生,承不承张安平的人情?
必然承!
除此之外,侍从室那边也会因为张安平果决的行为而更加重视张安平。
毕竟,对侍从长来说,忠诚是最重要的,而张安平又有能力还格外的忠诚。
郑耀全看着阴沉的唐宗,后悔道:
「早知如此,就不应该逼他到如此地步!」
请张安平入局,是唐宗的手笔,包括以戴春风的下葬为要挟。
以己度人,郑耀全也好丶唐宗也罢,他们认为面对十几万忠救军缩编至四万人,面对五万馀人的军统缩编至一万人,想要将刀砍下,难于登天。
张安平又非常重感情。
因此,唐宗他们认为张安平会在整编中难以抉择,最后因为感性的缘故束手束脚——一旦如此,他就会彻底的失去侍从室的信任。
而干情报这一行,一旦失去侍从室的信任,那便举步维艰。
总而言之,这个局张安平只要入了,那就只有输光的结局。
但张安平却破局了!
难以想像,他竟然对自己的嫡系忠救军下了如此狠手!
十几万的忠救军轻易的完成了整编,那接下来的军统的整编工作还会是难事吗?
诚然,这般做的张安平会失去「军心」,甚至会暂时的被毛仁凤所压制。
可毛仁凤赢了吗?
作为军统缩编方案的制定者,执掌了军统的毛仁凤已经失去了军统的「民心」,他赢了又如何?
以张安平的手段,长久的斗下去,毛仁凤毫无赢面。
但郑耀全是真的后悔吗?
自然不是!
厚厚的眼镜片后面,唐宗的眼神由淡漠转换为嘲弄:
「郑庭炳(字),有话就直说!」
「打蛇不死反遭其害!」郑耀全忽略了唐宗的嘲弄,凝重道:「趁他病,要他命!」
这才是郑耀全约唐宗的目的。
既然已经彻底得罪了张安平,那就不要给他站起来的机会。
至于为什麽没有约毛仁凤,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郑耀全看来,毛仁凤,差不多废了。
张安平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侍从长岂能看不见?毛仁凤这个局座的位子,坐不稳!
唐宗淡淡的问:「此事,你冲锋还是我冲锋?」
郑耀全不语,但他之前可是说了:早知道如此,就不应该逼他到如此地步——这不是后悔,而是甩锅!
唐宗突然嗤笑起来,果然,得到了各自的利益之后,所谓的抗张联盟,不攻自破啊!
郑耀全从唐宗的嗤笑中感受到了嘲弄,但他并不生气,反而沉声道:
「我二厅,跟军统终究是血脉相连。」
翻译一下:
此事本就是你唐宗的手笔,我就是一个趁机捞好处的,要是你指望我冲锋,那我就跟张安平「血脉相连」。
唐宗叹了口气,这便是利益同盟的坏处,因利而起,也因利而散。
「找毛仁凤吧!」
「他大概还沉浸在压制张世豪的得意之中,他若不能看清现状,我们,便帮他看清。」
郑耀全皱眉:「毛仁凤,不足为谋!」
他看不起毛仁凤,虽然之前抗张同盟的时候,毛仁凤是马前卒。
「但那是一柄好刀。」
深深的看了眼唐宗,郑耀全问:「怎麽做?」
「我有一颗雷。」唐宗面露笑意:「这颗雷,就交给毛仁凤去引爆。」
(今天就一章吧,以此证明俺龙汉三复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