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五百零六章天子礼

第五百零六章天子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武功别院一片哀鸣,李源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就要站不住了。李三郎连忙搀扶住了将他扶住。
    李源是真的觉得心痛,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几个嫡子,无一不是他的心头肉。这一刻,数年来因为权力所产生的一切情绪全都消散不见,只剩下悲痛。
    李三郎虽然手上扶着李源,但耳边回响的却一直都是那句“三郎,好为之,好为之.”
    他是明白二哥急着让他过来的用意。
    一定是二哥的身体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所以要跟他进行权力交接。
    兄弟两人这几年虽然因为朝堂上的事闹得很僵,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亲兄弟。
    两人的年齿最近,几乎是一同长大的,一起习武读书,练习骑射。起兵之后又一起从陇右、关中一路打到颍川、洛阳、晋阳。
    兵锋所向,席卷大半个天下。
    如今,那个勇猛善战,武功赫赫的兄长,却不在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李源几近昏阙,李三郎则呆愣当场口不能言。
    太子妃和两个太子嫡子也全然悲痛过度,无法处事。
    窦贵和柴荣以及一众东宫僚属只能聚拢在李三郎跟前,请他拿主意。
    太子殡天,是按照什么礼节?
    是按照太子礼节,还是按照
    李三郎恍惚道:“如今已经是贞观元年,陛下去年已经发过诏书,年底禅位,虽然大典没有举行,二哥功绩昭彰,当以天子之礼准备后事.”
    唯一有可能的反对这件事的李源因为悲伤过度,完全是耳不能听,口不能言。
    于是李三郎的决定就成了当下的准绳。
    甚至所有人都明白,太子如果活着,凭借生擒突厥可汗之功可以稳稳的压住晋王一头。
    太子没了之后,晋王的势头已经是所有人都压不住了。
    关中的所有卫府军,除了东宫六率以外,都是李二跟他一并组建的,并且也多是两人共同的旧部。
    李源失势之后,也只有他能镇压的了现在的局面。
    从武功到长安,距离其实并不远,长安的宰相们很快也都得知了消息,并且按照晋王的命令开始准备的丧仪。
    正月十八,太子灵柩返回了长安,如天子礼。
    同时命人在九山选址,造“昭陵”。九山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主峰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因而得名九山。
    此处作为帝王陵寝来说,算是难得的吉地,这也是大唐的钦天监和将作监早就选好的地方。
    与此同时,尖锐的问题开始显现。关于晋王如何继位的问题。
    李源失势为太上皇已经是定局了,如今太子故去,虽然晋王明言要按照天子礼准备丧仪和葬礼。
    但毕竟没有举行过登基仪式,只是以天子礼准备葬礼。
    所以一派人主张让皇帝李源立晋王为皇太子,然后再行禅位。
    另外一派主张就是追封太子为皇帝,晋王直接按照金匮之盟在兄长灵前即皇帝位,按兄终弟及走。但这种无疑是站不住脚的。
    晋王如果承认太子是作为皇帝驾崩,而不是作为太子薨,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利好。
    因为太子如果登基为帝,从法理上来说太子的子嗣就有继承帝位的合法性。即便有金匮之盟在,太子的长子仍旧有天然的合法性。
    但如果太子故去,李三郎就成了嫡长子,完全可以绕开金匮之盟让李源把帝位交给他。
    这就不是兄终弟及了,而是父子相承。正统性跟兄终弟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李三郎却没有在这些事上纠结太多,李二的子嗣,没有一个能成为他的威胁。加上还有金匮之盟这层关系在,李三完全不用担心帝位旁落。
    等到葬礼结束之后,宰相们拿着两个意见去请晋王作决定,晋王却直接让宰相们去请示李源。
    李源见到一听也是直接摆手,“去问三郎吧,我已经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李源甚至没用“朕”,而是“我”,足见其心灰意冷。
    宰相们只能再次去请示晋王,这次司马修业直接道:“如今的局面,晋王还要韬光养晦不成?若晋王无心继承大宝,不如还政于陛下。”
    这句话,算是直接给李三郎的退路封死了。
    李三郎最后无奈道:“那便再劳动司马公一趟,请陛下择日下诏吧。”
    这件涉及到东宫、晋王府以及皇帝本人的公案最后也终于是有了结果。
    李源下诏,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无心国事,准备安享晚年,皇三子晋王玄庆,是朕和太穆皇后的嫡子,人品贵重,当承继帝位.
    李源下诏,晋王则要上表辞让,走完三辞三让的程序。
    但与此同时,李三这期间也没有闲着,太子葬礼结束之后,当即以洛阳方面战事紧急为由,令东宫六率驰援河内。
    这无疑是担心太子旧部生出些什么事端来,同时还将东宫一众属官打散。
    杜克明为工部尚书,房乔为大理寺卿,薛收为国子监祭酒,薛元敬为雍州别驾虽然是各有任用,但全都称不上是贬谪,都算是升迁了。
    二月初,河内战场上的野王守军终于挺不住了,准备出城。原本野王的守将高君俞还是有些头脑的,他佯装想要向北突围,但实际上是向南奔温县去跟苏定边汇合。
    但这种程度的战术欺骗是瞒不过朱德裕的,野王守军向南快速行军,然后一头扎进了唐军给他们准备好的包围圈。
    高君俞是渤海高氏出身,自幼精于骑射,弓马娴熟,在刘玄机受禅之前就率领部曲从军,骁勇善战,数有功绩。
    此刻面对唐军的包围,也展现出了燕赵男儿的豪勇,命令队伍列阵而战。唐军左武卫的精锐两万余人则是按照军令三面夹击,汉军只能勉力支撑。
    温县城内的苏定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高君俞被围的消息,在思虑过后决定出兵救援。
    但却正撞上张坚右武卫步骑万余,苏定边眼见解围无望,只能向北面紫霞关方向赶去。
    因为他明白,独木难支。
    高君俞在野王他在温县,双方互为犄角尚能支撑,但他孤军困守温县绝对撑不了多久。
    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跑了。
    并且高君俞这里他也的确是救不了了。
    张坚则立即率领步骑尾随其后追击,苏定边亲自率领精锐殿后,且战且退。
    最后活着回到紫霞关的汉军,不足三千人,折损近半。
    高君俞部则被全歼,斩首一千八百余,俘敌三千,包括主将高君俞都被生擒。
    战报送至淇水大营,李元徽看过之后大喜,当即传令给朱、张、萧,令他们休整过后前来淇水。
    当然,好消息不止如此。李药师率五万兵马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赶到了洛阳。
    不日抵达河内。
    这下唐军在河内战场上的能够调用的兵力也差不多有十五万之多。
    然后在接连的喜讯之中,就收到了二哥回师途中病故的消息。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看着眼前戴孝报丧的使者,李元徽直接陷入了呆滞之中。
    那一晚,可能真不是梦。却成了最后的诀别。
    二哥?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八零重生,离婚后老公悔红眼 万灵仙族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我的随身老爷爷每周刷新 只有风知道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她!乌野男排部主攻手 无限神职 南朝玄怪录 将北伐进行到底 大国军垦 重启人生 无敌道医 志怪书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 仙业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不当圣母之后,黑莲花连儿子都不要了 苟在修仙界的远古巨熊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