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三百四十八章承天之运

第三百四十八章承天之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曹元静和魏军对李元徽的称呼,是经过了好几次变化的。
    最开始是,“李家小儿”“竖子”,充满轻蔑。
    随后是,“李四”“李元徽”,直呼其名。
    后面又变成了,“李扬州”,开始了有些尊重。
    直到现在变成,“李齐王”,尊重满满。
    而每次的转变,都意味着曹元静在江淮军手里吃了一次大亏,其中包括三次濡须之战,以及湖口之战,东魏军每次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尊重,那都是打出来的。
    唐军在对峙过程之中,天气是逐渐寒冷的,但士气随着两场大胜的消息,却是日益高涨。
    李二和李三对此都赶到好奇,但是当他们见到绵甲的防护能力之后,都大为震撼。
    “不敢欺瞒陛下,我亲自问过斥候,料无差错。”
    未免太小瞧这位让他们吃尽苦头的大唐齐王了。
    吕近勉身穿号衣,手持一柄横刀,带着数十同样未曾披甲的精锐跳入对方大船上,展开白刃战。
    李元徽亲自督办的御寒衣物、取暖设施也陆续到位了,江淮将士,有很大一部分都穿上了绵甲。
    这些种种,都让人在感叹大唐的气运真是挡不住,各处都有人才。
    但防护能力上,就目前的战场态势来看,还是不如铁札甲的。
    李三道:“那你这绵甲,还有多少套?能不能”
    这也无疑让不少有心人感叹,这大唐真的是上承天命吗?
    区别是,这次江淮能打的将领,几乎都跟着李元徽北上去参加那场大战了。
    没想到自己这次北伐再次遭遇到大败,主力部队损失了惨重,军资器械粮草不计其数,甚至连芜湖都丢了。
    陆恭仁沉吟片刻道:“或许,是让我们进兵东西关,引诱我军深入吧.”
    曹元静悲戚的不能自己,在强撑着病体主持忘了司空张方平的丧仪之后,命太子曹炎监国理政,自己居住宫中养病。
    濡须之战江淮方面请君入瓮,防守反击,赢了。
    东魏声势浩大的来攻,然后虎头蛇尾的败退。
    同时大唐这个初创的政权,也展现了自己的强大的韧性。
    前将军李雄笑道:“陆兄,咱们打濡须坞打了十余日,张氏和周氏、李氏都没有出兵的意思,难道会在咱们攻下濡须坞之后在出兵?这却又是为何?”
    五牙大船上的船楼上,曹元静原本背对着众人看着不远处的东关西关,以及濡须山和七宝山。
    一东一西的广陵庐江豪强私兵们,也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战斗力,配合巢湖水师三面夹击,魏军大败,溃散而逃。
    而这场大战,甚至是在江淮大军主力北上,只剩下水军的情况下,魏军仍旧没有能够取胜,这难道就是天命?
    曹元静再次病倒了,而更让他痛心的是,被他称为“武侯在世”的张方平,这个为东魏创建立下汗马功劳的第一功臣,先他一步病逝了。
    而东魏政权跟大唐的江淮集团第四次濡须之战,也正是落下帷幕,结果跟前三次没什么不同。
    这可比大冬天穿着铁甲舒服多了,还有防寒的效果。
    差一点,魏军就被包了饺子。
    而后,张共烈从历阳,周虬周敖父子,李肃,乔孝的人率军从皖城,分别开始向魏军方向移动。这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来干嘛的,肯定不是拜寿。
    负责全军调度的左将军陆恭仁道:“陛下,韩将军和王将军已经开始攻打东西两关,接下来还是要重点提防庐江和广陵豪强大族,他们可是随时都能集合出数万兵马来。”
    到了十一月,天气开始越来越冷了。
    时至今日,只是打下濡须口,曹元静都觉得算是非常大的进展。
    而事实上也跟他想的差不多,水师大都督吕钦率三万大军,数百艘战船从巢湖出濡须水,直奔东西两关而来。
    而此刻并州,汇聚了三王,和大唐大部分能叫得上名号的将领,动员了二十万多万军队的晋阳之战,还处于相持阶段。
    魏军抵挡不住,其战且退。
    陆恭仁也真没想到的猜测还真应验了,还应验的如此之快。
    而魏军在这个时间点溃散,也算是因祸得福,因为水师副都督梁韫率领的鄱阳湖水师也悄然从豫章郡摸过来了,顺着长江直奔濡须口。
    他现在越想越觉得陆恭仁说的有道理,这两边的人马集结,肯定是正面巢湖和合肥的唐军应该是要有动作了,两边的豪强部曲应该是要配合作战。
    话音未落,立即就有亲卫回报。
    “陛下,历阳和皖城方面有大军集结,恐怕不下万人。”
    而这些种种,都是对晋阳前线士气的加成。
    新野之战,李大亮焚烧敌军粮草,西魏退兵。
    大唐水军的前部将士见状,也士气大震,各部纷纷效仿主将,接船近战。
    李四笑道:“这都是群策群力之结果,也不是我一人之力。”
    李四直接道:“你别想了三哥,连我的护军现在都没有,制成的也就是万把套,都分给左右骁卫了。”
    所谓绵甲,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绵甲制作容易,价格低廉,且不像传统重型铠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产,重量轻。
    右将军朱浚却道:“我军有十万人,苗大将军和吴王殿下在采石矶也有数万兵马,可以随时支援,即便是被夹击又能奈我何?此时可分派两军沿河阻挡,我看他们也未必赶来,说不定是想要集结人马,来看情况为我助战也说不定”
    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转过身来,“可探听仔细了?”
    而守关的唐军在水师赶到之后,立即打开水寨的栅口,唐军的战船顺流直下,先锋军五千人在吕钦的侄子吕近勉的率领之下,直冲魏军,一时间水面上箭矢如雨落,而濡须水的书面又不及长江宽阔,所以双方都没有调整和腾挪的空间,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用尽全力拼杀冲锋。
    分别在荆州、江淮、中原三线击败了强敌,且战事都非常顺利,甚至都没一场战斗形成鏖战的局面,都在两个月内结束了。
    这巢湖的水师都没出动呢,只不过打了个濡须坞而已,还是唐军见魏军人多势众,主动撤兵收缩的结果,这就觉得李元徽不得人心这些豪强要跳反了?
    这番话,对时局来说算是很乐观,但曹元静却不敢这么乐观。因为李元徽据有江淮已经七八年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江淮不管是小民还是大族,都已经算是人心归附。
    大家一拥而上没一处能打赢的?这算怎么回事啊?
    荥阳之战李源作为皇帝御驾亲征,以少胜多,赢了。
    “这绵甲,居然如此坚韧,不是强弓硬弩不能破之,四郎你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但唐军一路追击,也斩获颇丰,俘虏了魏军两万余人,缴获大小战船两百艘,魏军在长江南岸的重要据点芜湖也被唐军夺取。
    万幸的是采石的魏军及时出击,接应了魏军主力,这让挡住了唐军水师的追击。
    此战之后,曹元静呕血三升,直接病倒了。
    李三闻言叹了口气道:“你怎么不早拿出来,我让关中的工匠仿制也好.”
    李二笑道:“这东西,咱们早晚都能用上。”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返回上一章按进入下一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大明:寒门辅臣 顶级赘婿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万界从港片开始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异度旅社 帝皇的告死天使 神话版三国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何人乱我道心 我以仙术当侦探 忽悠华娱三十年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大明第一国舅 神魂丹帝 帝国王权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