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一百三十章合肥

第一百三十章合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寿春待了五六日,李元徽跟郑善道除了商议屯田的事,也从寿春的武库之中拨出不少军械,把老朱的淮南兵全副武装起来。
    随后才率众,南下走陆路前往合肥。
    几日后,李元徽和麾下幕僚以及两部兵马合计两千余人到达了合肥新城。
    遥望不远处的城池,李四问道:“眼前这座,就是张文远以八百铁骑大破孙仲谋十万大军的合肥城?”
    来迎接的校尉殷拱解释道:“此处是新城,张文远拒孙仲谋的合肥是旧城。而这座新城是后来魏国名将满宠营建的,旧城在城东三十里处。”
    “原来如此。”
    合肥,最初是周王室所封庐子之国,后来庐国从属于舒国,舒国又从属于楚国。
    由此可见,庐国不过是个小国,合肥也不过是个小城。
    到了后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封鉴谭为合肥侯,成为了合肥侯国,才开始稍有营建。
    后经历战火丧乱,直到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单马营造合肥,从废墟之中再度营造城池,修建城垒,成为一座军事要塞。
    这座合肥城也就是张八百大破孙十万的地方。
    后来满宠提议,在旧城以西三十里处修建新城,南临淝水,也就是古施水故道,西邻鸡鸣山、将军岭,主要作为军事用途,平时驻军四五千人,最多能够容纳七八千。而旧城作为居民区和商业区,仅派少量部队驻守。
    两城并立这样的格局,一直持续到大燕。
    不过原本新城驻扎的大军,却没有必要,如今合肥只有一千五百余驻军,分属两个校尉。
    殷拱,周本。
    合肥的规模并不大,当其本身占据高岗,周边又有施水极其支流,巢湖和周边的众多小渚为掩护,因此城池虽小,却易守难攻。
    李元徽在城外的时候,就开始根据地势,筹算如何用兵。
    这样的城池,想要完全包围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地形复杂,水流纵横,这让许多地方都根本没法驻足。
    如果相距过远,几万人马拆分出去,彼此都不能形成呼应,甚至是包围作用都起不到。
    “真不愧是让孙仲谋望而兴叹的险地啊。”
    众人闻言都随之发笑。
    提到合肥,这个淮南重镇,有两个根本绕不过去名字。
    张八百,孙十万。
    虽然眼下这座城,并不是他们当年交锋的那座旧城。
    但孙权第五次进攻合肥,就是被这座坚城抵挡,最后无奈退兵。
    合肥新城有三座城门,东侧门和东中门,以及西门。
    其中东中门算是主城门,又名征东门,李元徽率众从此处入内。
    合肥在曹魏时期,特别是于东吴对峙时期,很长时间内都是征东将军治所。这座始建于满宠的征东将军府,也就成了李元徽的平南将军府。
    这座府邸虽然是很久没有居住,但因为李元徽年前就定下了要把这里作为治所,所以淮南太守郑善道在上任之后就派了人过来修缮。
    如今已经焕然一新,足以安置整个平南将军府办公,并作为李元徽本人的居所。
    而将军府周围,也修建了不少的民宅,以供僚属家眷居住。
    李元徽对这些准备很满意,因为舟车劳顿,将各部安置好后就去休息了。
    第二日,才正式在自己的平南将军府内召集各部将领以及僚属议事。
    参军李青莲、谢巽、张抚、长史曹策,别部司马朱兴宗,校尉马得意,王统,殷拱等。
    将军府中庭,大纛高悬,李元徽高坐帅位,身后摆放着节杖。
    等一众僚属参拜之后,议事开始。
    李元徽也没搞虚的,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是让原本就驻扎在合肥的校尉殷拱,负责收集大贼郭凤凰的军报,拍出哨探斥候打探军情。
    第二,就是屯田。
    都尉陈琼直接就被提拔为校尉,却是典农校尉,跟平南将军府的幕僚张抚、谢巽等人,一并负责屯田事物。
    第三,征兵。
    平南将军负责淮南、庐江、广陵三个郡军务,而他现在麾下直属的兵马只有老朱、张坚的一千六百人,从洛阳带来的骑兵一千人,驻扎在广陵的原徐州军四千人。
    此外广陵郡兵两千,淮南郡郡兵不足四千,庐江郡兵两千有余。这八千人虽然也归他节制,但同样也归各军太守统辖。
    合肥城内的一千多驻军就是如此。
    而广陵那四千徐州军,迟早是要重新交回徐州都督统辖的,只是暂时归他节制。
    所以李元徽打算借着屯田的名义,收容流民,上者充军,下者屯田。
    其余各部也一样,把老弱拣选出去,当辅兵屯田。
    初步计划,除了各郡的郡兵以外,李元徽打算将手下的军队扩充八千人至一万人左右。
    当然,这只是初步。
    依照他现在的预计,只要这三个郡稳定下来,养个几万军队都不是问题。
    不过眼下,他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囤积粮草,这些事都得稳着来。
    步子不能迈的太大。
    毕竟现在大燕天下还没大乱呢,只是小乱。所以他需要低调一些,可以借着征剿大贼郭凤凰的名义,扩军至八千人。
    等到风向大变就可以明着招兵买马了。
    而第一批招兵,李元徽打算亲自训练。
    他在出发之前,表兄窦羡君、表弟窦奉节,堂兄李玄道,李孝齐,堂弟李恭仁,李孝训,李孝宗,好友于仲亨,这些都投奔而来。跟着他一起来了江淮。
    这些人各个都是骑射俱佳,通晓军中法度。正好是合格的军官团。
    李元徽的打算是直接就让他们负责招兵,行校尉之职。以此为班底,组建他的嫡系中军。
    此外,立下战功的张镇恶,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兵得他自己招,额度是一千二。
    比老朱和老张还多些。
    此外,李元徽还晓谕江淮各处,鼓励各地的豪强率部从军。
    毕竟这民风彪悍的江淮,没有如崔卢李郑王,韦杜裴薛杨这样的一等世家门阀,但武断乡曲的豪强却是不缺的。
    这等豪强虽然郡县横行,却没有进入朝中的为官的机会,除非是搭上李元徽这等贵人。
    而且面对将要到来的乱世,李元徽觉得,跟本地强宗豪右合作是一定要进行的。
    但怎么合作却是有些说法。
    广陵最大的强宗,肯定是江都张家。乌程侯本人虽然没出过面,但他的两个孙子可都在自己麾下效力,张五送自己名剑更是一种表态。
    淮南之前有慕容安国在,这人造反不行,但治理地方还算可以,淮南各地连个坞堡都没有。
    庐江,这个地方也是出精兵的地方,庐江郡的士卒,与丹阳兵交相辉映。
    早在三国初期,曹操就与夏侯、曹洪等人南下扬州募兵,当时的扬州刺史与曹洪交好,因此收获了“庐江上甲”两千。
    能称之为“上甲”,自然是精锐无疑了。
    当然比起“庐江上甲”,庐江贼更有名了,什么陈策、梅乾、雷绪、陈兰,都聚众数万人,这些人的勇猛程度可不比臧霸纵横青徐来的差。都是曹操派遣大军精锐才剿灭的。
    而现在的庐江也是江淮三郡之中目前最为混乱的,除了境内有大贼郭凤凰之外,还有数个声势不弱的巨盗。
    这也是为什么李元徽要把平南将军府放在合肥的原因,离庐江近。
    只有搞定庐江,江淮才能安稳。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大明:寒门辅臣 顶级赘婿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万界从港片开始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异度旅社 帝皇的告死天使 神话版三国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何人乱我道心 我以仙术当侦探 忽悠华娱三十年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大明第一国舅 神魂丹帝 帝国王权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