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二百一十三章吾宁不如刘备乎?

第二百一十三章吾宁不如刘备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人善骑射,南人善舟楫。
    这事是早都有定论的。
    但偏偏,淮南这个地方,其实有些不南不北的尴尬。
    北方觉得他是南方,南方觉得他算北方。
    南北相争的时候,这里几乎又是战场一线。
    所以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这块地方,历来民风彪悍。
    这里既能看到水师舰船的妙用,也能看到铁骑纵横的威风。
    会骑马的有,识水性的更是不缺。
    所以曹元静这个话有个明显的问题,李元徽本人是不通水战。
    但这不代表他手底下这些江淮人也不通啊。
    更何况还有个跟杨素灭南魏的吕钦,人家也是参加过灭南魏那种大规模水战的。
    不过陆恭仁也是明白曹元静这番话的意思,那就是给众将和东魏将士们打气呢。
    毕竟双方交战以来,东魏这边可是什么便宜都没占到过。光在濡须口被锤了。
    现在一提起跟江淮燕军打仗,军中的士气可是很令人堪忧。
    而柴桑这场仗,基本双方都要依靠水军来决胜负。
    柴桑在江南,江北的寻阳方向想要救援就得用水师渡江。
    只要能隔绝大江,柴桑这就是个孤城,早晚能拔下来。
    所以现在曹元静担心的就只有一个,李元徽缩在北面,不救江南的柴桑,甚至连寻阳都一并放弃了。
    如果是这样情况,曹元津就敢料定,李元徽不足为据。
    因为人心向背,手下这边被围,你不救援?这样的上司谁愿意跟?
    若没了军心,江淮这三郡之地,不是手到擒来?
    李元徽自然是不会让他失望,仅仅在他到达豫章郡的十余日后,来了。
    六月中,镇南将军、都督扬州军事、邺县侯李元徽率水陆大军三万余赶到了寻阳。
    江淮和江东争锋的主战场,换成了柴桑、寻阳一线的长江中段。
    此时,双方的军力对比还是东魏占据优势。
    前将军李雄,后将军刘长彦,左将军陆恭仁,右将军朱浚,护军将军韩陵和抚军将军王雄延各领兵,此六人个率精兵万余人。
    楚王曹成本部两万余,豫章太守、燕国公慕容靖麾下七千余人,沈尚法麾下同样是万余人。
    作为皇帝的曹元静还有八千亲军。
    合计十余万人。
    江淮这边,柴桑城内有六千余人,寻阳、薪春原有一万四千余,李元徽带来三万余人。
    双方兵力对比差不多就是二比一。
    而在大小战船的数量上,其实双方的数量对比跟兵力对比也相差不多。
    甚至巢湖水师有五艘能载八百人的五牙大舰,这种大舰江东方面只有三艘。还都是起兵夺取江东之后,缴获燕军的。
    其他各种大小战船,江东方面占据优势,数量大概是江淮数目的一倍有余。
    不过李元徽赶到寻阳之后,并没有立即发动对东魏军的进攻,以解柴桑之围。
    反而是劝说李肃、乔孝等人:“如今东魏军初至豫章,在柴桑之西和彭泽顿兵,我若往救柴桑敌必犄角而来,因此,欲救柴桑,不可心急,待敌锐气已过在出击之,则胜算在我”
    李肃等庐江豪强听闻李元徽如此说,也都不在急着出战。
    首先是柴桑是坚城,想要正面攻破就只能从西边应砸。
    其他三个方向都不好用兵。
    而场中守军足有六千余,粮食可供半年之食,水源就更不用说了,北临大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攻城器械也充足。还是年初,也就是二三月时,李元徽巡视各处防务之后亲自下命令调拨的。光是箭矢就补充了十万支。
    当时李元徽对柴桑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寻阳。
    现在也证明了,没有白重视,预判一点问题都没有。柴桑的确成为了双方博弈的重要节点。
    并且李元徽在曹元静来了之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就支援过来了,已经足见作为主帅对此处战场的重视程度。
    种种现实表明,柴桑最少一个月内,都不会有什么破城的危险。
    李元徽的所说的战略,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一众将领全都安下心来,准备耐心跟对面的东魏耗上了。
    柴桑城,周虬和李义恭,还有同郡豪强吴明澈等,站在城楼的西北脚的眺望台上。从这里可以看见大江之上和对岸,西边的东魏军大营,以及其背后的幕阜山脉。
    由此,周虬联想道眼下的情形,忽然感觉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义恭,明澈,你二人有没有觉得,眼下我军与东魏两军对峙之情形,似曾相识?”
    李义恭闻言笑了笑,他年纪只有二十多岁,在周虬面前是晚辈,年纪也没有吴明澈大,所以没有抢着开口。
    倒是吴明澈在想了一番之后,突然惊喜道:“我想到了,叔父,义恭,眼下情形,颇似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我等在柴桑,与昔年孙桓守夷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我等守住柴桑,魏军虽众,必自气衰.都督跨江而攻,可获全胜!”
    周虬虽然是武夫,但作为地方豪强,那是学过文章和兵法的,经史子集虽然不说精通,但也粗略读过。
    夷陵之战这种经典战例,更是耳熟能详。
    “如此说来,我等只要守住这柴桑,就是大功一件了?”
    “这是自然。就怕这东魏军也有能人,跟咱们对着耗下去.”李义恭补充道。
    吴明澈则不无担忧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不过大都督到了江北,就怕他会急着解柴桑之围,被东魏军所赚啊”
    李义恭道:“这吴兄却不必担心,都督用兵,历来稳重,年后他可是亲自来过柴桑,巡视了防务,又调拨了十万箭矢,此处情形,他难道会不知晓?你不会把都督当成寻常纨绔了吧?”
    吴明澈立即笑道:“是吴某失言了,都督用兵,自然是沉稳老练,嘿嘿,失言失言,等就当没听过这事啊.”
    李义恭则调笑道:“吴兄这让我们守口如瓶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个.”
    吴明澈道:“行了,今晚我做东,请你们喝酒,如何?”
    “就一顿?”
    “那就三顿,如何?”
    “好,成交。”
    城内庐江豪强们对于眼下的处境,也都保持着非常乐观的心态。
    甚至把这场大战,跟几百年前的夷陵之战联想起来。其中自然也是有鼓舞士气的原因。
    但同样,眼下的形势,跟那场彻底断绝大汉生机大战相比,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
    别的不说,光是曹元静本人,就跟蜀汉昭烈帝很像。
    都是帝室之后,家道中落,区别是一个织席贩履,另一个打鱼卖盐。
    不过曹元静的创业之路,可比刘先主顺利的多了。
    “夷陵之战?还真有些相似之处,但我曹某人是魏武之后,起兵数年,就占据江东,难道还能不如刘备?”
    在手下某个将领提出跟柴桑城吴李等人同样的联想之后,曹元静如是说道。
    随后其手下大将王雄延更是豪言道:“江北李元徽,只会龟缩防守的黄口小儿,此战我必擒之,使其为陛下牵马执蹬!”
    曹元静和众将闻言全都大笑不止,“哈哈哈哈.”
    虽然感觉曹元静感觉自己这个亲信,说的这个目标有点假大空,但还是张口勉励了一番。
    “好,你若能生擒李元徽,我就封你为国公。”
    随后,又扩大了一下范围。
    “诸位,尔等也是如此,生擒李元徽者,为国公!”
    “食邑万户,世袭罔替!”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大明:寒门辅臣 顶级赘婿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万界从港片开始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异度旅社 帝皇的告死天使 神话版三国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何人乱我道心 我以仙术当侦探 忽悠华娱三十年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大明第一国舅 神魂丹帝 帝国王权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验证码: 提交关闭